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 写木兰花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犹豫,他直接动笔将回忆起的那首词写在了a4纸上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是纳兰容若所作的一首流传很广的经典诗词。


    它的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可千古传颂的名句。


    前世,这句千古名句,风靡大街小巷,几乎无人不知。


    李修文记得,前世就有不少同学拿这句诗作qq签名。


    也正是因为这句诗和比赛的主题初遇有某种关联。


    他这才在这么短的时间通过联想忆起了这首词。


    这首词在前世的原名是《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既然搬运,为了契合主题,李修文自然不能照抄。


    就把词题拟古决绝词,改成了简简单单的初遇二字。


    写完,没耽搁时间,李修文把诗上台交了上去。


    然后,在老师的允许下,他直接离开了会议室。


    而这会儿,参赛的其他选手大都还在思索之中呢。


    看到他这么快写完,不由得都感到有些纳闷。


    他们心想,这写的也未免太快了,才三分钟不到啊。


    想到这,他们并不觉得李修文这么快能写出什么好诗。


    毕竟,像曹操的儿子曹植那样七步作诗的天才实在少见。


    而自己身边显然不可能有这样天才还默默无闻的人。


    因此,他们大多认为。


    这李修文是敷衍着写,这才能这么快写完一首词的。


    原本。


    来充当这场比赛评委的两个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怎么写是选手的自由,因此他们倒也没多说什么。


    当时。


    他们心里还在想这人来参加比赛恐怕就是走个过场的。


    可当他们闲来无事瞅了眼李修文写的那首词之后。


    瞬间就惊了!


    开篇第一句,就给他们一种仿佛被闪电击中的感觉。


    他们俩个评委都是学校教授古代文学课的老师。


    教学之外,研究古诗词也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


    因此,他们两个的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是在线的。


    在他们看来。


    这句诗简单的几个字,就道出了世间无数痴男怨女的心声。


    是啊,两个人要都像初次相遇时那般美好该多好啊。


    他们感觉这句诗有名句般的那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没停留,他们一口气读完了李修文写的这首词。


    读完,他们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里久久不能自拔。


    在他们看来。


    这首词是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来控诉男子的薄情。


    词里用了大量典故,写的哀怨凄婉,曲折缠绵。


    让人读之,有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恍然隔世之感。


    是首好诗,简直可与古代的那些经典诗词媲美!


    多少年了。


    他们再没读过像古代诗人写的那般好的古诗词。


    可没想到,今天却在学校的一场诗词比赛给读到了。


    这实在令他们感到激动!


    他们想。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和这位诗的作者认识认识。


    ……


    离开会议室,李修文直接就回到了自己租的房子那里。


    回去没多久,他突然接到了编辑刘勇打来的电话。


    李修文猜测,他打电话可能是来找自己约稿的。


    果不其然,接通后,刘勇就说出了他打电话的来意:


    “庄老师,我想找您约稿,您最近又写新的作品了嘛?”


    “写是写了,不过你来的有点晚,之前已经有人找我约稿了。


    正好我手里有两篇,就直接都给他了。”李修文说。


    并没有隐瞒,毕竟下期的《大众文学》杂志都会发。


    另外,说实话,李修文也并没有投现代文学的打算。


    毕竟。


    投了这么久,这个杂志竟然都没有给自己涨稿费。


    千字千元确实高,可还是没能达到最顶尖作家的稿酬。


    前世,《花城》杂志的最高稿酬已经达到千字两千元。


    而大众文字,早就已经给自己的稿酬涨到了千字一千三。


    偏偏,自己一直投的这家杂志却没有一点的动静。


    因此,不说其它,就单从小说稿费的高低来说。


    李修文也不打算再投他们《现代文学》杂志。


    “这样啊,那您下次写了可以投们现代文学杂志吗?”


    李修文刚想委婉拒绝,可没想到刘勇紧接着却说:


    “我们总编说了,鉴于您的作品对我们杂志的帮助。


    我们杂志下次再发表您的作品,将按照千字1500元的标准发。”


    听到这,李修文收回了嘴里没说出口的拒绝的话。


    这个标准,比大众文学给自己的每千字还多二百元。


    这让他有些意外。


    他猜测估计是自己投给其它杂志的稿件刺激了他们总编。


    不然,之前一直没想着涨,怎么偏偏就这个时候涨呢?


    想了想。


    李修文觉得这个稿费值得自己继续投他们杂志社。


    便说:


    “行,我下次写了新的作品,会优先投给你们杂志社。”


    “那好,我就不打扰庄老师您了,期待您的新作品。”


    ……


    挂断电话。


    闲来无事,李修文突然想到了贺伟所说的那个老头。


    贺伟说那老头指挥交通的路口位于学校西侧大概五公里处。


    每天八点到六点,只要去路口就大概率能见到那个老头。


    这和上次李修文为了寻找小说灵感逛的刚好是相反的方向。


    想着现在时间还早,到那里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坐车去的话,就算花个十分钟,也才四点多一点。


    这离贺伟说的那老头的离开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呢。


    去了,说不定就能在路口看到这个古怪的老头。


    正好,《现代文学》杂志的刘勇刚找自己约稿。


    自己脑海里面目前也没有该写什么小说的灵感。


    因此,不如去这个地方看看这个颇有些古怪的老头。


    从而看看能不能从中产生出什么小说的灵感来。


    于是李修文就用手机打了辆网约车往那里赶去。


    他感觉,那老头坚持二十多年的背后必然有什么故事。


    即使去了后从里面激发不出什么小说的灵感来。


    了解这背后的故事,也必然有助于自己的文学创作。


    毕竟,自己以后说不准也会写自己的原创小说。


    想到这。


    坐在车上,李修文内心里对此行颇为期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