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
李修文自学编剧时,不仅读了不少的经典剧本。
还曾自己动手写过一部两万字的恐怖电影剧本。
因此。
对于剧本的格式,以及剧本的阅读都是比较熟悉的。
不至于像新手第一次读剧本时根本摸不着头脑。
比如,剧本每一个场景的开头,基本上都要写内或外。
它们,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场景是内景还是外景。
可如果不懂剧本。
就是这简单的“内”和“外”两个字就很难懂得它们的意思。
正因为前世有着这种剧本阅读和写作的具体经验
李修文读贾长河写的电影剧本也并未感到丝毫困难。
当然。
就算是他没学过,贾长河写的剧本他也读的懂。
或许是为了让他这个应该是没接触过剧本的人能读懂。
场景开头,贾长河并没写内外景,只写了地点和时间。
另外,场景的内容写的比较详细,如同小说一样。
这一点。
他感觉和前世贾樟柯的剧本《小武》写作方式很像。
他不由得想,这个贾长河和前世的大导演贾樟柯真有点像啊。
不仅名字像,剧本写作的风格,竟然也都那么相似。
贾樟柯是中国少有的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导演。
前世,他也是李修文比较喜欢的一个电影导演。
他的电影,包括被禁的,李修文差不多全部都看完了。
当然,李修文也知道,他们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人。
那样想,只不过是脑子里偶然间蹦出的联想而已。
没多想,李修文认真的读起了贾长河写的电影剧本。
贾长河文笔很好,读的时候李修有种读小说的感觉。
李修文想。
怪不得这个贾长河能成为一名国际知名的大导演。
就这文笔,即使他跑去写小说恐怕也能以此而知名。
读完,李修文发现对方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的。
从而对《南方高速》这篇小说进行了改头换面的改编。
就如同前世戈达尔对这部小说进行的创造性改编一样。
基本上。
这和戈达尔由小说改编成的《周末》这部电影没有太大区别。
都是以城市中一对中产阶级夫妇骗取遗产的周末旅行为主线。
表现二人旅途中遭遇连环车祸、暴力冲突等事件的荒诞历程。
不同的是,电影里的城市,由巴黎变成了魔都。
另外,人物以及场景什么的,都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
当然,贾长河的剧本之所以和戈达尔的电影这么相似。
纯粹是因李修文给他小说改编思路就源于戈达尔的那部电影。
看了剧本,对于贾长河的引申能力李修文还是很佩服的。
不过是给了个改编思路,说了前世那部电影的大致情节。
贾长河竟然就引申出了一部和原著差不多的剧本。
剧本里,场景、节奏什么的,都安排的恰如其分。
只不过少了电影中穿插插画、字幕和哲学独白的间离手法。
很显然,这一点不是通过一个思路就能简单引申出来的。
而这点对于电影要达到小说原著的水平来说必不可少。
但总得来说,李修文对于这样的改编还是很满意的。
到时,只需要提醒他在其中注意运用这样的手法就行。
李修文读完剧本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六点多。
他估摸着,这会儿导演贾长河应该正在吃晚饭。
因此,他就暂时没给贾长河发去自己读过剧本后的意见。
正好肚子有些饿,他便躺沙发上用手机点了份外卖。
趁着等外卖,闲来无事,他浏览起了网上的新闻。
这才发现那个网上沸腾的新闻这会已经跌出了热搜。
倒是某个女明星昨晚又神奇的和公司扯皮的事上了热搜。
李修文以他读书培养起来到丰富联想能力来看。
他想,这两者之间莫非潜藏着什么联系不成?
当然,也可能是他想多了,这不过是毫不相关的事而已。
毕竟,就连人的意识都是每时每刻都是流动的。
上一秒想的还是学习,下一秒念头就转变成了打游戏。
热搜随着人们关注度的变化又怎么不会发生替换呢?
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总觉得这有点不对劲。
好像,原主记忆里,上次那个女明星和公司扯皮时。
貌似也发生了什么事吧?
李修文想不明白,感觉网上这些热搜实在是无趣的很。
他想,难道我们每天的注意力就要被这种新闻左右吗?
这让李修文有一种意识被人刻意引导的不自由感。
叹了口气。
李修文想,这个世界并没有自己年少时想的那么真诚。
司空见惯的话语里面隐藏着一套不可说的隐秘运行逻辑。
哪里有真诚存在呢?
恐怕也只有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真诚对待我们——
毫不避讳、没有欺骗的将世间难以说出的东西真诚道出!
尽管,文学道出的方式需要经过读者的一层转码才能译出。
可这依旧是这个世间少有的潜藏着真诚的领域。
这样想,李修文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认可度又增强了些……
又过了会,外卖员打来电话,他便收回了自己的思绪。
李修文吃完饭,已是七点半了。
他估摸着,这会贾长河应该已经吃完了晚饭。
就用微信给贾长河发去了自己读他的剧本的感受:
“我读完了,贾导你改编的不错,情节引申的很丰富。
里面场景的架构,和我之前设想的简直差不多。
另外,对白吸收了小说的内容,写的也十分精彩。
总的来说。
我很满意贾导你从我的思路引申出来的这部剧本。
不过,以我小说原作者的眼光来看这部剧本。
我觉得剧本对小说的主题没有透彻的给表达清楚。
我建议,你可以使用插画、字幕、独白等手法补充。
当然,这只是我这个电影行业的门外汉的看法。
具体该怎么弄?还需要贾导你自己做把关和取舍。”
收到消息,看到庄生的夸奖,贾长河先是高兴。
可看到后面,庄生的建议,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最开始,他觉得这庄生貌似有些过于自大了些。
自己问的是剧本,又不是电影拍摄制作时的手法。
可这庄生,一个小说作者,从来也没学过电影。
竟然要教自己这个导演用那些电影制作时的间离手法。
这属实有些离谱!
可转念一想,他不得不佩服庄生在这方面的天赋来。
原本,他就对于剧本对主题的表达感觉有所欠缺。
庄生这个建议,初听起来确实像个门外汉瞎指挥。
可细思之,却刚好把他感觉欠缺的部分给补足了。
“真是后生可畏啊!”贾长河不由得感叹道。
这庄生,小说不仅写的那么好,电影竟然也这么有天赋。
要是自己不努力,恐怕迟早要被他这样的年轻人给淘汰!
感叹完,他立马给庄生回了消息:
“庄老师你的建议太好了,刚好补足了我写完剧本时感到的欠缺!
太感谢了!
有你的建议,我有预感,这部电影的改编定能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