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3章 轮流讲解!(求票)

作者:朔羽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装备部,试验中心上层。


    阶梯报告厅。


    厚重的大门在身后无声闭合,隔绝了报告厅外所有的杂音。


    一时间,白小柒等人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随即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磅礴气氛所包裹。


    第七研究所最大的综合报告厅,此刻座无虚席。


    下方,是一片黑发和白发混合的人头。


    数百名研究所最顶尖的技术骨干齐聚于此,他们身着统一制式的藏蓝色或白色研究服,年龄跨越极大,从满头银丝的耄耋老者到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才俊。


    他们手中的笔记本已经摊开,笔尖悬停,精密定制的记录板也已连接就绪。


    无数道目光汇聚在讲台,众专家眼神狂热不已,满是炽热如火的求知,近乎朝圣般的期盼。


    空气中弥漫着高度凝神的静默,只有精密通风系统运作时最轻微的‘嘶嘶’声,以及粗重的呼吸。


    这时,白小柒虽然眼神沉静如渊,但还是下意识地揪了揪自己马尾辫的发梢,片刻后,才率先向前一步,步履带着少女特有的轻盈。


    巨大的多媒体投影在她身后亮起,复杂的战场动态模型与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符号和数据流瞬间铺满。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大屏幕上,认真道:


    “各位专家!”


    “我们接下来将聚焦于实战环境下的跨维度技术整合应用。”


    “我先从战场信息流的‘熵减’控制策略与量子算法在强对抗通讯中的极限效能展开。”


    说着,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点在三维投影中一片混乱的电磁信号云上,道:


    “在‘深瞳’基础上进行希尔伯特空间优化混沌映射,核心在于打破经典傅里叶频域分析的稳态假设,引入非稳态动态流形几何重构信号基。”


    话音一落,屏幕上瞬间跳出令人目眩的方程式和模型变形过程。


    见状,白小柒渐渐平稳道:


    “大家看这里,我们通过引入李雅普诺夫指数的实时反演调控,在混沌吸引子内部构建一种自适应拓扑折叠路径。”


    “随后,我们便成功将高维纠缠态的量子退相干时间,从78.3%的理论极限值逆推到接近0.87的临界稳定态。”


    “这意味着,在战场强干扰环境下,我们的目标追踪稳定性提升了1.5个数量级,重置间隔从3.7毫秒拉长到理论无上限。”


    说着,她顿了一下,看向台下,补充道:


    “当然,目前受限于我们实验室的量子位元保真度F,只能达到0.96的实测值,重置间隔稳定在15毫秒左右。”


    话音一落。


    “嘶……”


    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和低低的惊叹声。


    几位负责‘深瞳’项目的量子物理学家,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模型演化,手指在记录板上疯狂划动,脸色激动得涨红。


    之前提问的那位瓶底眼镜首席教授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身体前倾,几乎要扑到第一排的隔离带上,嘴唇哆嗦着:


    “李雅普诺夫反演…自适应拓扑折叠……”


    “老天!这简直是把混沌理论掰开了喂到引擎里!这个信号基的构造……我的天,你是怎么想到用微分流形的曲率特征去匹配纠缠坍缩相的?!”


    他完全忘了场合和身份,激动得像个发现新玩具的小孩。


    面对如此直白热切的提问,白小柒脸上微微泛起一丝红晕,稍稍移开一点视线,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下摆,说道:


    “教授,我们只是在解决无人机群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协同通讯时,发现传统的滤波在超密集电磁环境里完全失效。”


    “后来试着用分形几何模拟战场电磁环境的多尺度扰动,结合粒子滤波进行迭代计算时,偶然观察到在特定相空间区域,信号流呈现出一种类似‘莫比乌斯带’的扭曲连通性,这给了我们灵感……”


    在解释过后,一众花白头发的老者疯狂点头,如同被知识甘霖浇灌的幼苗,眼神中满是狂热,‘刷刷’在笔记本上记录。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甚至不顾形象地抢过旁边助手的高清记录仪,亲自对着白小柒背后的模型细节拍个不停。


    很快,白小柒介绍的部分结束,在她最后展示了几组量子通讯在模拟强干扰下的数据对比图后,便微微躬身示意,退后半步。


    早已按捺不住的张航一个箭步就跨到了讲台上,激动道:


    “咱们班长,讲完信息战场,我来给诸位整点带劲的!”


    张航眼神中充满近乎燃烧的狂热,眉毛上扬,道:


    “实战王者,机动为王!瞬间爆发力才是战场胜负手!”


    说着,他身后的投影瞬间切换成高精度动态模拟的‘惊涛-II”电磁轨道炮发射瞬间的能量流图谱。


    巨大的能量脉冲如同咆哮的巨兽,沿着轨道奔涌。


    见状,张航笑了笑,继续道:


    “沈所长提到的8马赫门槛卡点,核心痛点就在能量!”


    “你们的超导储能技术和脉冲控制设计非常棒!绝对是蓝星一线水准!”


    “但想捅破瓶颈……仅靠堆料,那是莽夫之举!我们得玩精控!”


    说到这,他的手猛地一挥,巨大脉冲流图谱被放大,其中一股代表能量损耗的红色区域展现出来。


    见状,张航点了几下屏幕上几个位置,说道:


    “看这里!强涡流效应对超导线圈结构的冲击!还有这里!”


    “这些地方的瞬间温度场畸变,会导致的导轨材料微观相变层出问题,这些浪费的能量和结构损伤加在一起,就是阻碍速度飙升的锁链!”


    “至于破解钥匙……”


    说到这,张航猛地打了个响指,亢奋起来,说道:


    “那就是高效电能脉冲压缩模块!”


    “这模块的核心在于‘玄磁’效应的动态非线性调控!”


    “我们利用特定的拓扑绝缘体叠层结构和涡旋电流反向对冲,在脉冲前沿形成一个自适应的‘能量流型态导引器’!


    “同时,在末端加入基于我设计的‘掠影’中,装甲核心的负温度梯度补偿器!”


    “比如这里……”


    说到这,他按下激光笔上的几个按键。


    随后,屏幕上便开始播放高速模拟动画——


    代表原始能量的混乱光流在接触‘压缩模块’后,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精准揉捏、引导,瞬间变得极度聚焦、凝练!


    通过‘导引器’时形成一个螺旋加速的能量螺旋束,随后‘补偿器’在末端爆发出精准的负温度场,与瞬发的恐怖温度正峰对冲抵消,保护了导轨材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