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好好接待老百姓!

作者:朔羽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军临时休整点。


    一路疾驰而来的部队,确实如满壮志所料,在即将进入更加复杂的3号高地前选择了这个相对安全且有水源的开阔地边缘短暂休整。


    士兵们纷纷下车活动筋骨,补充饮水。


    营地中央,一群士兵正围着那台深紫色的‘壁垒’机甲,啧啧称奇。


    “老牛!行啊你!那么大坑,说迈就迈过来了!那叫一个潇洒!”


    一个士兵用力拍着驾驶舱侧面冰凉的装甲,赞叹道:


    “牛班长!讲讲!讲讲刚才跨过去啥感觉?是不是嘎嘣一下就没了?”


    被称为牛班长的装甲兵老牛从驾驶舱探出半个身子,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自豪,咧着嘴笑道:


    “啥感觉?感觉啥都没感觉到!跟俺家妮子迈炕沿儿似的!”


    “哈哈哈!”


    众人哄笑起来。


    岳振华站在稍远处,手里捏着个水壶,看着这一幕,脸上也带着笑意。


    他们这次完全是多亏了那些孩子的机甲。


    不然,可能早就被蓝军歼灭了。


    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向唐司令说说这些机甲,说说他们的功劳!


    就在这时。


    一名警戒哨兵跑过来,汇报道:


    “报告团长,外围出现一队当地村民,向我们过来了,看样子是来慰问的!”


    “哦?老百姓?”岳振华精神一振,说道。


    拥军爱民是优良传统,尤其是在朱海这种地方,老百姓对驻军的态度很重要。


    即便现在身处演习中,也不能因此就无视老百姓的慰问!


    否则,就显得有些忘本了……


    想到这,他立刻放下水壶,整了整军装,说道:


    “好!是好事!派个排长带着几个兵去接待一下,态度好点,注意纪律!”


    “水,干粮,有的就给他们匀点!记住,别收老百姓东西!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没!”


    “是!”士兵领命而去。


    远处,陈大山脸上还堆着西北农民常见的、略带拘谨又带着热情的憨厚笑容。


    带士兵与其交谈了几句后,他便领着一群同样穿着淳朴的男女老少,推着吱呀作响的木轮车,挎着柳条筐,径直朝着红军休整的水源地走去。


    很快,那十几名装扮朴实甚至有些破旧的村民就靠近了营区边缘。


    为首的老农陈大山一脸激动和局促,在一个红军排长的引导下,带着一众乡亲将装得满满的箩筐往地上放。


    “同志!辛苦啦!辛苦啦!”


    陈大山操着带着方言的龙国语,声音洪亮,手都有点发抖,说道:


    “解放军同志!你们是来歇脚呐?天热得很,来!尝尝我们沙枣村的土味!”


    “这是村里人的一点心意!不值钱!渴了饿了垫吧一口!大家伙…都是打坏人保护我们的好兵!”


    说着,他身后的一众乡亲也七嘴八舌地用方言附和着,脸上满是敬意和好奇。


    筐里干硬的烤馕、膻香浓郁的熟羊肉和还带着新鲜枝叶的沙枣散发出混合的诱人气息,几皮囊的土酿马奶酒在驴背上晃荡,浓郁酒香在干燥的空气中弥漫开一丝别样的湿润。


    他这一嗓子,顿时吸引了更多红军官兵的注意。


    刚刚和军官们围着地图蹲在地上扒拉完几口干粮的岳振华闻声抬起头,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沙尘,站起身来。


    虽然长途奔袭加上之前蓝军的‘暗算’让他心头憋着一股火,但看到老百姓热情洋溢地来慰问,脸上还是下意识挤出了笑容。


    军人嘛,尤其是他这种老兵,对老百姓天然带着亲切。


    想着,岳振华拍拍身上的灰,迎了上去,开口道:


    “哟!老乡们怎么来了?这大热天的!”


    说着,他身后的军官和士兵们也都稍稍放松了警惕,好奇地看向这些沙枣村村民。


    常年驻守,对地方拥军慰问这种事,他们并不陌生。


    “应该的,应该的!”


    陈大山带着几名年长者赶紧上前几步,熟稔又恭敬地把几个装着馕和羊肉的大筐递到红军士兵手里,接着道:


    “辛苦辛苦,保家卫国的都是好样滴!俺们村就靠着朱海边,能看着咱子弟兵平安,比啥都强!”


    “嘿,谢谢老乡!谢谢老乡!”


    岳振华乐呵呵地接过一个老汉递上来的馕,掰了一块塞进嘴里,硬邦邦的,但麦香十足。


    尝着味道,他面露满足,点头道:


    “嗯!地道!就是那股味儿!”


    一边嚼着,岳振华一边拍着陈大山的肩膀,说道:


    “来来来,别客气,大伙儿都吃点!喝口水!”


    现场气氛瞬间热闹起来。


    红军官兵们围着水点开始分发老乡带来的食物和水,互相寒暄。


    几个机灵的妇女甚至开始拿出筐里的粗布小袋子,里面装着一些沙枣,说是祖传的干果,滋阴补阳,往年轻的、看着好说话的红军战士手里塞。


    此时,陈大山眼神不动声色地在红军人群中扫视着。


    刚才他过来的时候就发现没看见对方的装备。


    这么看,之前满旅长说的那超重型特种作战载具,应该不在这里……


    想着,他不禁也有些好奇起来。


    那载具到底是什么?


    既能挡下导弹,又能碾死武连长的精锐部队。


    是坦克?装甲车?


    还是别的什么?


    陈大山目光扫过几辆常见的轮式运输车和装甲运兵车,感觉都不太像能挡导弹和碾压武连长的那玩意儿。


    不出意外的话,那些东西似乎都停在靠后方更平坦的戈壁地带。


    自己得近距离看看,才能确定……


    就在他思考之际。


    岳振华正跟几个老汉聊得热乎,陈大山脸上带着朴实的好奇,挠了挠花白的鬓角,声音压低了些,仿佛怕吓着谁一样,带着点试探问:


    “岳…岳首长?俺们远远看着,这回来演习的部队,阵仗可真大呀!比往常看着…嗯…还大那么一丢丢?这后面…后面那些车,个头咋那么吓人嘞?”


    他话问得很有技巧。


    不提载具,只提车,强调个头大,并带着点乡下人进城看稀奇的惊叹感。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真就以为他只是好奇罢了。


    此时,旁边另一个老农见陈大山提出这一说法,眼珠子滴溜一转,立刻帮腔道:


    “是呀是呀,首长同志,那大东西…俺们活了六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铁疙瘩车’!乖乖,开起来那动静…轰隆轰隆的,跟要地震似的!那是啥…啥新家伙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