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省中专,三年六班教室。
    “八百千牛米……”陆枭喃喃道。
    随后,他猛地站起来,做出一个掀桌的动作,说道:
    “我日!掀翻几吨重的装甲车是不是跟老子掀个课桌差不多?!”
    “理论上……”张航推了推眼镜,略微计算了一下,说道。
    “以80吨级主战坦克的推重比计算,实现侧翻动作对这套系统而言冗余量很大。”
    而白小柒的关注点则在另一个层面,问道:
    “这么高的力量和速度输出,关节结构材料能承受?还有缓冲机制……”
    “材料问题和缓冲机制,依赖于它核心的自适应复合装甲技术。”陈默回答道。
    他看着学生们疑惑的眼神,又把粉笔指向机甲外表,解释道:
    “装甲本身,就是一个智能体。”
    “表面布满纳米级可调单元。”
    “在1毫秒级内,它能分析来袭物的一切参数,比如速度、角度、材料、能量形态。”
    “还能瞬间调整受击点下方微结构的硬度、形态和能量耗散特性。”
    说着,陈默指向黑板上的几项数据,继续道:
    “正面硬抗穿透力相当于120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穿甲弹直射。”
    “应对破甲弹的高温射流,也就是大约1600°C,也能完成有效防护,甚至……”
    他稍稍压低声音,沉沉道:
    “可以被动偏折或耗散百千瓦级别的高能激光和粒子束攻击。”
    “1……1200毫米?!”陆枭已经快彻底吓傻了,失声道。
    “我们龙国最牛逼的99A主战坦克,炮塔正面最厚实的地方等效多少?700?800?这层皮……比主战坦克还厚实?!那我的机甲岂不是真能顶着火力冲?!”
    这时,白小柒追问:“那重量呢?2.5米高度,这种防护等级,岂不是沉重无比?”
    “全重控制在5-8吨范围,”陈默给出答案。
    “材料采用了极轻且强韧的新型晶格结构,强大的动力足以支撑其机动性不受影响。”
    “最后……”
    说着,陈默转向黑板另一侧,画出一个模糊不清、仿佛融入背景的半透明区域,指着道:
    “这机甲还有另一件战场生存的利器,也就是这个,多波段隐形力场。”
    “主动开启时,视觉模糊,扭曲轮廓,近乎消失。”
    “它覆盖全频段:雷达隐身,通过主动相消干涉和特殊吸波材料,雷达反射截面积控制在0.0001平方米以下,接近一只小鸟。”
    说着,陈默目光扫过白小柒,举例道:
    “比你们熟知的F35之类的隐身战机低一个量级。”
    “红外隐形上,冷聚变本身低热,装甲表面温度还能主动调节至环境温度±0.5°C内,结合特殊通道设计,红外特征近乎消失。”
    说着,他又接着看向张航,继续说道:
    “这种声学隐形下,驱动系统几乎无声,加上声波主动抵消技术。”
    “甚至……在极其危急时,可动用耗能巨大的量子隐形技术,原理是短暂干扰光线周围的时空曲率,实现真正的视觉消失!”
    “这、这……”陆枭激动得直搓手,喊道。
    “这不就是科幻片里的幽灵吗?!想打就打,打完抹嘴溜了,毛都摸不着?!太他妈爽了吧!”
    “武器呢?武器呢陈老师?”吴燃急切地追问。
    “武器接口在右臂。”陈默简略一点,说道。
    “标配是多功能粒子突击步枪接口。核心优势:聚变炉直连供能,几乎无限‘弹药’。”
    说着,他看了一眼吴燃又转向陆枭,说道:
    “其威力,可瞬间击穿1米厚均质钢装甲,有效射程大于5公里。”
    “无实体弹道,近乎超音速命中,后坐力小。”
    “1米厚?!5公里?!超音速?!”陆枭猛地一拍大腿,喊道:
    “卧槽!这哪是枪啊?这他妈是单兵扛了个舰炮吧?!”
    “隔几公里点爆坦克?真瞪谁谁死?!以后谁跟我陆枭装逼,我他妈隔着学校就把他家二楼阳台轰喽……咳,我是说打击敌对目标!”
    这时,张航眼神狂热无比,在平板上已经开始规划起来,说道:
    “无限火力、集群作战、数据链共享……这、这就是机甲吗?!”
    一旁的白小柒也心潮澎湃,说道:
    “感知、驱动、防护、火力、信息、机动……六位一体……这确实是划时代的平台……”
    看着下方这群昔日的精神小伙、问题学生,如今被最尖端科技蓝图点燃,脸上混合着难以抑制的狂喜、深入骨髓的亢奋以及对庞大知识体系本能敬畏的神情,陈默欣慰不已,满意点头。
    随后,他敲了敲黑板,说道:
    “这不是科幻,是你们下一步要掌握的工具。”
    “它集成的是,移动的聚变电厂、量子AI决策中心、全频段信息节点、多谱隐形发生器、磁流体驱动骨骼、智能响应装甲、无视地形平台,再加上舰炮级的单兵火力。”
    “它将过去只有大型战争机器才可能拥有的战略级能力,前所未有的集成在2.5米的单兵平台上。”
    说着,陈默的目光变得锐利,看向每一个学生,说道:
    “旧时代的天花板,就是你们下一步的起点。明白了吗?”
    “明白!!!”
    众学生齐声喊道,回答声震得窗户嗡嗡作响,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沙哑和滚烫的激情。
    他们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那人形巨构物驾驶舱内的景象……
    ……
    另一边。
    龙科院,顶层小型会议室。
    灯光下,陈默留下的技术资料摊满了长桌。
    程启、袁正德以及材料、动力、电子战、武器系统的十几位顶级专家围坐一团,气氛很是凝重。
    一众专家看着那些资料,不时叹气,脸上满是疑虑。
    程启则端坐在核心位置,望着众人说道:
    “各位专家学者,你们眼前的,便是陈老师及其学生留下的技术资料。”
    “主要覆盖四个方面,引擎、隐身涂层、骚扰技术和武器技术。”
    “而今天之所以将各位聚集在此,为的就是将这些技术融入六代机,进行研发完善。”
    “我们的目标是,在上级要求的时间内,研发出最终版本的六代机。”
    “而这一切,靠的就是在座的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