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话,在张航脑海中久久回响。
    好一会儿后,他才回过神。
    “我明白了!陈老师!我现在就去改进测试一下!”
    张航眼神中充满狂热,拿上平板,迫不及待地转头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陈默微微一笑。
    这些孩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看这样子,应该不少人的无人机研究到了瓶颈。
    自己这也是时候要给他们开放开放权限了。
    让他们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参与实践!
    想着,陈默拿出手机,在群里发起消息。
    “同学们!想必你们的无人机都研发进展都还不错吧?接下来,你们可以开始实践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你们能在实践中,收获更多!”
    几条消息一出,群里顿时热闹起来。
    “实践?!我们的无人机终于能拿出去用了!陈老师万岁!”
    “终于等到今天了!之前我就想拿无人机去参加高空作业,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陈哥万岁!我要拿无人机去参加潜水比赛,谁也别拦着我!”
    “……”
    看着众人过度兴奋的反应,陈默思索片刻,又补了一句。
    “但是要记住!你们还是一定要在保持低调的前提下实践!知道吗?”
    闻言,众人纷纷肯定回应道。
    “当然了!老师您放心吧!我肯定会低调的!”
    “陈哥,您就别瞎操心了!咱们的性子您还不知道吗?”
    “是啊陈老师,低调搞学术,这咱们可都铭记于心呢!”
    “……”
    看着众人肯定的回答,陈默也没多想,随手关上手机,继续操作起眼前的反重力场平衡环……
    ……
    夜色如墨,一百四十七号郊区公路
    寒风刮过地面上的杂草,卷起碎石。
    此时,张航趴在一辆废弃面包车里,眼珠几乎黏在监控屏上。
    公路外围缓冲区深处,那架箭型淡蓝色无人机,正像一滴融入夜色的水银,只有前缘探出的一束微弱蓝光划破黑暗。
    “风速突然加大了!”
    张航听着耳机里传来的破风声,盯着数据流惊呼。
    “侧风7级!这要模拟数据顶不住了!”
    说着,张航喉咙发干,猛推操纵杆:“必须冲上去!就算逆风也没关系!”
    话音一落。
    淡蓝色的箭矢般的无人机,骤然爆发出刺耳的尖啸!
    亥姆霍兹共振腔全开,翼梢涡流发生器在狂风中疯狂调整姿态。
    无人机像一枚被磁石吸引的子弹,死死贴着地面!
    监控屏幕上,代表结构应力的红色曲线如心电图般剧烈搏动。
    “不行!主梁载荷突破临界点!量子谐振子在过载!”
    张航声音嘶哑,眼中布满血丝。
    调整一下后,他紧咬牙关,继续操作起来!
    就在机体剧烈颤抖,行将失控的刹那,
    张航脑海中忽然回忆起陈老师的那句:“用实战锤炼控制器!”
    顿时灵光一闪,不再依赖预设程序,拇指在自定义摇杆上凭直觉猛地一搓。
    啪!
    屏幕上,翼梁结合部的红色风暴中心,一组场导丝束被精准激发,如同肌肉在极限下的痉挛!
    绷紧到极致的碳纤维网格猛地一颤,竟在崩毁边缘形成一个微小的、却至关重要的应力引导通道!
    刚刚还疯狂报警的数据流奇迹般稳定了一瞬!
    呼!!!
    无人机如挣脱枷锁的幽灵,借势前冲,淡蓝色光点刺入夜色,直直冲向远处的固定测速仪!
    唰!!!
    时速表在剧烈颠簸中定格:289.7km/h!
    “成…成了!!!”
    张航惊呼道,兴奋地蹦了起来,连遥控器都忘乎所以地丢在一旁。
    这将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先前时速132km/h的速度特化无人机,在这一刻,直接翻了一倍!
    甚至比一倍还多!
    达到整整289.7km/h!!
    “这样一来,就能参加DTM大赛的拍摄了。”
    “而且,289.7km/h不是这架无人机的极限。”
    “它的极限,是没有极限!”
    他目光狂热。
    在刚才的试验中,他的大脑萌生了很多新的设计思路和想法。
    但这些,只能留待之后再来了。
    张航望着翱翔在天际的无人机,长舒了一口气,眼神中充斥着满足感……
    与此同时。
    四楼核心实验室的灯火通明。
    自从陈老师允许众人实践后,一众学生纷纷有了各自的想法。
    众人都开始尝试改进着自己的无人机,来准备后面的实践。
    此时,杨坚磊的防御球在模拟炮弹冲击测试中,预判系统延迟了0.1毫秒。
    蜂窝结构来不及变形,装甲板赫然凹陷。
    “该死!声学传感网跟不上高速冲击!”
    他怒骂一声,砸向键盘。
    一旁的白小柒坐在位置上,操控着爪型无人机潜入学校附近的废弃工厂测试隐身性能。
    却在穿越高压电网时蒙皮电磁散射激增,直接被雷达探索到。
    “唉!我的量子隧穿场也控不住复杂电磁环境啊……”
    她叹息一声,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而吴燃的三棱柱载重机则在学校里面尝试着搬动超过200公斤重的钢材。
    可同样的,还不等无人机升空,载重关节处就传来不祥的金属呻吟。
    “梯度晶格优化没能抵消动态扭矩,自适应应力流引导算法在实战中漏洞百出,看来这个载重还是要改进一下……”
    吴燃也是一脸无奈,停下了手上的操作。
    只有陆枭的菱形续航机寂静悬浮。
    嫩绿机体连接着教学楼供电网,平板显示着不断跳升的数字。
    “第38次充放电循环,高熵合金界面损耗率0.003%”
    “还是不行……马德!又是材料!问题全出在场导材料上!”
    陆枭突然吼出声。
    “陈哥说要让结构有灵性,可咱们的金属骨骼压根听不懂应变语言!”
    闻言,众人纷纷沉默。
    他们的无人机都已经研发到了瓶颈。
    电脑上,存满了各种实验报告,一调出公共数据库,这些实验报告指向同一结论。
    那便是现有场导材料的微观拓扑结构无法响应毫秒级多物理场剧变。
    简单来说。
    就是不够!
    这些东西,不够让他们突破特化!
    他们的特化,也还不够强大!
    载重不够高,续航不够久,防御不够稳,侦查不够隐秘……
    “不行!我要去找一下陈老师!”
    陆枭猛地一拍桌子,气愤道。
    明明他很早之前就隐约感觉自己的无人机能突破十四个小时续航。
    可不知为何迟迟没法突破。
    之前张航都去找了陈老师,那自己也要去!
    现在,只有陈老师能帮自己了。
    想着,陆枭带上无人机和一叠图纸,朝着七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