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6章 底子不错,哥几个练练手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三万英尺高空。


    华夏航空工业集团的专机,划破了西伯利亚上空的夜幕。


    机舱内,灯火通明。


    副总赵立峰手里捧着一个表面印着“绝密”字样的军绿色重型合金箱,动作轻柔,像是在抱着自己刚出生的亲孙子。


    箱子没锁。


    打开,里面不是什么金条美钞,而是几十个U盘和几摞厚厚的,已经泛黄的羊皮纸图纸。


    上面用俄文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


    这些就是昔日红色帝国最后的,也是最宝贵的家底。


    图波列夫的“图-334”中短程客机全套设计资料,米高扬压箱底的“变循环发动机”早期预研数据……


    每一张纸都重若千钧!


    “老钱!你再看看这个!”


    年轻的气动专家刘靖双眼通红,眼珠子里布满血丝。


    他指着一张图纸上充满暴力美学的“变截面机翼”设计草图,声音颤抖!


    “这帮老毛子当年简直是疯子!他们竟然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跨音速激波的问题!


    思路太野了!太他妈野了!”


    他身边,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重老花镜,在华夏空气动力学领域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钱院士,正用一只戴着白手套的手拿着放大镜,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研究着另一份关于大型运输机结构强度的计算草稿。


    呼吸急促。


    “天才……都是一群被酒精和穷困耽误了的天才……”


    钱院士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敬佩、惋惜与狂喜的复杂光芒,“这些思路,这些数据,要是早二十年给我们……


    不!哪怕是早十年!我们的运-20,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整个机舱,彻底成了一场属于航空工程师的顶级狂欢!


    这是直接把人家供在祖宗牌位上的神龛,连牌位带香炉整个端回了自己家!


    伊万诺夫和安德烈这两头老狮子,在最后“卖身”的时候已经彻底杀红了眼。


    他们生怕华夏这边反悔,几乎是把设计局里所有带字的纸都塞进了赵立峰的箱子里。


    “赵总!”


    刘靖激动地冲到赵立峰面前,写满书生气的脸上,涨得通红,“这次……这次我们真的挖到宝了!


    就凭这些东西,我们国家的大飞机项目,至少能缩短二十年的研发周期!


    二十年啊!”


    赵立峰看着这群已经彻底陷入癫狂的技术宅,沉稳的脸上终于也压抑不住,浮现出一抹笑容。


    他猛地一拍大腿!


    不行!


    天大的喜讯!


    必须马上!立刻!向那个创造了这一切奇迹的年轻人汇报!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机舱尾部,拿起那部没有拨号盘的,可以直接通往南海前敌指挥中心的红色加密卫星电话。


    “嘟……嘟……”


    两声忙音后,电话接通。


    那头传来的,依旧是平静熟悉的声音。


    “喂。”


    “小许!不!许总师!”


    赵立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像个中了五百万彩票的疯子,“我们……成功了!超额完成了任务!”


    “那两个老毛子……不,两位俄国专家,把他们压箱底的东西全掏出来了!


    图-334!变循环发动机!全到手了!”


    “我跟你说,那些资料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我们这次立了天大的功劳啊!”


    赵立峰一口气说完,激动地等待着那头的赞许和狂喜。


    然而,电话那头却陷入了长达数秒的沉默。


    随即,传来许燃淡淡的“嗯”声。


    “哦。”


    “知道了。”


    “……”


    赵立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感觉自己刚刚酝酿了半天的狂喜情绪,瞬间泄了气。


    这……反应是不是太平淡了点?!


    难道这种足以让整个国家航空工业都为之狂欢的巨大胜利,在你眼里就只配得上一个“哦”字?


    就在赵立峰的世界观即将出现裂痕的时候,许燃的声音再次响起。


    “图纸的扫描件,我已经收到了。看了一下。”


    “有点意思。但设计还是太粗糙了,冗余太多。”


    “我花了点时间,顺手帮他们优化了一下。”


    “邮件发你了,你让钱老他们看看,提提意见。”


    “……哈?”


    赵立峰懵了。


    看了一下?


    顺手……优化了一下?


    那可是人家几十年的心血结晶!


    凝聚了一个超级大国最后荣光的国之重器!


    你告诉我说你“顺手”就给优化了?!


    他甚至都来不及思考,下意识地就对着话筒吼了一句:“刘靖!快!打开许总师刚发的邮件!”


    “嗡——”


    刘靖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一封崭新的邮件弹了出来。


    附件不大,只有一个几兆的压缩文件。


    下载,解压。


    当文件打开的瞬间,一道充满未来感和工业美学的全新飞机三维模型,出现在了屏幕上!


    整个机舱,瞬间陷入了寂静!


    “这……这还是图-334吗?!”


    一个年轻工程师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感觉到陌生的模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模型的主体结构,依旧保留着图-334经典的T型尾翼和翼吊发动机布局。


    但整个机身,却变得更加流畅,更加修长!


    充满东方独有的含蓄而又致命的凌厉美感!


    最夸张的,是那对全新的机翼!


    钱院士猛地扑了过来,一把推开挡在前面的刘靖,布满了老年斑的脸,几乎要贴到屏幕上!


    他颤抖着手,将机翼的剖面图放大!再放大!


    终于!


    一条他做梦都不敢想,甚至连在理论论文里都不敢画的,平滑,优雅,却又完全违背了他毕生所学的魔鬼般曲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超……超临界机翼!”


    钱院士的声音干涩沙哑,浑浊的老眼里,只剩下无尽的震撼!


    “不对!这不是我们现有的任何一种超临界翼型!


    它的前缘更钝,后缘更薄!


    这种设计……这种设计在跨音速下,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稳定的升力!”


    “他……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钱院士像疯了一样,抢过鼠标,点开了模型旁边附带的一份计算报告!


    当看到报告第一行,简洁优雅,直指问题核心的基础流体力学公式时!


    “噗通!”


    钱院士,这位在华夏航空工业界,受人敬仰了一辈子的泰斗,双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他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行公式,老眼里滚烫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鬼才……鬼才啊!!!”


    老人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他是……他是直接用一套全新的数学工具,给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重新定义了一组特解!”


    机舱里,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已经彻底失态的老人,又看了看屏幕上报告!


    报告的最后,用一行小字标注着这份“优化”方案的最终成果。


    【……全新“许氏”超临界翼型,相较于原设计,在0.85马赫巡航状态下,升阻比,预计可提升15%-18%……】


    【……整机结构减重1.2吨……】


    【……预计,综合燃油效率,将比肩波音737MAX……】


    轰——!!!!!!


    如果说之前的胜利还只是狂欢。


    那现在,这间小小的机舱里,剩下的只有一片绝对的宁静!


    15%的升阻比提升!


    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航程下,这架飞机的油耗将凭空降低近两成!


    意味着困扰了俄国人几十年的“心脏病”,就这么被年轻人,云淡风轻地用几行公式给……根治了!


    电话那头依旧是一片沉默。


    赵立峰颤抖着,捡起了掉在地上的卫星电话,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很干。


    “许……许总师……”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这个……这个全新的方案……您……您准备怎么命名?”


    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了一丝波动,似乎是在思考。


    “图-334的底子不错,这个方案,就叫C808吧。”


    随即,许燃用稀松平常的语气,缓缓地补充了一句。


    “先用这个,给咱们自己那帮设计师练练手,熟悉一下流程。”


    “我们真正的目标,”


    “是C919。”


    “还有,那个‘蝰蛇’和‘霹雳-12’的整合方案,你转给兵器工业那帮人。”


    许燃顿了顿。


    “就跟他们说,这是我给他们留的课后作业。”


    “一个月内,我要看到仿真模型。”


    “咔哒。”


    电话,挂断了。


    机舱里,依旧是一片死寂。


    赵立峰呆呆地握着已经没了声音的听筒。


    钱院士还瘫坐在地上,嘴里反复念叨着“鬼才”、“妖孽”。


    而刘靖和他身边那群年轻的工程师们,则集体抬起了头。


    他们的眼神,穿越了舷窗,望向了东方那片,已经被即将到来的黎明染上了一抹鱼肚白的无尽天穹。


    眼神里没有了狂喜,没有了激动。


    只剩下巨大的幸福和晕眩感!


    课后……作业?


    用一个足以让米格设计局起死回生的项目,当课后作业?


    用一个比肩波音737MAX的全新客机方案,当……练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