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8章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典礼余波甚至还没来得及完全扩散。


    许燃已经逃也似的,回到了国防科大地下三层熟悉的实验室。


    比起聚光灯和掌声,他还是更习惯服务器风扇单调的嗡鸣。


    这里才是他的舒适区。


    距离前往西雅图,还剩下最后三天。


    他需要利用这点时间,将脑海中针对“天空之网”的反击计划进行最后一次推演和完善。


    简瑶递给他的U盘,此刻正插在他的终端上。


    里面的数据,是用女性独有的细腻视角,对“天空之网”上千个节点之间,可能存在的“数据冗余”和“校准延迟”进行的穷举推演。


    思路刁钻且有效。


    正好补全了许燃宏大攻击框架中的最后一块拼图。


    “叮——!”


    就在许燃的大脑沉浸在数据海洋深处时,实验室的门禁发出了急促的警报。


    监控画面上,一张写满了焦急与“讨好”的老脸,正使劲地往摄像头上凑。


    国防科大的校长,吴炎坤。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的老花镜,一看就是国宝级的老教授。


    龙卫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无奈:


    “头儿,校长……他没预约,硬要闯进来,我拦不住。”


    许燃皱了下眉。


    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校长,最近往自己这儿跑的频率有点太高了。


    “让他进来吧。”


    厚重的电磁屏蔽门缓缓滑开。


    吴校长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也顾不上跟实验室里其他人打招呼,直奔许燃的主控台。


    他脸上堆着笑,像极了过年时想找你帮忙抢火车票的亲戚。


    “小许啊!哎呀!大功臣!正忙着呢?”


    “嗯,有点事。”许燃指了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言简意赅。


    “那个……赴美的手续,学校都给你办妥了!最高规格!外交人员级别的!”


    吴校长搓着手,先是报了一堆功劳,然后话锋一转,图穷匕见。


    “是这样,有个事……学校……想请你帮个小忙!”


    吴校长一拍手,身后两位一直不敢吭声的老教授,连忙凑了上来。


    一人手里捧着一本厚得跟板砖似的,封面都快磨烂了的教材。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小许啊!”


    物理学院的院长,一个脾气火爆的小老头,扶了扶眼镜,痛心疾首地开口了,“你看看!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他把手里的书往桌子上一拍,震得桌上的杯子嗡嗡响。


    “这本教材,还是咱们二十年前,从麻省理工那边翻译过来的!


    里面的案例,用的还是F-15战斗机的气动模型!


    这都什么年代了?!”


    数学学院的院长也跟着附和,语气里充满了无奈:“何止是落后啊!


    许教授你提出的‘主动式谐振抑制’算法,用这本教材里的理论,根本就无法解释!


    我们几个老家伙,研究了半个月,头都快秃了,愣是没搞明白里面的数学逻辑!”


    “所以呢?”许燃大概猜到了他们的来意。


    “所以!”


    吴校长见铺垫得差不多了,终于说出了让许燃都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的“任务”!


    “物理学院和数学学院的教授们,联名上书!


    教育部和中科院的几位大佬,也亲自打了电话过来!”


    “我们希望……由你来牵头,主导编写一本全新的,《计算流体力学与应用》的研究生教材!”


    吴校长的眼睛里,闪烁着光!


    “我们要把咱们华夏自己的,最前沿的理论!固化成知识!写进教科书!


    让咱们自己的东西,去定义这个领域的未来!”


    “让它,成为咱们国家航空航天领域,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核心理论!”


    许燃听完,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写教材?


    开什么玩笑。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去西雅图,把波音嚣张的“天空之网”给捅个窟窿。


    哪有这个时间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没时间。”他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哎哎哎!别急着拒绝啊!”


    吴校长急了,“我知道你忙!


    但这事儿,不光是学校的事,这是国家战略!


    这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事!”


    眼看许燃还是油盐不进的样子,物理学院那个暴脾气的院长急中生智,直接把手里的旧教材翻开,指着其中一页,递到了许燃面前。


    “许教授,您是行家,您自己看!”


    “就这个关于‘边界层分离’的章节,它这里引用的‘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从根子上就有问题!


    它把湍流黏性看成一个恒定的标量,这简直是……”


    老教授话还没说完。


    许燃的目光已经落在了那几行公式上。


    他只扫了一眼。


    瞳孔就猛地收缩了一下。


    脸上浮现出了厌恶与“被冒犯”的表情。


    就像一个顶级的米其林大厨,看到了一个厨子居然在用臭了的隔夜肉,给客人做惠灵顿牛排。


    “荒谬。”


    两个字从许燃的嘴里吐了出来。


    “这根本不是逻辑谬误。”


    他伸出手指在那段公式上点了点。


    “这是学术上的懒惰和无知!是彻头彻尾的垃圾!”


    当初兑换【知识体系梳理卡】后,他脑海中所有的知识,都已经被重构成了严谨、自洽的完美逻辑大厦。


    他现在再看这种充满漏洞和想当然的过时理论,生理上都感到一阵不适。


    “对对对!就是垃圾!”


    吴校长一看有戏,连忙煽风点火,“可就是这种垃圾,咱们国家的顶尖学府,用了二十年!


    教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小许,你难道就忍心,看着咱们自己的后辈,继续被这种错误的知识荼毒吗?”


    许燃没有说话。


    他拿过散发着陈腐气息的旧教材,快速地翻阅着。


    越翻,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越看,他眸子里的寒光就越盛。


    理科生追求极致完美的强迫症,和捍卫真理不容一丝玷污的学术骄傲,被彻底点燃了!


    “哗啦!”


    他猛地合上了书。


    “简瑶!”


    许燃抬起头,声音瞬间传遍了整个实验室。


    “到!”


    正在旁边终端上进行数据分析的简瑶,立刻站直了身体。


    “把实验室所有博士生都叫过来。”


    “成立,教材编写小组。”


    “现在,立刻,马上!”


    ……


    半个小时后。


    实验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前,气氛庄严肃穆,像是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


    简瑶和几个博士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严阵以待。


    吴校长和两位老教授,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


    找了个角落坐下,手里拿着纸笔,像三个准备听课的小学生。


    许燃站在巨大的电子白板前,看了一眼台下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的脸。


    他没有一句废话,直接开口。


    “第一章,绪论。


    把这本书前三十页关于流体力学发展史的废话,全部删掉。”


    他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开篇,第一句话就给我写:


    忘了你们以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东西。”


    “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在十一维弦理论框架下的全新数值解法。”


    嗡——!


    角落里,两位老教授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们俩张大了嘴,呆呆地看着白板上的那行字!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还能跟弦理论扯上关系?!


    这……跨界了吧?!


    许燃却没有理会他们那副见了鬼的表情,继续口述。


    “第二章,湍流模型。


    把所有关于‘雷诺平均’和‘大涡模拟’的过时模型,全部扔进垃圾桶。”


    “核心思想,就一个:降维打击。”


    “我这里有一套全新的‘湍流模式分解算法’,可以将三维的混沌湍流场,直接投影到一个二维的复平面上。


    所有的湍流问题,最后都可以简化成一道……复变函数的积分题。”


    “卧槽……”


    一个博士生没忍住,爆了句粗口,随即赶紧捂住了嘴,脸憋得通红!


    把流体力学里最让人头疼的“天堑”湍流,变成一道数学题?!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思路吗?!


    “第三章,关于‘主动式谐振抑制’的理论基础。


    核心,是控制论。


    这一章,由简瑶主笔,把我们之前做‘武库机’项目的所有原始数据和推演模型,都放进去。


    不用怕别人学,我就是要让他们学,让他们知道,这条路,我们已经走到了哪一步。”


    ……


    许燃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


    从基础理论,到算法应用,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充满了颠覆性思想,完全由华夏人自己定义的《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大厦,在他的口述中,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被迅速搭建了起来!


    坐在角落里的吴校长和两位老教授,已经彻底麻了。


    他们一开始还想拿笔记一下,后来发现,自己连许燃话里的名词都听不懂了。


    他们呆呆地看着站在白板前侃侃而谈的年轻人,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