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3章 老子今天就豁出去了!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电科13所,地下三层,DRFM实验室。


    恒温恒湿,冰冷而干燥,像一间被世界遗忘的巨大冰窖。


    吴越看着眼前这间比自己办公室还大,里面摆满了各种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精密仪器,心里却比这冰窖还冷。


    这里就是他们这支“杂牌军”的“冷宫”。


    “许顾问,这就是数字射频存储系统,DRFM。”


    吴越推了推鼻梁上厚重的黑框眼镜。


    指着实验室中央如同黑色方尖碑般的机柜,语气里透着被压抑的麻木,“方所长说得没错,这里的设备,都是所里最顶尖的。”


    他顿了顿,话里带上一丝自嘲:“尖端到……跟咱们要搞的发动机控制器,八竿子都打不着。”


    “深蓝之心”项目组从渤海带来的几个年轻技术员,站在门口。


    看着这满屋子自己连说明书都看不懂的“宝贝”,一个个缩着脖子,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他们是搞机械,搞热能的,习惯了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和滚烫的金属零件,这里安静得让他们心慌。


    吴越叹了口气,强打起精神,尽着自己最后的职责。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给雷达信号用的‘录音机’和‘播放器’。


    用GHz级别的速度,把敌方雷达波‘录’下来,存在高速存储器里。


    然后,我们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一张信号图。


    “比如,把信号延迟零点几微秒再‘播’放回去,敌人的雷达屏幕上,我们飞机的距离就会出错。


    或者,我们录下信号,复制成十份,叠加上不同的扰动再播出去,对方屏幕上就会出现十架真假难辨的飞机。


    这就是欺骗的艺术。”


    吴越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背诵教科书,因为这些对他而言只是常识。


    可他身后几个跟着他过来的13所老人,眼神里都闪过一丝不甘。


    这可是他们耗费了十年心血才啃下来的硬骨头,是未来电子战的王牌!


    现在,却被当成玩具,丢给了这群“外行”。


    许燃没有说话。


    他只是安静地听着,眼睛在闪烁的仪器和复杂的电路图之间来回扫视。


    没有去关心这技术有多牛逼,能骗过多少导弹。


    他只问了三个最基础的问题。


    “采样率极限多少?”


    “系统处理延迟的瓶颈在哪?”


    “算法内核是什么架构?”


    三个问题,瞬间切开了吴越那套程序化的讲解,直抵技术的核心。


    吴越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最高采样率40GHz,延迟主要在AD/DA转换芯片上,大概15纳秒。


    算法用的是FPGA并行处理架构……”


    说完,他才猛地反应过来。


    这个年轻人问的问题,句句都在点子上!


    根本不像个外行!


    “我需要看一下全部的硬件架构图和软件源代码。”


    许燃平静地提出要求。


    “这……”


    吴越有些为难,“这都是所里的最高机密……”


    “李援朝上将的手令,应该够了。”


    许燃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


    吴越看着那份文件,再看看许燃坚定的眼神,心里最后的犹豫也烟消云散了。


    他咬了咬牙:“行!我带你过去!”


    方正平不是要我们“积累经验”吗?


    行!


    老子今天就豁出去了!


    就让这个年轻人,把我们这口“冷灶”,烧穿了天!


    ……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DRFM实验室,陷入了平静。


    许燃就像一块扔进水里的海绵,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疯狂地吸收着关于DRFM技术的一切。


    第一天上午,他还只是在吴越的讲解下,翻阅着厚得像砖头一样的技术手册。


    第一天下午,他已经坐到了代码控制台前,开始一行一行地审阅数以百万计堪称13所心血结晶的核心算法。


    到了第二天上午。


    正在给团队讲解一个滤波算法模块的吴越,突然被许燃打断了。


    “吴工,等一下。”


    许燃指着屏幕上一段看似平平无奇的代码,“这里的这个冗余判断,是基于高斯白噪声模型建立的。


    但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噪声频谱更接近柯西分布。


    这个判断不仅没用,反而会增加至少三个时钟周期的运算负担。


    可以删掉。”


    吴越和他身后的几个程序员,瞬间就懵了。


    按照老程序员的想法,改代码这种活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和代码有一个能跑就行。


    但眼前这位是“过江龙”,碍于面子,他们盯着那段代码看了足足一分钟。


    然后一个年轻的程序员拿出草稿纸飞快地演算了一下,猛地抬起头,像见了鬼一样看着许燃。


    “吴……吴工,他说得……好像是对的!”


    ……


    到了第二天下午,实验室里已经没人敢出声了。


    所有人包括吴越在内,都像一群小学生,围在一个巨大的屏幕前,看着许燃一个人,坐在控制台中央。


    他的双手在键盘上飞舞。


    屏幕上,原本复杂臃肿的算法模块,被他大刀阔斧地重构,优化,简化。


    “这个预测补偿算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卡尔曼滤波来替代,运算量能减少12%。”


    “这里的存储器读写逻辑有问题,高并发请求下容易锁死,应该加一个异步队列。”


    “还有这里……”


    他说的话,狠狠地砸在13所这群技术精英的心上。


    曾经引以为傲,甚至觉得已经优化到极限的设计,在这个年轻人面前,被批得体无完肤,漏洞百出。


    编程这种事情大家见得多了,但许燃给他们的感觉,不像是在简单的敲代码。


    更像是……这部机器的设计者本人,在给他的造物,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次debug。


    两天时间。


    吴越团队从最初的麻木抵触,到后来的惊讶困惑,再到现在的……彻底的敬畏。


    “我靠,”


    一个年轻程序员在后面,用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音量,对同伴喃喃道,“他……他是不是把咱们祖师爷的教科书,给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


    连咱们自己都没发现的bug,他看一眼就知道了?”


    吴越看着许燃专注的背影,有些颓废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微弱、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希望。


    或许……


    这个项目,真的……还有救?


    ……


    第三天上午,极限性能测试。


    这是DRFM系统出厂前最关键的一环。


    吴越亲自操作,向许燃展示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成果。


    “许顾问,请看!”


    吴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自豪,“我们现在模拟一架F-22的雷达信号,它的波形和编码方式,是美军的最高机密。


    但我们的系统,只需要捕捉到它零点零一秒的信号,就能在纳秒级的时间内,完美复现!”


    他按下执行键。


    屏幕上,代表着真实F-22信号的蓝色波形,和系统生成的红色虚假波形,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


    看不出任何一丝一毫的差别!


    “你看,许顾问!这就是DRFM的威力!”


    吴越激动地介绍着,“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战场上,制造出千军万马的幻象!


    让敌人的导弹,全都变成睁眼瞎!”


    实验室里,所有13所的工程师,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胸膛。


    这是属于他们的骄傲。


    许燃静静地看着两条完美重合的曲线,点了点头。


    “很厉害。”


    他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然后,他转过头,看着一脸兴奋的吴越,问出了一个让整个实验室的空气都突然安静的问题。


    “吴工。”


    “我们……一直在模仿。”


    “那我们能不能……”


    他停顿了三秒,平静的眼睛里仿佛有宇宙在生灭。


    “……完全抛开输入信号。”


    “凭空,‘创造’一段,任意频率,任意编码的,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的信号?”


    话音,落下。


    吴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身后那群还在为自己的技术成果而骄傲的工程师,脸上的表情也凝固了。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许燃,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刚刚用中文说出了火星语的疯子。


    创造……信号?


    开什么玩笑?


    我们是雷达干扰机,不是信号发生器!


    我们的任务是“模仿”,是“欺骗”!是当一个完美的演员!


    你现在让我们去当编剧,去写一个全新的剧本?


    这……这有什么用?


    吴越的大脑,高速运转。


    他那颗浸淫了电子战技术二十年的头脑,第一次,感到了被一种荒谬感支配的巨大空白。


    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呃呃”的声音,下意识的从纯技术的角度回答:


    “理……理论上可以……我们的硬件支持任意波形生成……”


    他的话没说完,自己就停住了。


    因为他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镜片后的眼睛里,在他说出“可以”的那个瞬间猛地爆开一团,比超新星爆发还要璀璨骇人的……精光!


    他找到了!


    那个被所有人认为不可能,被方正平宣判了死刑,解决“一百万倍”响应速度差距的……钥匙!


    许燃没有再解释。


    他只是转过身,对着身后已经彻底石化茫然的团队成员,平静地宣布了他们全新的使命。


    “从今天起。”


    “忘了我们是雷达干扰小组。”


    “现在,我们是一个信号‘创世’小组。”


    他走到巨大的电子白板前,拿起笔,写下了他们第一个匪夷所思的实验目标。


    “我们的第一个实验,不是去模拟什么战斗机,也不是去干扰什么导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