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涡桨引擎声还在耳膜里嗡嗡作响。
许燃脚下的地面已经从渤海之滨那片带着咸湿海风的基地,换成了南京城郊一条笔直的柏油路。
空气里没了机油和金属的味道,涌入鼻腔的是江南初秋独有的,带着桂花香的湿润。
这里是华夏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第13研究所。
一个在外人眼中神秘在业内却如雷贯耳,被称为华夏微电子“心脏”的圣地。
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姓吴的办公室主任。
一路都在热情地介绍所里的光辉历史,从第一块军用集成电路,到为“神舟”飞船配套的通信芯片,言语间透着深深的骄傲。
许燃安静地听着,他身后的“深蓝之心”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一个个都显得有些拘谨。
他们都是搞机械、搞材料、搞热能的“糙汉子”,习惯了震耳欲聋的实验室和滚烫的发动机零件。
眼前这个一尘不染、安静的只能听到中央空调送风声,连走廊里的空气都仿佛经过过滤的科研圣地,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是穿错了衣服的乡下亲戚,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推开一间大型会议室的门。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了二十多号人。
清一色的白大褂或者熨烫笔挺的衬衫,大部分都戴着眼镜,眼神锐利而审慎。
他们讨论问题的声音很轻,却总能一针见血。
主位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瘦,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
他就是电科13所的现任所长,方正平。
一位国内半导体物理领域的顶尖权威,典型的学院派领军人物。
看到许燃一行人进来,会议室里的讨论声停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是打量的目光。
带着几分好奇几分礼貌,以及属于行业顶尖精英的疏离和优越感。
“听说了吗?上面派来的,为那个‘深蓝之心’项目服务的。”
“搞发动机的?搞发动机的来咱们13所干嘛?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谁知道呢,说是要咱们配合,给他们搞一套控制系统。
嗨,估计也就是常规的工控芯片,咱们随便哪个小组都能应付了。”
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蔓延。
他们都是国内最聪明的大脑,玩的是纳米级别的游戏,思考的是量子隧穿效应和电子迁移问题。
现在,一份来自最高层的调令,让他们去为一个听起来就“傻大黑粗”的发动机项目服务,心里没点疙瘩,那是不可能的。
“许顾问,远道而来,辛苦了。”
方正平站起身,脸上挂着礼貌而客套的笑容,主动伸出手。
“方所长。”
许燃同他握了握手,对方的手掌温和而干燥,是常年握笔和操作精密仪器的手。
宾主落座,寒暄了几句,方正平便直入主题。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温和,话里的意思却不带多少欢迎的真实感情。
“许顾问,军委的调令我们已经收到了。
13所的态度很明确,一定全力配合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
他话锋一转。
“不过,恕我直言,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核心是机械液压与传动机构的耦合,是典型的工程力学问题,而非尖端电子学问题。
我们13所,主攻的方向是高频高速信号处理和微纳电子器件。
我担心,让我们来负责这个任务,可能会……有些大材小用,甚至因为专业不对口,反而拖了项目的后腿。”
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服从命令的态度,又点出了自己的疑虑,还隐晦地表达了一丝“你们找错人了”的抵触。
他身后的那群专家,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看向许燃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看你怎么说”的意味。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许燃团队里的人,都感觉脸上有些发烧。
他们听得出来,这是顶级单位对自己这些“搞机械”的,最委婉的鄙视。
然而,许燃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没有反驳,没有解释,甚至没有多说一句废话。
他只是从背包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了会议室的中央投影。
“方所长,您说的都对。”
许燃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所以我今天来,不是来讨论方案的,只是来提几个小小的技术指标。”
“嗡——”
巨大的幕布,瞬间亮起。
没有花里胡哨的PPT,也没有长篇大论的文字。
只有几行简洁的技术参数。
【‘深蓝之心’项目主控单元核心技术指标需求】:
【1、实时数据采样率:≥ 1 GHz/s (千兆赫兹/秒)】
【2、系统响应延迟:≤ 10 ns (纳秒)】
【3、并行传感器处理通道:≥ 2048个】
【4、环境耐受性:-55℃~+150℃,强电磁干扰、强振动、高盐雾环境下,无故障运行时间> 50000小时】
当这几行参数,清晰地出现在所有人眼前的瞬间!
会议室里原本还算轻松的空气,不知何时变得有些严肃!
之前还在窃窃私语的专家们,此刻像被集体施了定身咒,一个个张大了嘴,死死地盯着屏幕,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大!
角落里,一个年轻的博士研究员,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
“我……我看错了吗?GHz级别的采样率?10纳秒的延迟?!”
一个负责雷达信号处理的主任工程师,失声叫了出来,声音都在发颤,“开……开什么国际玩笑?!”
“两千多个并行通道?!还要在150度的高温下稳定运行?!这……这他妈是人能提出的指标吗?!”
“疯了!绝对是疯了!”
整个会议室,彻底炸了锅!
如果说刚才他们还带着居高临下的轻视,那么现在,他们感觉自己像一群仰望星空的原始人,被一块从天而降刻着未来文字的石碑,狠狠地砸在了脸上!
这是什么概念?
GHz级别的实时采样,10纳秒的响应延迟!
这性能指标,已经全面超越了他们手中正在为下一代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呕心沥血研发的中央信号处理器的理论极限!
那是什么?
是国之重器,是未来战争的眼睛!
现在,这个搞发动机的年轻人,竟然要求把这样一颗“眼睛”,去装到一个整天跟高温燃气打交道的铁疙瘩里?!
而且,还要求它能在盐汽水里泡着,在烤箱里烤着,同时被拖拉机拉着,颠簸上几万个小时?!
这技术指标是认真的吗?!
谁能完成?!
简直是天方夜谭!
主位上,方正平的脸上此刻早已没了血色!
他“霍”地一下,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猛,甚至带倒了身后的椅子!
指着屏幕,他总是稳定得能进行纳米级操作的手,此刻正无法抑制地颤抖着!
“许顾问!”
他嘶声喊道,连称呼都忘了,“你……你确定你不是在写科幻小说?!”
“实现这种性能的核心,高速AD/DA转换芯片,它的制造工艺,全世界只有美国英特尔的顶级实验室,在进行理论探索!
他们能量产的最高级别军用芯片,也跟你的指标差着一个数量级!
而且,那种级别的芯片,对我们是绝对禁运的!
你比我更清楚!”
方所长几乎是在咆哮了。
他那颗被誉为“华夏最强大脑”之一的头脑,第一次感到了如此被荒谬感支配的巨大冲击!
这就像有人拿着一张设计图来找你,说他要造一把能劈开原子核的斧子,然后问你,能不能给他找块合适的木头当斧柄。
这还是科学吗?!
怎么感觉跟我学的不太一样?!
面对整个会议室的失控,和方所长质问,许燃的表情依旧平静。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直到方正平因为激动而剧烈地喘息起来,才缓缓开口。
声音瞬间抚平了这间屋子里所有的狂躁与不安。
“方所长,你说的,我都同意。”
他点了点头,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清澈深邃。
“我承认,以我们现有的,甚至全世界现有的芯片制造工艺,都不可能造出这样一颗完美的,能满足所有指标的芯片。”
“所以我才来13所。”
他看着已经彻底愣住的方正平,看着那群同样呆若木鸡的顶尖专家,说出了让在场所有人都灵魂为之颤栗的话。
“我不是来向你们要一颗完美的芯片的。”
“我是来和你们一起……”
“创造一种,不需要完美芯片,也能完成这个不可能任务的,全新的方法。”
话音,落下。
整个世界,方正平张着嘴,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高速运转了几十年的大脑,好像隐约猜到了年轻人天马行空般的想法!
明白了。
终于明白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思考问题的逻辑,维度……
跟他们所有人都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他们想的是,如何把路修得更宽,把车造得更快。
而这个年轻人,他想的是……直接折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