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9“秦岭”改良部件的生产和测试,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等待期。
就像一场大战役后,最精锐的部队也需要重新装填弹药。
303研究所这台高速运转了七十二小时的战争机器,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高志强找到许燃的时候,他正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湍流模型。
“嘿!我说你小子是不是铁打的?”
高志强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把合上了许燃的电脑,浓眉倒竖,“走走走!跟我出去放放风!
再这么憋下去,脑子非得长出蘑菇来!”
许燃扶了扶眼镜,面无表情:“高总工,我的大脑缓存利用率还有43%,不存在宕机风险。”
“去你娘的缓存!”
高志强哭笑不得,直接上手把他从椅子上拎了起来,“少跟我扯这些听不懂的!
你给‘秦岭’看好了心病,我总不能让你这尊大佛在我这一亩三分地累出个好歹来!
隔壁就是西飞设计所,带你去看看咱们的飞机,完整的飞机!
不比你天天对着一堆零件强?”
西飞设计所,全称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华夏所有“飞豹”、“运-20”的娘家,一个与303所相爱相杀了几十年的邻居。
许燃想了想,似乎有道理。
分析完整的系统,确实比只研究子模块,更能理解设计思想的全貌。
于是他点了点头。
……
西飞,一号总装机库。
巨大得能塞下两座足球场的空间里,弥漫着液压油和航空煤油混合的独特味道。
机库最深处的角落,停放着一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战斗机。
它的机身修长得像一支雪茄,巨大的三角形机翼从机身两侧干净利落地伸展开来,充满了上个世纪冷战时期暴力美学的气息。
歼-8战斗机。
华夏航空工业史上,一款让人心情无比复杂的飞机。
它脱胎于米格-21,却又承载了华夏航空人“高空高速”的最初梦想。
“许老师,您看,就是这宝贝疙瘩,也是我们现在最头疼的‘老大难’!”
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蓝色工装,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充满活力的年轻设计师迎了上来,自我介绍叫赵鹏。
他说话语速很快,像一串机关枪,指着那架歼-8,眼神里是又爱又恨。
“我们想给它做个现代化升级的验证平台。
说白了,就是‘魔改’!
这机身底子好啊,两台涡喷-7发动机推着,高空冲起来,F-22都追不上!
绝对是咱们国土防空的一把好手!”
赵鹏说着,激动地拍了拍歼-8标志性的机头。
“砰砰”的金属声回荡在机库里。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这个鼻子!”
他像是跟这机头有仇,又狠狠地锤了两下,“机头进气!我们从米格-21那儿学来的老古董设计!
好看是好看,可它把整个机头最宝贵的空间全占了!
我们现在想给它换个大口径的相控阵雷达,根本没地方塞!
现在这雷达,就一小铁盘子,索敌距离近得可怜!
在现代空战里,就是个睁眼瞎!
人家一百五十公里外就把你锁了,你飞到五十公里,屏幕上还是一片雪花!
这仗还怎么打!”
赵鹏越说越激动,简直是把许燃当成了倒苦水的垃圾桶。
“我们也想改啊!”
他烦躁地抓了抓本就乱糟糟的头发,“所里立了好几个项目,想学F-4‘鬼怪’那样,改成两侧进气!
可您看这机身,就是根筷子!
在两侧挖两个大洞,整个机身的结构都得重新设计!
气动外形更是全乱了套!”
他指着旁边一台电脑上显示的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图像,上面一架改得不伦不类的歼-8模型,周围的气流线乱得像一锅煮烂的面条。
“我们算了小半年了!
出来的结果,要么是飞起来跟板砖似的,要么就是一做机动,空中解体!
项目彻底僵住了!
高空高速的优势没保住,机动性还丢了!里外不是人!”
赵鹏说着,一脚踹在了歼-8粗壮的起落架轮胎上。
“废物!”
他像是骂飞机,又像是在骂自己无能。
旁边几个年轻设计师也凑了过来,脸上都是一副感同身受的便秘表情。
这个难题,已经快把他们这群新生代的设计师给逼疯了。
一个经典,却又被时代牢牢锁死了上限的平台。
就像一个天生神力的武林高手,却偏偏生了双深度近视眼。
有力,却打不着人。
高志强在一旁听着,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设计所的难处,他这个搞发动机的,再清楚不过了。
心病,还得心药医。
机体的问题,也得飞机设计师自己想办法。
他本想安慰几句,却发现许燃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这小子没像他预想中那样,对这架充满传奇色彩的战斗机表现出任何的兴奋,也没有对赵鹏的抱怨发表任何看法。
他就静静地围着那架巨大的战斗机,不紧不慢地走着。
目光像最精密的三维扫描仪,从机头尖锐的空速管,到机翼光滑的蒙皮,再到垂尾巨大的舵面,一寸寸地扫过。
大脑里,没有“历史”,没有“情怀”,只有冰冷的数字和模型。
机身长细比、翼面积、展弦比、结构材料的屈服强度……
无数参数,在他脑海中自动生成了一个精确到毫米的三维数字模型。
他走得很慢,一圈,又一圈。
赵鹏和那群年轻设计师都看懵了。
这哥们儿干啥呢?
拜神吗?
转圈能转出来个设计方案?
就在所有人都一头雾水的时候,许燃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没有停在两侧,也没有停在机尾。
他停在了机头正下方,微微仰着头,看着驾驶舱下方那片平滑的机腹。
“两侧进气?”
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疑惑。
“为什么要固定在两侧?”
赵鹏愣住了:“啊?不放两侧……还能放哪儿?”
“进气道……”许燃推了推眼镜,指着自己正下方的位置,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说,“不能放在下面吗?”
话音落下,整个机库落针可闻。
赵鹏的嘴巴,慢慢张成了一个“O”型。
放在……下面?
像F-16那样?
可F-16是典型的腹部进气道,结构复杂,需要一套可调的进气斜板来适应不同速度下的进气需求!
我们这老机体,哪有空间和技术去装那玩意儿?
赵鹏刚想把这些专业问题一股脑地抛出来,许燃却已经打断了他。
“谁说需要斜板了?”
许燃的目光在四周扫了扫,看到了角落工具车上的一本油腻腻的记录簿和一支铅笔。
他径直走过去,拿起纸笔,在记录簿的空白背面,“唰唰唰”地画了起来。
不是严谨的工程制图,只是几笔潦草的线条。
可就是这几笔,仿佛带着魔力,瞬间攫住了在场所有飞机设计师的眼球!
“看,”
许燃的声音在安静的机库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用DSI进气道。”
“DSI进气道”?!!!
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
这……这不是咱们国家最新一代战斗机上才应用的顶尖技术吗?!
赵鹏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死死地盯着许燃笔下的那张草图。
只见许燃的铅笔,在草图上对经典的歼-8进行着匪夷所思的“魔改”!
他擦掉了整个机头进气锥!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线条流畅,充满科幻感的尖锐雷达整流罩!
而在驾驶舱的正下方,他用几条充满力量感的曲线,勾勒出了一个饱满而狰狞的“下巴”!
“下巴”上,一个奇特的鼓包清晰可见!
这就是DSI进气道的核心!
“这个鼓包,利用三维压缩激波的原理,可以把机身表面的低能附面层气流推开,替代了传统进气道那套复杂又死重的隔板和斜板!”
许燃一边画,一边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着。
“结构重量能减轻至少一百五十公斤!还不用设计复杂的调节机构,维护性更好!
最关键的是,没有了隔板的缝隙和棱角,雷达反射面积也大大降低,隐身性天然就上去了!”
几分钟后,许燃停下了笔。
他将沾着油污的记录簿纸页举了起来。
“喏,这样。”
“整个机头都解放了,别说装个大盘子雷达,你们就是想在里面塞一口锅,空间都绰绰有余。”
当在场所有人看清那张草图的瞬间,整个机库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上面画的……那还是歼-8吗?
还是那个脱胎于米格-21,带着浓浓苏式风格的“空中美男子”吗?
不!
图纸上,是一个全新的怪物!
它有着歼-8那熟悉的大三角翼和修长机身,却长了一张酷似最新“枭龙”战斗机的凶悍前脸!
充满了力量感!充满了攻击性!
科幻!
先进!
帅得简直掉渣!
“我……我操……”
赵鹏无意识地爆了一句粗口。
他整个人都傻了,呆呆地看着那张草图,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一个困扰了他们整个设计所,耗费了无数资源和心血都无法解决的死局。
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用几分钟的时间,一张随手画的草图,就这么……
云淡风轻地,给出了一个超越时代,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