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6章 灵感如火花,公式若神启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周时间,悄然流逝。


    国防科大地下研究中心内。


    许燃面前的办公桌上,东倒西歪地躺着七八个能量饮料的空罐,旁边是一沓几乎垒成小山的草稿纸。


    每一页都爬满了密不透风的数学符号,像是天书。


    他整个人深陷在工程学座椅里,一动不动,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面前的屏幕上,一排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组静静地悬浮着。


    这是整个论文理论大厦的核心支柱,用于描述在飞机高速飞行时,微米级的过冷水滴撞击机翼表面,在高雷诺数湍流环境下的非线性相变过程。


    然而,就是在这里,计算的进程被硬生生卡断了。


    一个“奇点”。


    如同宇宙中心的黑洞,当变量代入到某个临界值时,整个方程组瞬间崩溃,计算结果直接冲向无穷大,变得毫无意义。


    一个数学障碍横亘在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天堑。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也存在了许多年,无数顶尖学者都试图绕开或者填平这个“坑”,但都无功而返。


    许燃把自己锁在这里整整四十八小时,不眠不休。


    他尝试了格林函数法、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


    所有能想到的积分变换手段都用上了,试图在另一个数学维度上规避这个奇点。


    失败。


    他又转而尝试摄动理论和各种高阶数值逼近方法,想用近似计算的方式,强行“跳”过去。


    结果依然是发散。


    这是他获得系统以来,第一次在纯粹的理论构建中,感到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棘手。


    这不是计算量的问题,而是思想路径的问题。


    眼前的这堵墙,似乎用地球上已知的常规工具,根本无法凿开。


    镜片后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许燃仰头靠在椅背上,发出了沉重的呼吸声。


    ……


    与此同时,华夏航空603研究所。


    气氛与许燃那边的死寂截然相反,这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说了吗?那个国防科大的天才,好像卡壳了!”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端着饭盒,神秘兮兮地对他师兄说。


    “真的假的?哪来的消息?”


    “我大学同学就在国防科大读博,跟许燃是一个大项目的。


    他说许燃把自己关在地下室两天两夜没出来,草稿纸都扔了一麻袋,好像是碰到一个什么数学‘奇点’,死活算不下去了!”


    “哈哈!我就说嘛!”


    旁边一个资深工程师听到了,重重把搪瓷杯往桌上一顿,脸上写满了“不出所料”,“我就知道会这样!


    理论!理论!搞理论有什么用?纸上谈兵!


    在草稿纸上推演得再漂亮,一碰到实际问题,还不是得抓瞎?”


    “可不就是嘛!”


    “理论推不下去,就等于零!


    我们‘风雪一号’这边,昨天又成功完成了一次全尺寸机翼风洞测试,数据拟合度已经高达94%了!


    再有最多十天,1.0版本就能交付部队试用!”


    消息很快传到了项目总负责人孙德海的耳朵里。


    他正在办公室里审阅最新的实验报告,听到这个消息,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难言的神情。


    有嘲弄,有不屑,但更多的是一种捍卫了自己一生信念的释然。


    “小王,”


    他放下报告,对他的副手说,“通知下去,今晚食堂加餐,红烧肉管够。”


    “孙工,这是?”


    “让大伙儿高兴高兴。”


    孙德海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说,“也让他们都看看,那些空中楼阁,终究是要塌下来的。


    只有咱们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数据堆出来的东西,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


    “明白了!”副手兴奋地跑了出去。


    孙德海望着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在无法逾越的理论高墙面前,垂头丧气承认失败的模样。


    年轻人,科学研究,可不是光靠聪明就行的啊。


    ……


    地下研究中心。


    许燃缓缓睁开了布满血丝的双眼。


    他尝试了所有的方法,他的知识储备,他的逻辑推演能力,在这道天堑面前,都失效了。


    常规的路径,走不通。


    他没有气馁,眼神反而变得更加锐利冷静。


    人类的智慧是有极限的,所以才需要工具。


    他闭上眼,在意识深处,平静地对系统下达了指令。


    “系统,兑换一枚【灵感火花】。”


    【正在处理……】


    “作用目标:当前‘过冷水滴非线性相变过程’偏微分方程奇点问题。”


    【目标已锁定。积分-5000,【灵感火花】已使用。】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没有醍醐灌顶的洗脑。


    就在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一道念头,毫无征兆,如同宇宙大爆炸时的第一束光,悍然劈开了许燃脑海中的所有迷雾!


    念头并非直接的答案。


    它只是一个词,一个来自看似毫不相干的物理学领域的名词——


    【量子场论-路径积分】


    一瞬间,许燃整个人如遭雷击,身体猛地从椅子上坐直!


    瞳孔骤然收缩!


    明白了!


    全明白了!


    “我错了……我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许燃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发现新大陆般的颤抖和狂喜。


    “我一直在想,这颗水滴,在撞击机翼的瞬间,它到底遵循‘哪一条’确定的物理路径去结冰……


    所以,我用的是传统的微分方程,去求解一个‘唯一解’!”


    “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在微观世界,这颗水滴的相变过程,不是一条线,而是一片云!


    一片由无数种可能性交织成的‘概率云’!”


    “它有可能从左边开始结晶,有可能从右边开始,有可能瞬间凝固,也有可能保持液态……


    最终形态是这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路径’,叠加在一起的最终结果!”


    “所以,我不该去‘解’它!”


    他猛地转向键盘,双眼亮得吓人,里面燃烧着名为“真理”的火焰!


    “我应该去‘积’它!用泛函积分!把所有可能发生的路径,在希尔伯特空间里,全部积分起来!”


    他的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了一片幻影!


    之前让他束手无策的奇点,他根本没有去绕,也没有去填!


    他直接换了一套更高维度的数学工具,从三维的欧几里得空间,跃迁到了无穷维的函数空间!


    升维打击!


    像是站在苍穹之上的神明,俯视着凡间让他困扰的小小沟壑。


    没有去搭桥,而是直接张开翅膀,飞了过去!


    屏幕上,代码和公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滚动!


    一行行闪烁着人类智慧最顶级光芒的全新公式,被他从虚无中创造出来!


    “嗡——”


    与超算中心连接的服务器,运算负荷瞬间飙升,发出了低沉的咆哮!


    海量的数据流,通过全新的算法模型进行处理。


    最后,在那块巨大的数字屏幕上,一条原本在某个点戛然而止,冲向无穷大的曲线,突然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


    一个优雅至极的姿态,平滑地越过了曾经的“奇点”,最终完美收敛,稳稳地落在了一个确定的数值区间内!


    成了!


    宇宙中最坚固的理论之墙,被他用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直接凿穿!


    许燃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气息悠长而滚烫,仿佛要将过去两天两夜的所有疲惫与压力一次性全部排出体外。


    他没有停歇。


    “系统,使用【知识体系梳理】功能,优化当前论文结构。”


    【叮!功能启动中……】


    淡蓝色的光幕在他眼前展开。


    他刚刚建立的,还略显粗糙的理论框架,开始被系统优化、梳理、串联。


    论证的漏洞被补全,晦涩的推导被简化,章节的排布被调整到最优……


    两天后。


    许燃终于走出了地下研究中心。


    阳光有些刺眼,他抬手挡了一下。


    除了脸色有些苍白,他的眼神清澈如洗,再无一丝疲惫。


    在他的电脑桌面上,一份长达三十页,遍布着精妙公式和仿真图表的PDF文档,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它的文件名,简洁而充满力量。


    《通用飞机积冰生长模型》


    武器,已然铸成。


    接下来,就是让全世界,听听它的呼啸声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