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你的‘作品\’,造出来了!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半年光阴,弹指飞逝。


    这半年,对于整个华夏航空工业而言,是一段打了鸡血般的狂飙突进。


    一份盖着最高红色印章的绝密文件,从京城直接下发,代号为【“破晓”专项工程】。


    文件内容极其简短:以最高优先级,不计代价,不设上限,全力支持“歼-7G”项目,一切资源绿灯放行。


    总顾问,孟敬儒。


    总负责人,虞修远。


    总设计师,许燃。


    当这份文件传达到相关院所时,整个圈子都炸了。


    无数头发花白的总师,院士看着“总设计师”后面那个陌生的名字,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一个叫“许燃”的少年,从石头缝里蹦了出来,坐上了很多飞机设计师一辈子都未曾坐上的位置。


    而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许燃本人,他的生活,则发生了一扬彻头彻尾的剧变。


    他成了国防科大里一个彻头彻尾的“幽灵”。


    室友们只知道,这位开学军训时还摇摇欲坠,需要人搀扶的兄弟,不知从哪天起就消失在了宿舍。


    不用上课,不用考试,连期末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都由教务处直接录入了满分。


    起初,校园里还有些关于他“背景通天”的流言蜚语。


    但当一位从京城来的两星将军,在校长和一众院领导的陪同


    陪同下,亲自来到许燃所在的地下研究中心,只为“请教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多体问题中的收敛性”时,所有的议论声都彻底消失了。


    开玩笑,能让挂着两颗星的将军放下身段,用“请教”这个词的,能是普通人?


    人家恐怕是藏在学校里的扫地僧!


    自此,“许燃”这个名字,在国防科大成了一个真正的传说。


    ......


    此刻,星城长沙。


    地下五百米,某国家级保密研究中心。


    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这里是“破晓”专项工程的核心,代号“蜂巢”的中央计算与理论研究部。


    一面长达三十米的巨型智能白板前,许燃正站着。


    他的头发比半年前长了一些,随意地耷在额前,身上的白大褂略显宽大。


    人依旧清瘦,但军训时的孱弱感早已消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高强度脑力劳动和规律作息锤炼出的精悍。


    身板挺直如松,眼神专注。


    “不对!这里的材料屈服强度不能用常规的冯·米塞斯准则来校核!”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卡尺,“许总师,这是我们用了三十年的经验!


    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虽然先进,但它在超音速激波震动下的疲劳极限,必须留出至少15%的安全冗余!”


    在他身后,站着一圈国内最顶尖的材料学家和结构工程师,每个人脸上都写着赞同。


    经验,是他们这类人最宝贵的财富。


    许燃没有回头,他只是伸出手指在白板上一片密密麻麻的张量公式中,点中了其中一个不起眼的符号“σij”。


    “钱老,你看这里。”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我没有否定经验,我只是用了一个修正后的各项异性损伤模型。


    传统的校核方法,是把材料视为均匀的整体,但新式铺层工艺下的碳纤维,其内部应力传递是非线性的。”


    他转过身,平静地看着众人:“你们的经验,是基于几十万次的实验数据,是统计学上的‘大概率正确’。


    而我的模型,是试图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出‘绝对正确’的解。”


    “按照这个模型推演,安全冗余只需要留11.8%。


    多出来的3.2%,我们可以把重量用在座舱的弹射系统上,将飞行员的生存率再提高五个百分点。”


    鸦雀无声。


    整个“蜂巢”里,几十位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行业大牛,全都像被扼住了喉咙,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又是这样!


    这半年来,这种扬景已经上演了无数次。


    当他们搬出教科书,搬出几十年经验,搬出权威标准时,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总设计师,总能从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告诉他们,你们的“权威”,在更高维度的真理面前,漏洞百出。


    从一开始的不服,质疑,争论,到后来的震惊,麻木,再到如今……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他们不再把许燃当成一个“人”,而是当成了一个披着人皮的超级计算机。


    一个行走的“真理阐述者”。


    “我……我再去算算……”


    刚才还言之凿凿的钱老,此刻额头冒汗,拿起草稿纸和笔,像个小学生一样乖乖地坐回角落,开始疯狂验算。


    问题解决。


    许燃走到休息区,端起已经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他打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半年来的收获一览无余。


    【宿主:许燃】


    【声望:85000(业内顶梁)】


    【属性:】


    【数学LV10(max)】


    【物理LV6(距离LV7:72%)】


    【化学LV4(距离LV5:15%)】


    【信息论LV1(距离LV2:88%)】


    【体魄:LV2(新陈代谢加速,精力上限提升)】


    【积分:135800点】


    半年的高强度学习和攻关,不仅让他解锁了两个全新的科技分支,物理和化学也突飞猛进,让他能够和那些顶尖工程师无障碍交流。


    特别是【体魄】等级的提升,让他能扛得住这种每天只睡五小时,大脑却始终在高速运转的消耗。


    划掉属性面板,他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母亲带着欣喜和一丝炫耀的声音:“儿子啊!你爸刚才还在念叨你呢!


    我们新家这边视野可好啦!能直接看到橘子洲头!


    你爸现在天天去楼下跟人下象棋,逢人就说他儿子是国家的大科学家!给他牛坏了!”


    许燃听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嗯,你们住得舒服就行,钱不够了就跟我说。”


    “够了够了!你给的钱,在长沙买两套都够了!你可得注意身体啊,别太累了……”


    简单的几句家常,却是许燃在“蜂巢”里,唯一的温情港湾。


    这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拥有了坚实的意义。


    挂掉电话,他眼中的温情褪去,再次恢复了平静。


    他正准备继续投入到飞控系统的算法优化中,桌上红色的保密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整个“蜂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齐刷刷地看了过去。


    这台电话,连接的是最高指挥层。


    许燃接起电话。


    “喂。”


    电话那头,传来虞修远的声音。


    老人的声音不再像半年前那样沉稳,而是带着一种被强行压抑着,却依旧无法掩盖的巨大激动。


    声线在微微颤抖。


    “许燃,来一趟城都飞机制造厂。”


    虞修远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想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一些,但最后吐出的那句话依旧泄露了他翻江倒海的情绪。


    “你的‘作品’,造出来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