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灵网3.0的初步构建

作者:梦入青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走出廊道,地面世界的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在陈风和苏瑶的脸上。


    苏瑶侧过头,看着陈风平静的侧脸。


    在稀疏的路灯光晕下,他的轮廓显得格外坚毅。


    “星际舰船,超光速通讯……首席把最难的两个担子,都压在了我们身上。”她轻声说道。


    陈风的目光没有焦点,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夜色,看到了那片遥远而孤寂的红色星球。


    “首席不是把担子压在我们身上,”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着,“他是把整个华夏文明的未来,递到了我们手里。担子可以放下,但火炬,只能传递。”


    苏瑶的心脏微微一缩,彻底领会了他话语中的分量。


    这不是一项任务,这是一场文明的接力赛。


    而他们,是冲在最前面的第一棒。


    陈风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苏瑶,眼神中没有了刚才的悠远,而是凝聚成了一种锐利的专注。


    “我们没有时间感慨,也没有时间犹豫。现在是凌晨两点,距离下一次日出还有四个小时。


    我需要你立刻召集灵网核心算法组,以及孙副院长和他的引力波项目组,我们在道法科学研究院的零号模拟室会合。”


    “现在?”苏瑶微微一怔,但随即反应过来。


    在分秒必争的战略突袭面前,睡眠是最不值钱的奢侈品。


    “现在。”陈风的语气不容置疑,“祝融探火,第一步不是造船,也不是选人。而是要让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能够跨越数千万公里的虚空,牢牢地盯住那颗星球。灵网,必须先行。”


    苏瑶重重点头,眼中燃起同样炽热的火焰。


    “明白!我立刻通知!”


    她没有丝毫拖沓,立刻激活了手腕上的个人终端,一道道加密指令化作无形的数据流,射向夜幕下的城市各处。


    陈风则直接走向停靠在路边的一辆黑色红旗灵能车。


    汽车无声地启动,融入了空旷的街道。


    车窗外,城市的霓虹飞速倒退,仿佛时光的流影。


    陈风闭上双眼,整个太阳系的模型,却在他的神识之海中缓缓展开。


    地球和火星,像两颗不同颜色的琉璃珠,在各自的轨道上不紧不慢地运行着。


    在地月之间,一张由无数精神力节点构成的光网,也就是灵网2.5,正高效地运转着,任何信息都能做到无延迟的实时传递。


    但当他的神识试图将这张网,从地球的引力井中拉出来,延伸向火星时,那光网的丝线立刻变得暗淡、脆弱,仿佛随时都会被宇宙中无所不在的能量潮汐和引力波动扯断。


    神识传递的速度如同光速,但在动辄四千万公里,最远可达四亿公里的地火距离面前,光速也显得如此迟缓。


    一个指令从地球发出,抵达火星时,最短也需要三分多钟。


    这在日常通讯中或许可以接受,但在瞬息万变的登陆作战和应对未知突发状况时,三分钟的延迟,足以让一支精锐的登陆队全军覆没一百次。


    更何况,这还是理论上的最优情况。


    实际上,信号在星际空间中会大幅衰减,还会受到太阳风暴等宇宙天气的影响,通讯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都无法保证。


    这才是首席将之称为最终极任务的原因。


    星际舰船,是把拳头伸过去。


    而超光速通讯,是保证这只拳头,能听从大脑的指挥。


    没有后者,前者就是一根射出去就再也无法控制的箭,是莽夫,是送死。


    道法科学研究院,零号模拟室。


    当陈风抵达时,苏瑶和她的团队已经就位。


    整个模拟室是一个巨大的球形空间,墙壁即是屏幕。


    此刻,墙壁上正模拟着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央悬浮着太阳系的立体星图。


    孙文博正带着他的团队紧张地调试着什么。


    他一看到陈风,立刻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焦急和兴奋。


    “陈顾问,苏瑶同志已经把最高指令传达了。祝融探火,真是……真是大手笔!”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但是,超光速通讯,这个难题,我们论证了无数次,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储备,几乎无解啊!”


    陈风示意他稍安勿躁。


    “孙院长,先看看我们目前的极限在哪里。”


    孙文博点点头,转身对他的团队下令:“启动信使一号模拟程序!设定目标,火星当前坐标!开始!”


    瞬间,整个球形模拟室的星图亮了起来。


    一道代表着灵网信号的光束,从蓝色的地球模型上发射出去。


    它以极快的速度冲向那颗红色的星球。


    模拟室的中央,一个巨大的计时器开始跳动。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


    光束在孤寂的宇宙背景中,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力。


    一分钟过去了。


    两分钟过去了。


    三分钟……


    终于,在计时器显示为“3分18秒”的时候,那道微弱的光束才堪堪触碰到火星的模型。


    而模拟器上的数据显示,信号强度已经衰减了百分之九十七点四。


    “看到了吗?”孙文博的表情无比凝重,“这就是现实。三百多秒的延迟,百分之九十七的衰减。


    这还只是最理想的真空环境模拟,如果加上太阳风的干扰,这条通讯链路几乎等于不存在。”


    他接着说:“我们不是没有方案。比如,制造量子纠缠通讯器。


    但那需要绝对零度的环境,设备庞大且脆弱,根本无法装载到初期的探索舰船上。


    而且我们目前只能做到两对纠缠粒子的稳定通讯,要建立覆盖地火的通讯网络,需要数以亿万计的纠缠对,技术上至少还需要五十年。”


    “或者,我们可以沿途部署信号中继站。”


    孙文博又调出一份方案,“但这就像在太平洋里每隔一公里就建一座灯塔,工程量浩大到无法想象,而且同样无法解决光速延迟的根本问题。”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所有科研人员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


    这就是横亘在行星文明和恒星系文明之间的天堑。


    光速,既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也是囚禁智慧生命的最坚固的牢笼。


    苏瑶的团队也给出了灵网的分析结果。


    “报告!灵网2.5架构,在脱离地月引力共振区后,精神力信号会迅速逸散,无法形成有效的定向传输。


    除非……除非发射者的神识强度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比如,能用精神力直接撼动一颗小行星。根据测算,那至少需要曜日境的修为。”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陈风。


    他现在是什么境界,大家并不清楚,但显然还没到那种神话般的程度。


    陈风静静地听完所有报告,脸上没有丝毫沮丧。


    他缓缓走到模拟室的中央,伸出手,指向那颗巨大的、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模型。


    “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我们总想着,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宇宙的空旷和法则的限制。但我们为什么不想着,去借用宇宙本身的力量呢?”


    孙文博愣住了:“借用宇宙的力量?陈风同志,我不太明白。”


    陈风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仿佛不是在看一个模型,而是在凝视真正的宇宙核心。


    “孙院长,古人观天象,讲究顺天应时。修行者吐纳,讲究与天地共鸣。这背后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要对抗,要去利用。在太阳系里,什么是最大的力量?不是我们的舰船,不是我们的功法,而是它。”


    他的手指,依然坚定地指着那颗太阳。


    “它占据了整个太阳系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六的质量。它的引力,扭曲了周围数光年的时空。它的光和热,是所有生命的源头。它无时无刻不在向外喷射着海量的能量和高能粒子流。”


    陈风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己架设一条脆弱的通讯线路呢?为什么不能把整个太阳,当做我们灵网的主服务器和信号放大器?”


    整个模拟室,瞬间死寂。


    所有人都被陈风这个天马行空,甚至可以说是狂妄的想法给镇住了。


    把太阳当成服务器?


    这……这是凡人能有的想法吗?


    孙文博的嘴巴张了张,下意识地就想反驳这是痴人说梦。


    但陈风没有给他机会,继续说了下去。


    “我将这个构想,称为灵网3.0太阳系广域网。它的核心理论有三点。”


    “第一,信号中继。我们不需要直线连接地球和火星。


    我们可以先把信号发射给太阳。利用太阳巨大的引力,对信号进行引力弹弓式的加速和折射,再由太阳射向火星。


    这样一来,无论地球和火星处于什么位置,我们总能找到一个以太阳为顶点的最佳通讯夹角。”


    “第二,能量增幅。灵网信号的本质是精神力与高维信息的结合体。


    太阳风,是巨大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阵法,让我们的信号附着在太阳风上,就像冲浪一样,借用它的能量来对抗宇宙空间的衰减。我们的信号不再是消耗品,而是可以沿途充电的。”


    “第三,法则共鸣。”陈风的语气变得有些玄奥起来,“太阳的活动,比如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本身就是一种宇宙级的信息广播。


    我们可以研究它的规律,让我们的灵网频率,与太阳的某种核心波动频率达成共鸣。


    一旦共鸣达成,我们的信号将不再是简单的电磁波或精神力,而是会暂时成为太阳系法则的一部分。只要在太阳系内,就可以无视距离,瞬间传达!”


    话音落下。


    孙文博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冲到主控台前,双手在光幕上疯狂地舞动,调出无数他毕生所学的物理公式。


    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磁流体力学、量子波动理论……


    “引力透镜效应……可以折射信号……理论上可行!太阳风粒子流……作为载波……能量巨大,但极不稳定,如何筛选和附着?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还有共鸣……和恒星共鸣?这……这已经超出现有物理学的范畴了!这是神学!”


    他一边计算,一边喃喃自语,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疯魔般的状态。


    苏瑶的眼睛却越来越亮,她没有去计算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


    “如果把太阳当成一个巨大的路由器,那么,我们还需要在关键位置,设置一些信号增强器和路由器,来确保信号的稳定接入和转发。”


    陈风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没错。这些节点,宇宙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


    他伸出手,在模拟星图上,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几个特殊位置,轻轻点了点。


    “拉格朗日点。这些是引力平衡点,是宇宙中的天然避风港。我们只需要在这些点上,部署小型的灵能增幅阵法,它们就能像灯塔一样,捕获、校准并增强我们来往于太阳的信号。”


    “以太阳为核心,以拉格朗日点的阵法为节点,再以行星的引力场为局域网服务器……”陈风的声音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一张覆盖整个太阳系,无延迟、无衰减的灵网3.0,理论上,就能够建成!”


    轰!


    孙文博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猛地抬起头,双眼通红,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陈风,眼神里交织着看疯子和看神明的狂热。


    “天才!不!这是魔鬼才能想出来的构想!”


    他颤抖着指向中央屏幕上被他推演了上万遍都无法走通的死路。


    “我们一直想在黑暗的森林里开辟一条小路,而你……你却想让整片森林,都为我们点亮!”


    这位为华夏物理学奉献了一生的老者,此刻激动得像个孩子。


    他知道,这套理论里还有无数的细节需要填充,有无数的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但一条前所未有,壮丽宏伟到极点的道路,已经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陈风的表情依旧平静。


    他看着模拟室里那颗光芒万丈的恒星模型,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祝融探火。


    第一步,便是要先向这位太阳系真正的主宰,借来神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