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章 星辰大海计划启动

作者:梦入青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华夏的心脏,京城西山,地下最深处的零号战略会议室。


    这里没有窗户,穹顶是一副缓缓转动的,由实时数据构成的全息星图。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由一整块不知名的深色金属打造。


    能够坐在这里的,无一不是支撑起这个庞大国家运转的真正巨擘。


    除了先行抵达的秦正阳、陈风、李静和孙文博,军方的代表统帅陆天宇早已正襟危坐,他那身笔挺的军装仿佛与他的身躯融为一体,眼神锐利如鹰。


    在他身边,是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核心部门的一把手,每一张面孔都代表着一条足以影响亿万民生的命脉。


    秦正阳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全扬。


    "同志们,想必大家都已经通过简报,了解了今天峰会上发生的一切。旧的时代,在我们眼前落幕了。但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声音不响,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我提议,启动代号为‘星辰大海’的文明发展计划。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三个月内,在近地轨道建立永久性大型空间站天阙宫,作为我们迈向太空的桥头堡。第二步,半年内,登陆月球,建立首个月球前进基地。第三步,一年内,登陆火星,实现对太阳系内主要行星的初步勘探与战略布局。"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即便是军方代表陆天宇,眼中也闪过一丝震撼。


    他知道会有大动作,却没想到,步子会迈得如此之大,如此之急。


    这已经不是跨越式发展,这是文明的维度跃迁。


    "我反对。"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死寂。


    说话的是国家发改委主任,王辰。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


    他主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每一个决策都建立在海量的数据和精密的计算之上。


    王辰推了推眼镜,神色严肃地看向秦正阳。


    "首席,我完全理解您的高瞻远瞩。但是,我必须从国家经济和民生稳定的角度,提出我的疑虑。


    峰会之后,旧的全球金融体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溃。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全球将有数十亿人失业,无数国家陷入动乱。这对我们来说,是危机,更是机遇。"


    他十指交叉,放在桌上,条理清晰地说道。


    "我们手握灵能块这张王牌,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重塑全球产业链,建立以我们为主导的经济新秩序。


    我们应该优先将灵能块用于国内,全面升级工业、农业、医疗、教育,彻底解决能源、就业、养老等根本性民生问题。


    当我们的国民生活在一个人人如龙的天堂里,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最有力的感召。


    等我们彻底消化了这次技术革命的红利,根基稳固之后,再去谈星辰大海,不是更稳妥吗?"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财政部的负责人立刻点头附和:


    "王主任说得有道理。星辰大海计划,听起来很宏伟,但它是一个无底洞。


    建立天阙宫,月球基地,火星殖民地,需要调动的资源将是天文数字。


    我们的财政压力,会非常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拖垮民生,动摇国本。"


    一时间,会议室内的风向,似乎开始朝着求稳的方向倾斜。


    陆天宇眉头紧锁,正要开口反驳,秦正阳却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秦正阳的目光,转向了陈风。


    "陈风同志,你是新道法的开创者,也是天阙宫的提出者。你的意见呢?"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


    在座的都是国之重器,年龄最小的也比陈风大上一轮。


    但没有任何人敢小觑他。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个年轻人,就是新时代的本身。


    陈风站起身,先是对着王辰和财政部的负责人微微颔首,以示尊重。


    "王主任和部长的顾虑,非常有道理。如果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几乎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先安内,后攘外,稳扎稳打。"


    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


    "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我们不能再用旧地图,去寻找新大陆。我想请问各位一个问题,文明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众人一愣。


    陈风没有等他们回答,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文明的本质,是延续。不是一时的繁荣,不是一代人的富足,而是千秋万代,永不断绝的延续。


    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最危险的行为。而我们现在的华夏文明,我们整个人类文明,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地球这一个篮子里。"


    他的目光扫过全扬,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平静。


    "在扬的各位,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大家知道,在宇宙尺度上,我们有多么脆弱。


    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就能终结恐龙时代。一次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如果恰好对准我们,可以在一瞬间剥离整个地球的大气层。


    太阳的一次超级耀斑,足以摧毁我们所有的电子设备,让文明倒退两百年。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悬在我们头顶的剑。"


    "以前,我们没得选,只能祈祷好运。但是现在,我们有了选择的权力!"


    陈风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念。


    "王主任说,我们应该优先改善民生。我完全同意。但什么是最大的民生?是活着!是整个文明能够延续下去!


    当我们的子孙后代遍布整个太阳系,在月球,在火星,在木卫二,都拥有了我们的家园,到那时,就算地球遭遇了不幸,华夏的火种也不会熄灭。这,才是最大的民生!"


    他看向陆天宇,继续道。


    "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宇宙,是沉默的。


    我们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它可能是一片祥和的乐园,也可能是一座黑暗森林。


    任何一个暴露了自己,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明,都可能招来灭顶之灾。(前面出现的外星人,在坐的有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我们现在,等于是在黑暗的森林里,点燃了一堆史无前例的篝火。我们向全宇宙广播了我们的存在。那么,在未知的猎人到来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而太空,就是我们最坚固的铠甲,最锋利的长矛!"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王辰的脸色有些发白,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那些基于经济模型的计算和推演,在陈风所描述的,那种冰冷的,宇宙生存法则的宏观叙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陆天宇猛地站了起来,对着秦正阳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如钟。


    "首席!我代表人民军,完全赞同陈风同志的意见!国防安全,是发展的基石。


    在星际时代,国防的边界,不在领空,不在近地轨道,而在整个星系的边疆!我们必须抢占先机,将防线推到太阳系的尽头!人民军灵能军团,随时可以为星辰大海计划,献出一切!"


    李静也站了起来,她手中的战术平板上,正飞速刷新着数据流。


    "首席,我补充一点。星辰大海计划和改善民生,并非完全对立。恰恰相反,这可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唯一出路。


    根据道法科学研究院的初步测算,月球上已探明的氦-3储量,足以支撑地球上万年的能源需求。


    小行星带里蕴含的稀有金属,是我们目前地球储量的数百万倍。


    一旦我们拥有了对太阳系的开采能力,资源,将不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瓶颈。到那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实现天下大同的物质基础。"


    技术、军事、行政,三方达成了一致。


    所有的目光,再次汇聚到秦正阳身上。


    他缓缓站起,双手撑着冰冷的桌面,身躯如山岳般沉稳。


    "王辰同志的谨慎,是国之幸事。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我们的根,在人民。"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地层,看到了穹顶之上那片浩瀚的星空。


    "但是,陈风同志的远虑,更是决定文明生死存亡的警钟。我们不能再用百年的尺度去思考问题,我们要用千年、万年,甚至更长远的尺度,去为子孙后代的生存,铺平道路。"


    "民生要抓,而且要用更大的力度去抓。星辰大海,我们更要去!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决心,不计代价地去!"


    秦正阳的声音,最终化为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宣布,星辰大海计划,通过!"


    "即刻起,成立国家星际探索总署,由我亲自担任组长。李静同志任常务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陆天宇同志、孙文博同志任副组长。"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陈风身上,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托付。


    "我任命,陈风同志,为国家星际探索总署首席技术官,兼任天阙宫项目总工程师。拥有对项目内所有人员、技术、资源的最高调配权限!"


    任命下达,尘埃落定。


    秦正阳走到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星图之下,抬手一挥。


    旋转的星图瞬间变幻,蔚蓝色的地球被拉远,一座恢弘的,缭绕着淡金色光辉的太空神庭,出现在赤道上空。


    紧接着,一条醒目的红色航线,从地球出发,直指银白色的月球,然后继续延伸,刺向那颗遥远的,暗红色的星球。


    "同志们,我们的征途,开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