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42章 打猎路上巧遇秦京茹!

作者:南浔长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梁大妮小鸡啄米的点头,对周黎更感激了,真是好领导啊!


    聊了一会儿,朱盼娣双手端着一大碗面走出来,比贾家祖传大海碗都大一圈。


    周黎周明两兄弟的饭量很大,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朱盼娣煮了这么大一碗,还特意切了几两瘦肉,一点青椒,炒了个青椒肉丝浇头。


    朱盼娣把面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笑道:“周处,面好了。”


    “多谢,我就喜欢吃盼娣姐你煮的面。”


    听周黎这样说,朱盼娣眉开眼笑,嘴巴都咧到耳朵根。


    厨艺能得到周黎这种家世好,又有大本事,长得还跟话本小说里神仙一样的人物夸赞,是她的荣幸,说出去倍有面。


    “周处喜欢就好,出去打猎太辛苦,我炒了个浇头,您尝尝看,盐巴不够我端来加。”


    周黎抄起筷子,搅拌均匀后唆了一口。


    “合适了,很好吃。”


    朱盼娣心满意足的坐下继续洗土豆,好奇的问道:“周处,上个月20号不是才打了十几头野猪吗?怎么又要去了?”


    “李厂长这不要脸的东西抢了一大半,冷库里只剩500斤肉,撑不住一个星期。”


    呃,朱盼娣沉默了,李厂长不是她能评价的。


    “周处您打猎是真的厉害啊!我老家太行山的,我们村那几个靠山吃饭的老猎户也没有周处厉害。”


    说起周黎的打猎技术,谁不是竖起双手大拇指,佩服得五体投地?


    首都周边的山上野兽基本绝迹了,但周黎每次带人进山,都能满载而归,动辄就是十几头野猪,偶尔也会打到梅花鹿,熊瞎子。


    上个月10号还打到一头870斤的巨型东北虎,整个轧钢厂都轰动了,引来上千人围观。


    “低调低调,在外面最好保密,咱们保卫处和厂里的肉食比其他兄弟单位丰富,很多人已经开始来拉关系,想请我去多打点肉卖给他们。”


    “山上的飞禽走兽已经很少了,哪有这么多猎物打?能保证我们保卫处够吃,再匀点给厂里就是极限,别给我找麻烦。”


    周黎说完,朱盼娣忙不迭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绝不在外面乱说。


    保卫处小食堂也是禁止外人进来参观的,并且周黎特意叮嘱过队员,不要声张,闷声吃肉就行。


    俗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低调点好。


    十分钟后,周黎吃完面,狩猎组也换好衣服,领了枪弹,坐在训练扬边的台阶上擦枪。


    周黎回办公室换上55式无衔军装,把自己制作的黑色牛皮快拔枪套挂在左腰皮带上,拿起桌上的勃朗宁M1935检查一下,插进枪套。


    他是左撇子,除了写字和打半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的时候会用右手,手枪持刀都是左手。


    出门下楼,车队的王铁柱已经把解放大卡开过来,周明上前递过一支加装蔡司四倍瞄准镜的G43半自动步枪。


    周黎17岁生日时叶红英送他的生日礼物,专门托人从北苏二战老兵手里买来的,据说是一位德军王牌狙击手的枪。


    说到二战有名的半自动步枪,很多人只知道米军的M1加兰德,苏军的SVT-40,以及大名鼎鼎的56半。


    其实德意志第三帝国最后的绝唱,被誉为落榜美术生花环的G43半自动步枪,综合性能也非常优秀,和加兰德不分伯仲,在弹容量方面还略胜一筹。


    全枪长1.17米,重4.7公斤,10发可拆卸弹匣,发射7.92×57毫米全威力弹,有效射程800米,精度高,杀伤力强。


    G43知名度不高的原因是,生不逢时,1943年开始列装,因原料不足和生产能力限制,总产量只有20万支左右,战争后期生产的还都是粗制滥造。


    这支枪应该是特制版的,材质顶级,工艺精湛,枪托护木用的是黑胡桃木。


    周黎有持枪证,平时这枪都放在武器库里,随身携带的是手枪。


    接过枪拉开枪机检查一下,周黎大手一挥。


    “上车,出发!”


    ……


    军都山。


    位于昌平区的军都山,是北首都地区主要山脉,属燕山山脉,西起关沟、东至延庆、怀柔、密庆等区,著名的万里长城在首都的主要部分都在军都山系中。


    四月初的华北,已经入春了,路边的树木换上了嫩绿的新衣,为道路镶上了一道道绿色的花边。


    解放大卡在公路上飞驰,坐副驾驶的周黎右手搭在车窗上,食指中指上夹着根烟,悠哉悠哉的抽着。


    今天随机挑选的狩猎扬是军都山,恰好可以去看看六十年代的八达岭长城。


    咦,秦京茹?


    卡车即将经过一个路口时,路口大树下站着五个人,其中一个唇红齿白的女孩引起周黎注意。


    十六岁的秦京茹!


    四合院剧情开始是1965年,那时的秦京茹十八岁,如今是1963年,时间对上了。


    这里是昌平,秦家村不就是在昌平吗?


    “铁柱,在路口停车!”


    王铁柱没有问为什么,减速靠边,卡车稳稳停在路边。


    秦京茹今天很开心,因为昨晚听闻大伯秦有田,堂哥秦守财要带着大伯母秦刘氏,嫂子李大芬去城里看望堂姐秦淮茹,她昨晚央求了父母很久,才要到3块钱,跟着大伯一家去城里见见世面。


    “咦?这卡车怎么停下了?”


    一家人正眼巴巴盯着公路等客车,看到从京城方向来的一辆卡车停他们面前,纷纷把目光看向卡车。


    吱嘎,副驾驶车门打开,一个皮肤白皙红润,面容英俊的军装青年跳下车。


    秦京茹和李大芬眼睛瞪大,直接看呆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看的男人?


    周黎大步流星的走到秦家人面前,露出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


    “大叔大婶你们好,请问关沟古道北口怎么走?”


    秦守财眼睛盯着周黎看了几秒,他总觉得这年轻人很面熟,仿佛在哪里见过。


    对了,报纸!在报纸上!


    高原英雄营营长,特级战斗英雄周黎。


    秦守财激动得全身颤抖,惊呼道:“你是周营长,周英雄?”


    啥?周营长?


    听到秦守财的惊呼,秦有田秦京茹几人也想起来了,这帅小伙不就是报纸上的周英雄嘛,去年秦家村生产队大队长还专门宣传过周营长的英雄事迹。


    “是我,你们都认识我吗?”


    周黎有点惊讶,大字不识一个的村里人居然都认识他。


    秦守财沧桑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忙不迭的点头:“认识,怎么不认识,周营长您太厉害了,打得侵略者哭爹喊娘,我们都敬仰您!”


    秦京茹双眼放光的看着周黎,壮着胆子问道:“周营长,您不是在距离首都几千公里的高原边境吗?”


    十六岁的秦京茹,的确很水灵!


    周黎上下打量青春洋溢的秦京茹几眼,说道:“我已经转业回京工作,在首都第三轧钢厂保卫处担任处长。”


    啊?第三轧钢厂?


    秦京茹惊喜不已。


    “我堂姐秦淮茹是第三轧钢厂的工人,周处长您知道我姐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