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五章 对安市城的处理

作者:路在西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的脑海中炸响。


    他们呆呆地看着许元,心中翻江倒海。


    他们只看到了一个杨万春,可许元,看到的却是整个高句丽战场。


    何为帝王心术。


    何为万胜谋略。


    这便是。


    为了未来更小的伤亡,不惜此刻的雷霆手段。


    许久。


    李世民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看着许元的眼神,再无一丝不解,只剩下无尽的感慨。


    “许卿……想得深远。”


    “是朕,着相了。”


    一旁,长孙无忌浑浊的老眼之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看向许元的眼神,也多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敬畏。


    “许将军此言,乃万全之策。”


    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


    “一将之仁,祸乱三军。陛下之仁,若用之不当,则可能遗祸万代。”


    “杀一杨万春,而使辽东诸城传檄而定,此乃大善。”


    李世勣亦是抚须点头,面色凝重。


    “辅机所言极是。”


    “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大唐将士的残忍。”


    “杨万春之死,不仅不会玷污陛下的圣名,反而能让天下人看到,我大唐天威,不容挑衅。”


    就连一向粗枝大叶的尉迟恭,此刻也咂了咂嘴,瓮声瓮气地说道。


    “许哥儿说的对。”


    “俺老黑虽然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但也知道,让兄弟们少流血,才是天大的道理。”


    “为了一个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家伙,再赔上几万兄弟的性命,不值当。”


    众人的意见,出奇地一致。


    李世民的目光,从许元年轻而沉静的脸上移开,缓缓落在了自己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


    这双手,曾挽过三尺青锋,虎牢关三千破十万。


    这双手,曾于玄武门下,亲手终结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


    曾几何时,他李世民,也是这天下间最杀伐果断之人。


    尸山血海,他眉头都未曾皱过一下。


    可是现在……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嘲。


    “想当年,朕纵横沙场,伏尸百万,亦未曾有过片刻的犹豫。”


    “没想到,这太平日子过了十几年,坐在这龙椅之上,朕这颗心,反倒是……变软了。”


    他抬起头,环视着众人,眼中是帝王的坦诚。


    “是朕,被所谓的‘仁德’二字,蒙蔽了双眼。”


    “许卿,你今日,算是给朕……又上了一课。”


    ……


    杀杨万春的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但安市城的处置,却成了摆在众人面前的下一个难题。


    长孙无忌向前一步,指着城内那些断壁残垣,眉头紧锁。


    “陛下。”


    “如今安市城已破,城中军民亦已收编。”


    “只是此城,该如何处置?”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臣以为,安市城存在的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此城并非寻常州县,而是高句丽耗费百年心血,专门为抵御我中原王朝而修建的军事堡垒。”


    “其城墙之坚,地势之险,天下罕见。”


    “今日我大唐有神器在手,可破此城。但若他日,此城再落入敌手,对我大唐辽东边境,始终是一根毒刺。”


    长孙无忌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冷酷。


    “为绝后患,臣奏请,将此城……夷为平地。”


    “所有城防工事,尽数摧毁,再迁徙百姓,使此处百年之内,再无立城之基。”


    此言一出,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尉迟恭瞪大了眼睛,第一个反应过来。


    “辅机言之有理。”


    “这鬼地方,留着就是个祸害,一把火烧个干净,省得日后麻烦。”


    李世勣也是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从兵法上讲,摧毁敌方重要军事要塞,确是釜底抽薪之策。”


    帅台之上,一众文武大臣,皆认为长孙无忌的提议,老成持重,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世民也陷入了沉思,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就在这时。


    那个熟悉而平静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臣,反对。”


    众人循声望去,又是许元。


    他站在那里,身形笔挺,神色淡然,仿佛无论抛出何等惊世骇俗之言,都理所应当。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


    “许将军,此举乃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你有何异议?”


    许元并未看他,而是对着李世民,躬身一礼。


    “陛下,长孙司空所虑,乃是基于过往的经验,固然有理。”


    “但时代,已经变了。”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那残破的城墙豁口,声音清晰而有力。


    “安市城之坚,在于冷兵器时代。它能抵挡寻常的士卒蚁附,能抵挡冲车撞木。”


    “但在我大唐的红衣大炮与燧发枪面前,所谓的铜墙铁壁,不过是一堆随时可以敲碎的石头罢了。”


    “今日我军能以千人伤亡破之,他日,无论谁占据此城,我大唐大军,依旧能以更小的代价,再次破之。”


    “所以,它作为军事堡垒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是啊。


    他们还下意识地用旧的眼光看待城池攻防,却忘了,战争的方式,已经被眼前这个年轻人,彻底改变了。


    许元的声音,继续传来。


    “其二,毁掉一座城,容易。但要凭空建起一座城,却耗时耗力,靡费国帑。”


    “此地基础设施尚在,城内有水井,城外有良田,有现成的道路与房屋地基。”


    “陛下之志,非是征服高句丽,而是要将这片土地,彻底化为我大唐的疆土。是要教化,是同化。”


    他看着李世民,眼神灼灼。


    “既是如此,这些城池,这些百姓,这些土地,便都是我大唐的宝贵资源。”


    “毁掉自己的资源,去方便日后可能的敌人?此非智者所为。”


    “臣以为,非但不应摧毁此城,反而要大力重建。”


    “将此地,改建为我大唐在辽东的驻军大本营,设立辽东都护府的前哨。”


    “以此为基点,向北可威慑契丹、靺鞨,向东可辐射整个高句丽,向南可经海路与登州互为犄角。”


    “变废为宝,将昔日的毒刺,化为我大唐插入辽东腹地的一柄尖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