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声再次擂响,三支玄甲军精锐,开始缓缓向前压进。
李世民的眉头,却又一次皱了起来。
他叫住了正要转身离去的许元。
“许元,等等。”
“陛下?”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那开始移动的三支军队,眼中带着一丝不解。
“这就……攻城了?”
“三千前锋,两万后续,总共两万三千人。”
“我大唐其余的十数万大军呢?”
李世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为何不动?”
在他看来,纵然城墙已破,守军士气已溃,也当以雷霆万钧之势,全军压上,一举荡平此城,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
可许元,竟然只动用了两万余人?
这未免也太托大了些。
然而,许元闻言,却只是两手一摊,露出了一个理所当然的表情。
他看着李世民,认真地反问了一句。
“两万三千人,难道还不够吗?”
“……”
这话一出,李世民和身后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集体失语。
够吗?
或许……够吧。
可……这话说得,怎么就这么气人呢?
那可是攻打一座以险峻著称的坚城,不是去乡下郊游。
但看着许元那副“我很有道理”的模样,他们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也罢。
李世民心中叹了口气,压下那股无语的感觉。
他倒要看看,许元葫芦里,到底还卖着什么药。
他的目光,随即投向了那已经开始沿着坡道向上攀登的三千玄甲军先锋。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这位千古一帝的眼中,顿时露出了浓浓的惊奇之色。
“嗯?”
他发出了一声轻咦。
长孙无忌也发现了不对劲,凑近一步,低声问道:“陛下,怎么了?”
李世民没有回答,只是双眼死死地盯着那支队伍,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辅机,你看。”
他抬起手,指向前方。
“那三千玄甲军,为何……不执马槊?”
经他提醒,众人这才发现。
作为大唐重骑兵的巅峰,玄甲军的标志性武器,便是那长达一丈八尺,足以洞穿一切的马槊。
可此刻,那三千作为前锋的将士,身上竟无一人携带马槊。
他们全身上下,除了腰间悬挂的一柄横刀短刃,竟再无长兵。
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手中一种极为奇特的物事。
那东西,一人多高,主体是深色的木质,前端则是一截闪着寒光的金属管。
棍不像棍,枪不像枪。
造型古怪至极。
更奇怪的是他们的阵型。
每一个手持这种古怪武器的士兵身前,都紧跟着一名手持特制大盾的盾牌兵。
盾兵在前,持械兵在后,两人一组,配合默契,构成了一个个小型的攻守单元。
这是什么兵器?
这是什么战法?
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这些当世最顶尖的军事家,此刻脑子里都充满了大大的问号。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装备与阵型。
尉迟恭更是个直肠子,他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道:
“许小子,你让弟兄们拿着这些烧火棍上战场?”
“那玩意儿,能捅死人吗?”
许元闻言,终于笑了。
他转过身,对着满脸好奇的李世民,微微躬身,神情中带着一丝献宝般的得意。
“陛下。”
“您还记得臣曾说过,臣为大唐,准备了两件宝贝吗?”
李世民心中一动,脱口而出:“这红衣大炮,是第一件?”
“然也。”
许元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那三千玄甲军。
“而他们手中所持之物,便是臣献给陛下,献给我大唐的第二件宝贝。”
“此物,由军器监耗时数月,秘密研发而成。”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了那个将要改变整个时代的名字。
“它,叫做‘燧发枪’。”
“燧发枪?”
李世民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眼中精光爆闪。
“有何用处?”
许元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
“它的用处,很简单。”
“它可以在二三百步之外,轻易洞穿敌人的甲胄,取其性命。”
“其威力之大,远胜弓弩。”
“最关键的是……”
许元看向李世民,缓缓道出了此物最革命性的一点。
“它不似神臂弓那般,需要臂力过人的大力士才能拉开。”
“任何一个普通士卒,只要稍加训练,掌握准头,便能成为一个足以在百步之外,取上将首级的……神射手。”
“什么?!!”
许元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水之中,在所有人心中激起千层巨浪。
所有人,包括性如烈火的尉迟恭,此刻都忘了呼吸。
他们的大脑,正在全力消化着这短短一句话中所蕴含的,那足以颠覆整个时代战争格局的恐怖信息。
一个普通士卒……
百步之外……
取上将首级……
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唐最精锐的百战老兵,与一个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在战场上的杀伤力,将没有任何区别。
意味着骑兵引以为傲的冲击力,在抵达敌人阵前,便可能被屠戮殆尽。
意味着所谓的万人敌,所谓的无双猛将,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李世民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了一个危险的针尖。
他死死地盯着许元,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此言……当真?”
长孙无忌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他那双洞察世事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骇然。
房玄龄紧紧攥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们都是聪明人。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燧发枪”一旦证实,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何等剧烈的冲击。
那将是一场,比红衣大炮更为彻底的,军事上的革命。
许元没有再多言。
他只是微微侧身,抬起手,对着那片已经开始交火的战场,做了一个“请看”的姿势。
“陛下。”
“事实,胜于雄辩。”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拉回到了那条通往安市城巨大豁口的死亡坡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