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久之计

作者:路在西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尉迟恭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李世勣和长孙无忌也瞬间变了脸色。


    是啊!


    他们只想着自己有了神器,该如何开疆拓土,却忘了,这等利器一旦流传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许元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许元却只是淡淡一笑,仿佛早已料到李世民会有此一问。


    “陛下之忧,臣早已思虑周全。”


    他指着那门红衣大炮,不急不缓地说道。


    “首先,铸炮之法与工匠,臣皆列为军器监最高机密,所有参与的工匠都分割在不同工序,无人知晓全貌,核心图纸更是由臣亲自保管。”


    “只要我大唐保密得当,三五年之内,臣可担保,周边诸国,绝无可能仿制出来。”


    尉迟恭是个急性子,立马追问道:


    “那三五年之后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呢?万一他们真造出来了呢?”


    这个问题,也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最关心的。


    许元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尉迟将军莫急。”


    他走到炮前,轻轻拍了拍炮身。


    “这红衣大炮,看似威力无穷,但它,只是一个‘器’。”


    “真正让它拥有毁天灭地之威的,是另一样东西。”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神秘感。


    “是能开山裂石的炮弹,是炮弹腹中,那经过无数次提纯与改良的火药。”


    “炮身易仿,药方难求。”


    “火药的配方,才是真正的核心机密,除了臣之外,只有臣最信任的几个弟子知晓,且他们每个人,也只掌握了其中一部分。”


    听到这里,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原来,还有后手。


    可李世勣依旧皱着眉,沉吟道: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拖延时间。三五年,或许十年八年,只要他们有心,总能摸索出来。”


    “到那时,我大唐的优势,岂非荡然无存?”


    “不。”


    许元摇了摇头,嘴角的笑意带上了一丝自信与骄傲。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地看向李世民。


    “陛下,这便是我当初,为何力谏陛下重设格物衙门,扩编钦天监的真正缘由。”


    “科技的发展,是永无止境,是不断向前的。”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振聋发聩。


    “诸位将军请想,等三五年后,当敌人费尽心力,终于仿制出了今日这般的红衣大炮时,我大唐的军器监,早已有了更为犀利,更为强大的火器。”


    “再等三五年,当他们又学会了我们淘汰的第二代火器时,我大唐或许已经有了第三代,第四代。”


    “如此一来,我大唐便能永远领先他们一步,永远对他们保持着绝对的武力压制。”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只要我大唐的格物之道一日不停,国策不改,未来,便没有任何敌人,能对我大唐造成真正的威胁!”


    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心神激荡,热血沸腾。


    李世民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正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


    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许元看着李世民那明亮得吓人的双眼,知道火候已到。


    他向前一步,声音中带着一丝蛊惑。


    “而且……”


    “陛下,可还记得,臣当初为您绘制的那一张坤舆万国全图么?”


    李世民瞳孔骤然一缩。


    他当然记得。


    那张图,颠覆了他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让他知道了在大唐之外,还有着无比广阔的天地。


    只听许元的声音,悠悠传来。


    “有了此等神兵利器,有了源源不断的格物之学作为后盾。”


    “为何我大唐的疆土,就只能局限于这片中原之地呢?”


    “那遥远的西方,那广袤的大陆,那无尽的海洋,为何不能插上我大唐的玄色龙旗?”


    许元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许元画的那副舆图……


    那遥远的西方,那广袤的大陆,那无尽的海洋……


    玄色龙旗,插遍世界?


    李世民眼中的光芒炽盛到了极点,呼吸也随之变得粗重。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的铁骑踏遍四海,万国来朝的鼎盛景象。


    然而,那股几乎要喷薄而出的豪情,在达到顶峰的瞬间,却又被他强行按捺了下去。


    帝王的理智,终究还是战胜了刹那的冲动。


    他眼中的炽热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事一丝复杂与深沉,眉头也随之微不可察地一蹙。


    他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许元描绘的宏伟蓝图,却并未开口附和。


    “陛下?”


    长孙无忌敏锐地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情绪变化,试探着唤了一声。


    李世民摆了摆手,目光从那冰冷的炮身上移开,重新落回许元脸上,眼神深邃如海。


    “开疆拓土,扬我国威,朕,自然是想的。”


    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


    “但,师出无名,乃兵家大忌。”


    “我大唐乃天朝上国,行的是王道,而非霸道,无故征伐,恐失天下之心。”


    这话一出,尉迟恭等武将虽然觉得有些扫兴,却也无法反驳。


    自古以来,出兵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许元心中了然。


    他知道,李世民的“思想包袱”来了。


    这位千古一帝,骨子里依然受着儒家思想的熏陶,讲究一个“仁义”,讲究一个“出师有名”。


    让他毫无理由地去攻打一个远在万里之外,与大唐并无瓜葛的国家,他内心的坎过不去。


    不过,许元对此并不担心。


    他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


    陛下啊陛下,您想要的“理由”,将来史书上只会多得写不下。


    真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一个理由,就算是一百个,臣也能给您找出来。


    大不了,就学学前朝故智。


    汉使的那一招,可是屡试不爽。


    一个使节死在异国他乡,够不够“名正言顺”?


    若是不够,那就死一队。


    总有一款理由,适合陛下您。


    这些念头在许元心中一闪而过,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躬身一礼。


    “陛下圣明,是臣思虑不周。”


    “此事,当从长计议。”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见他并未坚持,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夜深了。”


    “今日一战,将士们也都累了。”


    “都回去歇息吧,明日再议军情。”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各自散去。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