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 不会

作者:鹿鸣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问完就回来了。


    “多少钱?”赵珍珍问她嫂子。


    赵二嫂比划说:“这么大一个竹筒,半斤要一块。”


    嚯!这么贵!


    林玉琲不知道蜂蜜市扬价多少,但她知道糖的价格,都去过好多次百货商店、供销社了。


    现在白糖八毛多一斤,红糖价格有起伏,大致在六七毛,都要票。


    刚看到的时候她还奇怪,她印象里,红糖价格应该比白糖高,怎么反过来了。


    后来了解了才知道,现代追求营养,大家都觉得红糖营养价值更高,所以自然比白糖卖的贵。


    但在这个年代,白糖的工序比红糖多,价格也就上去了。


    而且,有一部分红糖并不是林玉琲知道的红糖,而是白糖加工产生的副产品赤砂糖,也会被认为是红糖,当成红糖来卖,进一步影响红糖价格。


    但好红糖一直都稀缺,红糖票也少,家里的红糖,生理期时栾和平给她煮姜糖水,就是正经红糖,不是赤砂糖。


    话说回来,糖价高,蜂蜜不要票,贵一点儿也正常,大家能接受。


    但一斤两块,这个价格属实太高了些,难怪别人接受不了。


    卖蜂蜜的应当也是一家子,摊子里争执了一会儿,有人买了蜂蜜。


    赵二嫂连忙过去问:“大姐,你这多少钱买的?”


    “他家收票,说是要结婚了,置办东西,布票、工业券啥都能抵价,抵得不少哩。”


    赵二嫂一听,心动了。


    她妹子刚生完孩子,买不着红糖,她想买点儿蜂蜜送过去,给她补补身子。


    但出来逛大集,她哪会随身带票,顶多带点儿粮票肉票吃饭用,大集上卖的土布,没有谁会花布票买。


    她不好意思开口,今天头一回见面,就跟人借。


    赵珍珍看出嫂子为难,大大方方道:“你们谁带票了,先借我,明儿去学校我还你们。”


    林玉琲刚想说没带,想起什么,低头翻她的挎包,从小包里翻出两张布票。


    其他人都没带,用不上带了做什么,万一被偷了或者掉了,心疼死人。


    栾和平掏出几张工业券给林玉琲,赵二嫂忙道:“够了够了。”


    有布票就行了,她买不了那么多。


    赵二嫂拿着布票去问,摊主果然愿意便宜卖,价格甚至砍了一大截,摆明了提个高价,不为卖钱为换票。


    宋婶子看他舀蜂蜜,觉得蜂蜜质量不错,有些心动,从自己篮子里掏出两双线手套,问:“同志,你看我用这手套抵行不行?新的,拆了线能做件新线衣了。”


    摊主一起的大妈挑拣道:“两双够干啥,只够给娃儿织个背心。”


    宋婶子一听就知道有门,愿意讨价还价才是有意愿,要是直接说不行,那是真不行。


    “你们要布票,也没说得够做一件衣裳吧。”宋婶子有理有据,“我这手套新新的,给个大人也够做背心穿。”


    “我布票攒一攒能一起用,你这手套我咋攒?”


    两方开始争论议价,林玉琲看得眼熟,问:“我们家好像也有。”


    她在储物间看到的,好多呢。


    赵爱华说:“你家肯定有,厂里发的劳保用品,每个月都发一双新的,我妈让我爸精细着点儿用,攒下来的新手套,拆了线能织线衣呢。”


    林玉琲想着家里半箱子手套,扭头问栾和平:“五哥,你会织吗?”


    栾和平:“不会。”


    她就知道,他会……嗯?不会?


    林玉琲比听到“会”还惊讶,眼睛瞪得溜圆,又问了一遍:“不会?”


    栾和平抿了抿唇:“我没织过。”


    那东西他用得上就用,用不上就丢家里,哪想得起来拆开织线衣,有那功夫不如多打两遍拳,不冷。


    但是他不会,他媳妇儿好像有点儿失望。


    栾和平想说,他可以学。


    但……人多。


    算了,回家再说。


    赵爱华以为林玉琲想学,兴冲冲道:“琲琲,我会,我教你。”


    韩胜男说:“我也会,我也能教。”


    平时都是琲琲教她们,终于有个她们能教的了。


    林玉琲想了想,说:“行,等考完试吧,咱们暑假多得是时间。”


    学会织线衣,是不是也能学会织毛衣?她还能给栾和平织围巾,以前看同学这么干过,特意给男朋友织手工围巾。


    虽然织得很丑,但她男朋友可高兴了。


    她也想让她五哥高兴。


    栾和平在一旁默默听着,听到媳妇儿说考完试开始学,心放下了。


    还有几个月,他怎么也能先学会了。


    媳妇儿想要啥,他都能织,非要想学,他也能教,用不着她们。


    宋婶子成功用手套换来了蜂蜜,高高兴兴将竹筒放进篮子里。


    继续逛大集,林玉琲惊喜的发现,还有套圈的。


    一分钱一个圈,买十个送一个。


    前面摆的是一些小摆件儿,木雕的动物、草编的蚱蜢之类的,越往后,价值越高。


    有女孩子用的头绳,小朋友喜欢的麦芽糖,有鸡蛋、鸭蛋、粗瓷碗等等,甚至还有活的鸡仔、鸭仔,被放在小筐里等着套。


    最大的大奖,是一只鸡冠通红的大公鸡,被拴着脚,昂着胸脯站在套圈最后一排,一鸡独占一排。


    这只鸡就是引来无数人围观尝试的最大诱惑,一分钱一个圈,只要套中,就能带走一只鸡!


    一分钱一只鸡!


    简直就是六十年代版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但是在旁边多看一看就知道了,那鸡虽然被拴着,但拴着的是它的脚,不说它还有活动空间,还能来回跑动不好套,它甚至还能飞。


    有个人朝鸡丢了个竹圈过去,刚靠近,谁都看得出来套不中,那大公鸡,挥舞着翅膀,直接把竹圈扇飞了,摆明了挨都不让挨。


    结果被大公鸡扇飞的套圈,飞了回来,阴差阳错,掉在前面的摊子上,正好圈中了一搅麦芽糖。


    “中了中了!”周围人跟自己套中了一样,欢呼起来。


    “这不算吧?鸡翅膀扇过来的。”


    “咋不算,你就说圈子套没套中?”


    好在老板是个大气的,说套中了都算,笑眯眯把麦芽糖拿给套圈的男人,他搅着麦芽糖,开心得像个孩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