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日子,不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前辈用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吗?】
【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
【哈哈,好,大家一起努力!】
【看到大家都这么精神满满我就放心了,我可以安心地躺平了,舒服!】
【不许躺,起来卷!】
【不许躺,要热爱生活。】
【哈哈哈,躺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嘛,怎么不算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呢。】
【好了好了,让我把最后一点说了!】
【当时在民间名声更大的其实是林泉,他所编著的《百姓避疫方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看这直白的书名就知道了,面向的就是识字不多的平民百姓和基层乡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经历过高县疫情,这本书极其畅销,甚至有一段时间超过了各种通俗小说,成为了最畅销的书籍。】
【有人哪怕不识字,看不懂也要买回来一本。】
【看不懂买回来干什么,供着呀?】
【唉,猜对了!】
【嗯?】
【呃,好吧 。】
【还是挺好理解的,就和我们拜财神是一样的。】
【……不要拿财神举例了!】
【等等,主播,你笑什么?你笑得有点猥琐啊!】
【抱歉抱歉,实在没忍住,大家记住财神这个话题,我们下期要讲。】
【嘶,有种不祥的预感。】
【我也是,欣欣怪怪的。】
【哪有,我还特地买了一本《百姓避疫方略》回来给大家看呢。】
【还特地买的仿古本,听商家说,和当时第一期出版的差不多。】
【商家的话也能信?】
【我是那么轻信的人吗?当时是对比过,真的差不多,冤枉这次的这个商家了。】
【好吧,对不起。】
没人在意这句玩笑一样的道歉,天幕下不少人伸长了脖子,试图从中窥见一斑。
不负众人所望,天幕上的主播翻开了书页。
【大家看这一页,有图有真相,带着图解注释的“洁水三法”——“滤”“沉”“沸”。】
众人争先恐后地看着,图画得很清晰,大多数人都看得明白,可文字对一些人来说还是犯了难,一些没听过的词,其具体含义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而全都看懂之人早就全部记录了下来,“果真是简洁明了,让别人讲述也不难。”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旁边的人凑了上去,“我得赶紧记下来。”
【里面还有一些简易的药方,都是些廉价易得的方子,几乎都带着图释注解,对当时的百姓来说,意义重大。】
【林橘和林泉经常会隐姓埋名走入民间,为百姓看病,几乎不收费用。】
【当时有不少百姓都会供奉林橘和林泉的雕像,不过官方不支持这种活动,所以基本都是自己雕的木雕。】
【留存下来的不多,我好不容易才在高县拍到一对,除了有些开裂,还是保存的很完整的。】
【大家看。】
【呃,这真的是保存完整的吗?】
【好抽象的雕刻技术。】
【从前嘛,能雕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少府的工匠们异常气愤,他们明明雕得很好,武兴帝这么挑剔的人都夸赞过,不要拿“从前”为这对木雕的雕刻者挽尊啊!
【哈哈哈,这雕刻技术不会是跟昭景大帝学得吧?】
安尽缓缓在头顶打出一个问号,不能因为她画图不好,就否认她的雕刻技术吧?
虽然到现在为止她还没有用木头雕过东西。
【木雕会开裂,但先辈们建立的科学医学体系仍然在熠熠生辉,闪耀在当代啊!】
【学医真的太苦了,单单是把已有的知识学会就这么难了,从0到1又该有多难。】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难处,但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日子总比从前好过很多。】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我们预告一下下期的内容吧。】
【就叫:昭景大帝和财神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啊?】
天幕下的人也是一脸懵,不是说没有神明吗?
难道财神是真的存在的?
就连安尽也是一脸懵,但想到这些后世人的促狭心思,也不再多想。
毕竟,想多了也是错。
【再见再见!一周后见!】
天幕渐暗,德阳殿众人皆正襟危坐,上次的天幕直播结束后的发生的事还历历在目。
这次受命而来的几个大臣又把一颗心都提了起来,生怕再出现什么意外。
武兴帝扫视一圈,最后将目光放在安尽身上,两人对上视线,安尽率先移开,微微点头,表明自己已做好准备。
终于——
“自今日起,柔华公主安尽会进入朝堂,参与政事,诸位当尽为臣之责,辅佐好公主。”
来的几位重臣皆松了口气,“臣等领命!”
这真是观看完天幕后最平淡的散场。
真正的各回各家,没有人被赐死,没有人被拖出去,也没有人被扣下。
至于安尽参政一事,若不是武兴帝在明面上提起,他们还以为这已经是一件众所周知的默认之事。
如今明确说出,倒是也没有多令人震惊。
有人看向如今的太子安承,陛下虽未废太子,但如今让三公主参政,其意不言自明,另立东宫,想必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但众人旋即又想到,安承这段日子带着羽林卫敲打世家,又时不时就会进入柔华公主府,看来是已经接受了自己终将被废的结局。
甚至,可能还很乐意接受这个结果。
安承也松了口气,他并非不求权势,但如今的情况他看得很清楚,强求也不过是个落败的结果。
倒不如主动让出,还能有个好名声。
安尽在走出宫门前停下脚步,临上马车之前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宫殿。
“公主,怎么了?”萧挽澜有些奇怪。
安尽收回视线,看向他,所以异常平静,“要下雨了,我们快回去吧。”
萧挽澜抬头看了一眼晴朗的天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