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晞……”
看着自己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武兴帝突然顿住。
天幕上给出的龙骨水车的图纸虽然粗糙简略了些,但相应构造还是能看出来,如今要制造出来并不难。
武兴帝本想也让安若晞负责此事,但看小女儿还有些懵懂的样子,他接下来的话直接卡在了嗓子里。
“父皇?”
见皇帝只叫了一声她的名字便不再说话,安若晞心中忐忑,小心翼翼地问道,“父皇唤儿臣有何吩咐?”
武兴帝将大殿中自己的儿女大臣们都打量了一个遍,惹得所有人都忐忑不已,生怕下一刻就被定了罪。
武兴帝最终还是将目光落在了安若晞身上,“等这次天幕结束,你便去找安尽,朕会让少府协助你们,将这龙骨水车建造出来。”
原来是为此事,安若晞松了口气,语气清脆了不少,“是,儿臣领命。”
天幕上依旧讨论得欢快。
【看来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很忙呀。】
【不忙怎么推动时代发展啊,那可是被誉为引领时代的一群人,每个拿出来几乎都是一个领域的开山祖师。】
【主播主播,还有几个很重要的考点呢!】
【这个直播间不会真成了考前培训班吧?】
【那也挺好的,主播真的有教师资格证,不算无证上岗哈。】
教师资格证?大夏各地的夫子们看着这几个疑惑,难道以后教书还要取得这么一个证明吗?
【欣欣老师好!】
【同学们好,主播也是过了一把老师瘾。话说回来,确实还有几个对于高中生、初中生来说都很重要的历史考点。】
【那个时候设计改良的大部分农具基本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快就淡出了实用领域,但在当时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也奠定了今后的科技发展。】
【比如锯齿镰刀,提高了收割的速度,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类似的设计。】
【当然,作为学生角度来讲,我们需要记住的是铁制曲辕犁。】
“曲辕犁?”安玉姝喃喃出声,她这些日子跟着前任民曹尚书赵谦学习,听他偶然提起过如今的直辕犁。
这曲辕犁?安玉姝尝试着在脑海中想了想,却是不得法门。
好在天幕正在继续解释。
【铁制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夏朝时的冶铁技术还可以,只是武兴帝时期派兵攻打匈奴,导致民间的铁制品不是那么充足。】
【到了七王之乱,各地起义之时,可以用于制作农具的铁就更少了,基本都用来做了刀剑武器。】
武兴帝皱起了眉头,他已决心自己在世之时,便将匈奴之祸彻底解决,若是因为冶铁制约不能成,他实在是不甘心。
【可以说夏朝并不算缺铁,但战乱让铁制农具并不是特别易得。】
【我记得昭景大帝好像改进了冶铁技术吧,效率和产量提高了不少。】
【是的,甚至昭景大帝对于冶铁技术的改进在她尚在锦京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她到淇县之时已经可以进行建造生产。】
改进冶铁技术!
武兴帝深呼吸几次,缓解了一些激动之情。
安尽、安尽……
他心中默念几遍,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女儿的能力。
若是这次天幕没讲明白,等结束便去寻她吧。
安尽:……
她慢慢坐起身来,神色严肃地看着萧挽澜,一言不发。
萧挽澜被她这么一看,心止不住地跳,越发紧张,“公主?”
安尽微微垂眸,显得有些凝重,“挽澜。”
萧挽澜神色一凛,“在!”
安尽此时却有些迟疑,“你能把陛下一起拦住吗?”
“啊?”
安尽长长地叹了口气,又躺了回去,“他肯定要来问我冶铁的事,但我现在又不知道多少,他问了也没用。”
安尽对冶铁技术一知半解,她日后若想改进必然要通过其他人,但她现在可还没有改进冶铁技术的打算,自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
但以武兴帝那个多疑的性格怕是又要怀疑她隐瞒。
【这件事比较复杂,倒不是技术方面有多复杂,而是又牵扯到了一个很……奇特的人,我们以后说到工业革命的时候再说吧。】
【奇特的人,这么形容好像也行……】
【而且虽然有来往的书信这么一个比较权威的历史证据,但对于昭景大帝和这个人的相遇,《前夏书》没有记载,后世的一些正史中记载了,也大部分都是猜测,只有一本书比较详细。】
【我懂了,《安尽正传》是吧?】
【答对了,虽说《安尽正传》是野史,但偏偏还都对的上。】
【支持《安尽正传》成为正史!】
【……别再跑题了!】
忽略掉《安尽正传》,安尽有些疑惑,她现在身边的人还挺正常的,看来此人她还不认识。
【我们说回铁制曲辕犁,反正就是冶铁技术的发展让民间用铁宽裕了一些,而且钢铁是国营,避免了垄断。】
【而曲辕犁,重点在“曲”字,夏朝所使用的是直辕犁。】
【别看只是一个字的差别,真正使用起来那差的就多了。】
【使用曲辕犁起码可以节省30%的力气。】
【主播也拍到了曲辕犁哦,我找一下。】
【主播去一趟淇市收获颇丰啊,拍了这么多照片。】
【去淇市不拍这些历史遗存不就白去了吗?】
【不过这还不是最开始建造的那一台曲辕犁,那台曲辕犁应该已经找不到,或者难以区分了,大家看一下大致形态就好。】
天幕下的人们看得很认真,尤其是需要的人们,他们早就觉得直辕犁费力又不好控制,如今有了更好的工具恨不得立刻就能用上。
【看,这是直辕犁,这是曲辕犁,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不只是字面上的由直变曲,还缩短了犁辕,增加了犁评来调节深浅,这个就是犁评,和犁箭、犁建构成了深度调节系统。】
【犁箭和犁建不一样,一个是剪头的“箭”,一个是建设的“建”,大家别记错了。】
天幕下的人们已经在找笔,找树枝,想比照着画下来。
“你画得不好看!”
“能看出来不就行了,昭景大帝画得也不好看啊!”
【关于曲辕犁,还有一个易错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