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2 章 如何处置

作者:一棵云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安尽把视线放在了三皇子身上,唔,其实也不能算。


    【哈哈,七王之乱时期,皇帝真是最高危的职业之一了。】


    【四皇子吧,感觉三皇子好像一直蛮低调的,我听主播前面讲的内容里都没有提过他。】


    【低调的人不是更容易放大招吗?你看昭景大帝,锦京争皇位争的热火朝天,谁也没能想到昭景大帝在淇县建设自己的地盘也建设得热火朝天呐。】


    【你要这么说也有道理。】


    【大家猜的其实也算正确,但后续的走向确实挺难琢磨的。】


    【几个有实权的大臣是想让三皇子或者四皇子回来登基,毕竟武兴帝的儿子们只剩他们两个了,至于康王和吴王,朝中支持他们的人少之又少。】


    【这不很好嘛,正好捡漏。】


    【但他们两个都被骗怕了,压根不敢回来。】


    【尤其是被拿妹妹要挟过的四皇子安栩,哪怕派去的使者都清楚明了地把安盛和安鸣是怎么死的,这个过程讲了不下五遍,翻来覆去怎么问都找不到漏洞,四皇子还是不信,就是觉得安盛在装死骗他。】


    【也行吧,老老实实待在封地,活下来的几率大一点。】


    【他俩不回来,那就是康王和吴王了?】


    【这个时候总管朝政有一定威信,能镇住局面的是尚书台长官,时任尚书令的赵谦。】


    赵谦瞬间一激灵,他现在还只是民曹尚书,尚书令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并非出身氏族,能走到现在的位置已是难得,早已不奢望更高一级的位置。


    只是没想到十几年之后,他竟然成了新的尚书令,只是这个时机实在很难让人高兴的起来。


    赵谦偷偷摸摸地看了最上方的武兴帝一眼,见他仍旧专心致志的盯着天幕,又悄悄看向皇帝身边的三公主,见到他们如出一辙有些凝重的神情,才慢慢收回了视线。


    他不觉得自己能搞出什么让人费解的事来,但看十年后的情况,貌似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疯,他也实在难以放心下来。


    【赵谦是极力反对康王和吴王登基的,他应该是知道安盛和安鸣宫门火拼的内情,要不是现在皇位上没人,他大概率还会上书弹劾他们两个。】


    【这个时候,赵谦是难得有所坚持的大臣了,虽然也不多,武兴帝在位时期和七王之乱时期,这些大臣们的身段好像都挺软的。】


    【所以赵谦的死也不是很让人意外,对吧?】


    【腰斩啊,一个60多岁的老头,也是很凄惨了。】


    【可能这就是对腰肢不软的惩罚吧(无奈摊手)】


    【咦——】


    赵谦:!!!


    好消息,天幕在说他的好话,他现在暂时先不用担心会被陛下一刀砍掉脑袋了。


    坏消息,他以后会被不知道哪个人腰斩,下场凄惨。


    安尽摸着下巴陷入沉思,不应该吧,赵谦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最主要的是个做实事的人,她居然没有去招揽?还是招揽失败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不肯回来登基,康王和吴王又在虎视眈眈,寻找机会给自己助力,于是赵谦做了一件虽然离谱但确实无可奈何的事。】


    【他遥尊三皇子为皇帝,办了一场没有皇帝登基的登基大典,自己封自己做了首席辅政大臣。】


    【这……呃……不知道从何说起,祝他成功吧。】


    赵谦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是被谁传染了吗?


    【然后呢,三皇子回来了吗?】


    【都昭告天下他是皇帝了,总不能再是假的,这下该信了吧。】


    【然后三皇子遇刺了。】


    三皇子:他现在其实也不是很想当皇帝了,放过他吧!


    【唉?谁干的?】


    【当然是四皇子了,反正对于安盛已死这件事来说,三皇子信没信不知道,四皇子这下才是真的信了。】


    【于是他就让人去行刺了?】


    【没错,很符合逻辑。】


    【还好啦,三皇子没死成,就是受了重伤,后来救回来了。】


    【四皇子马上就回京城来争皇位了,但他离京多年,母亲也已经去世,在锦京没什么根基,他总得找个人配合他。】


    【然后……康王和吴王?】


    【是的!又是他俩。】


    武兴帝身上的杀意越发浓重,他当时就是心太软,留下了这两个兄弟,才酿造出这等荒唐的局面。


    安尽一看就知道武兴帝在想什么,只是她不以为然,武兴帝就算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尽了,他这几个儿子也没有一个能接住重担的,早晚也要天下大乱,葬送江山。


    还不如直接将皇位给她,不过不给也没关系,她自己去拿就好了,无论什么时候。


    【四皇子确实回来了,站在大义和正统位置上的他也确实登基了,他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六十多岁的赵谦腰斩了。】


    【但是!他只在皇位上待了不到两个月人就没了,整个过程无比丝滑。】


    【听了这么多,我觉得也还好吧,正常发挥,七王之乱嘛,都这样。】


    【其实赵谦本可以不死的,昭景大帝看上他了,想把他救回淇县来着。】


    【不能吧,赵谦都六十多岁了。】


    【……脑子里装点正常的事好不好,是看上他的才华,赵谦以前是民曹尚书,他要是跟去淇县了,安玉姝也不会那么忙碌。】


    【开个玩笑嘛,我知道。】


    【昭景大帝没有成功?】


    【不是没有成功,而是赵谦不去,他拒绝了。】


    赵谦:……他现在同意能行吗?


    【这么有底线?不应该啊。】


    【刚正不阿的人能在武兴帝手下活到现在?他只是当过了辅政大臣,不愿意再放下手中的权力,去淇县这个一个又穷又偏的地方,而且他当辅政大臣这几个月也开始贪污了,只是不多,也没有碰用途要紧的银钱,但时间长了可不一定。】


    【并且他打心眼里也不相信三公主有在诏狱安插人手的能力。】


    【他还叫来看管的人,打算将来救他的人都给抓了,不过这个时候的诏狱不会有人理会他就是了,都是昭景大帝的人了(嘻嘻)】


    【自己找死,那就没办法了(无奈摊手)】


    赵谦直愣愣地盯着天幕,整个人仿佛失去了颜色,他不以为自己对权势有多深的执念,可经历过万人之上的感觉便会丧失理智,为权力蛊惑吗?


    “赵谦。”


    武兴帝叫了他的名字,声音带着惯有的冷厉。


    赵谦跌跌撞撞地起身上前两步,颓然地跪倒在地,“臣在。”


    武兴帝转头看向安尽,稍一犹豫又看向安承,带着审视,“太子,朕该如何处置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