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8 章 灵台丞陆逢

作者:一棵云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谁这么大能量?】


    【我知道,肯定是陆逢!】


    【是国家科学院院长陆逢吗?】


    【科学院院长还搞这种迷信的事吗?】


    身在灵台的陆逢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之上并不意外,也不为自己担忧,早在决定效忠三公主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必会名垂青史。


    他只是好奇,三公主封他做得这个国家科学院院长是个什么职位。


    【正是后来的国家科学院院长陆逢,正史中记载,陆逢真正投靠昭景大帝是在武兴十八年,这个时候的武兴帝身体虚弱,开始频繁卧床休养,对国家的掌控力减弱。】


    【而太子的威信还不够,不足以压制众皇子和他们背后强大的外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子们开始想尽办法在各处安排自己的人手。】


    【其中,四皇子就将手伸到了灵台。】


    【而当时的灵台丞正是陆逢。】


    武兴帝觉得自己快要被气死了,尤其看到跪在大殿中间小鸡崽子似的五位皇子,更是感觉头快要裂开。


    做了快十年的太子还没有多少威信,其他皇子更是在他病重之际迫不及待地夺权。


    这也就罢了,若他们能有一人成功稳定住局势,他也并不是不愿意更易储位,让能者居之。


    可这些人自相残杀也就算了,偏偏还折腾地天下大乱,让大夏亡了国!


    余光瞥到武兴帝想要杀人的表情,众人皆战战兢兢。尤其被天幕点名的四皇子,更是恨不得原地消失。


    他现在有点羡慕因为散播谣言早就被拉出去禁足的二皇子了。


    武兴帝已经懒得再训斥殿下的一群废物,而是看向了安尽,感到了些许安慰,随即又想起这个逆女登基后改了国号,大夏还是亡了,又开始不满起来。


    “若你以后登基,不许再更改国号!”


    安尽:“……是。”


    看着她表情几度变换,最后就憋出这么一句?


    等等!


    武兴帝这是给了她竞争上岗的资格?


    这话一出,众位皇子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他们怕是离被放弃不远了。


    【既然要安插自己的人,当然要先把这个位置上原来的人给解决掉。于是陆逢便遭到了迫害,死里逃生找到了当时的柔华公主,也就是昭景大帝。】


    【昭景大帝对陆逢很看重,后来元德帝登基,把淇县封给了昭景大帝,昭景大帝还把陆逢也带去了封地,并建立了国家科学院的前身——淇县科学院,陆逢就是第一任院长。】


    【这是正史中的记载,但在《安尽正传》中,陆逢投靠昭景大帝却是在武兴七年,这时的昭景大帝十三岁。】


    【果然是野史,这个时候的陆逢已经三十岁了吧,投靠一个十三岁的公主,好神经。】


    【但后续的发展还不够说明陆逢眼光独到?那可是昭景大帝,真正的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哪怕天幕已经说了一些昭景大帝的功绩,只剿灭匈奴,收复北境草原便足以让人惊叹,但武兴帝还是被“千古一帝”这四个字晃了一下,他呼吸变得粗重,许久才回过神来。


    难以抑制地看向他的三女儿,“安尽……”


    安尽一愣,“父皇?”


    武兴帝慢慢冷静下来,“没事,没事,继续看吧。”


    武兴帝没有明说,安尽却明白,自己大概可以从武兴帝这里得到一些帮助了。


    【灵台丞是太史令的下属,其职责主要是天文观测,大家还记得我说过武兴帝是一个极其迷信的人,那么灵台丞所说的话他会不会完全相信虽不一定,但必然会重视。】


    【大家猜,陆逢说了什么?】


    武兴帝想到一月前陆逢禀报的话,他已不打算追究,毕竟依天幕所言,陆逢并没有撒谎,反而说得准确无比。


    【三公主和萧将军是天作之合,天生一对?】


    【武兴帝才不在意什么天作之合,肯定是和他或夏朝的利益有关。】


    【没错,这也正是《安尽正传》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原因,它不仅比有些所谓正史更合乎逻辑,甚至有些地方还能隐隐和正史对上。】


    【陆逢并没有直接说昭景大帝,而是先说了武兴帝此时最烦心的事——匈奴。陆逢说,三年后攻守易形。】


    【说到心坎里去了,我要是武兴帝我肯定直接就信了。】


    【武兴帝肯定也想直接就信了,但他毕竟是皇帝,更何况现在还看不到一点攻守易形的影子,所以他问了破局的关键在哪里。】


    【这个时候陆逢就说到了萧挽澜,作为少数能对匈奴作战取得胜利的将领,这可信度就高多了。】


    【这个时候陆逢又提到萧挽澜难有牵挂,也无人记挂,所以会比别的将军更易遇到危险,提前折戟,那大夏与匈奴攻守易形怕是不知要何时才能实现。】


    【武兴帝就问他怎么办,陆逢回答说这世上最亲密的关系一为血亲,二为夫妻,萧将军血亲缘浅,已无法守护他,如果要护他平安还是要从夫妻关系入手。】


    【这个时候陆逢已经在明示皇帝给萧挽澜赐婚了。保险起见,他还加上了一句,若有真龙之血脉护佑战神之魂,也对大夏国运有利。】


    【所以已经相信,或者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武兴帝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三公主还是四公主?】


    【只是,这次的目的不是拉拢,只是为了求个心安,免得萧挽澜提前无了,正巧有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公主而已。】


    【正巧】


    【而已】


    【哇奥,还真对上了。】


    【所以,在武兴帝看来他只是给萧将军找了个人形护身符?】


    【工具人啊。】


    【其实陆逢预测这一段在《后夏书》中也有提及,不过这本书成书较晚,所以史学界主要还是以《前夏书》中记载为主。】


    【那么问题来了,是因为陆逢说三年后攻守易形,所以武兴帝会在武兴十二年任命萧挽澜为前锋将军,还是因为他本就会在武兴十二年重用萧挽澜,陆逢预测得准确呢?】


    因为原书中就是武兴十二年,安尽面无表情地回答了这个看起来很绕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型的问题。


    【历史就是由一个个巧合组成的,不是每件事都有逻辑,反正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谁先谁后也不用这么纠结。】


    萧挽澜看得目瞪口呆,“公主,这是真的吗?是您……”


    安尽连忙打断他,“野史野史,听天幕的,听完笑一笑就算了。”


    “哦。”


    你在失望什么?你被算计了知不知道?


    安尽不理解也不想尊重。


    “安尽,你见过陆逢?”


    武兴帝一直没有说话,安尽还以为他不会再追究,结果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