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6章 父皇试探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半个月后,京城。


    当我再次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时,它已经完全变了样。


    街道宽阔而整洁,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早已被一栋栋崭新的青砖瓦房所取代。


    空气中,再也闻不到血腥和腐朽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食物的香气和百姓的欢声笑语。


    萧何和贾诩,把我这两年定下的蓝图,完美地执行了下去。


    他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我没有回王府,而是直接进了宫。


    御书房里,父皇朱乾曜正在等我。


    两年不见,他似乎又老了一些,鬓角的白发更多了,但精神,却比以前要好得多。


    “儿臣,拜见父皇。”


    “平儿,你回来了。”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快,让朕好好看看。”


    他拉着我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


    “黑了,也壮实了。看来,景昌的风水,很养人啊。”


    “让父皇挂心了。”


    “你这次回来,京城的百姓,都快把路给堵了。你现在的威望,比朕这个皇帝,都高喽。”他半开玩笑地说道,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探究。


    “儿臣惶恐。儿臣的一切,皆是父皇所赐。百姓爱戴的,是父皇您治国有方,让我泰昌,重现盛世。”我立刻躬身,态度谦卑。


    这种时候,我才不会傻到去跟他争什么虚名。


    他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你啊……”他指了指我,笑着摇了摇头,“还是这么会说话。”


    他脸上的戒备,似乎放松了一些。


    “好了,不说这些了。”他拉着我坐下,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四国的使团,后日,便会抵达京城。这次盛会,朕已经全权交由你来负责。礼部、鸿胪寺,都会听你调遣。”


    “朕只有一个要求。”


    “请父皇示下。”


    “扬我国威。”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让那四国看看,我泰昌,不是谁都可以捏的软柿子!朕要让他们,把以前从我们这里拿走的,都连本带利地,还回来!”


    “儿臣,遵旨!”我沉声应道。


    这,正合我意。


    从宫里出来,我径直去了瑞王府。


    萧何、贾诩、戚继光、赵云,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参见主公!”


    “都免礼吧。”我大步走到主位上坐下,“两年不见,各位风采依旧啊。”


    “主公才是,越发有天子之威了。”贾诩眯着眼,笑呵呵地说道。


    “行了,少拍马屁。”我摆了摆手,“说正事。四国使团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吗?”


    陆柄从阴影中走出,将一份厚厚的卷宗,递到我的手上。


    “回主公。四国使团,共计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鸿煊使团,最为扎眼。”


    “领队之人,正是鸿煊三皇子,赵景曜。副使,是鸿煊的兵部尚书。随行的,还有一百名所谓的‘皇家勇士’,据查,皆是鸿煊‘黑甲军’中,百里挑一的精锐。他们一路行来,极为高调,处处惹事生非,似乎是想故意挑起事端。”


    赵景曜……


    我看着这个名字,眼中寒光一闪。


    他还真敢来。


    “昭明使团,由其皇子燕文昊领队。此人好文,随行带了数十名大儒和文士,扬言要在文会上,与我泰昌才子,一较高下。”


    “永熙和青阳,则相对低调,领队的,都是亲王和丞相级别的人物,似乎是想以观望为主。”


    我快速地翻阅着卷宗,将各使团的主要人物和特点,都记在心里。


    “文和,你怎么看?”我问道。


    “鸿煊,是恶犬,想上来就咬人,给我们一个下马威。”贾诩慢悠悠地说道,“昭明,是狐狸,想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找回一些面子。”


    “至于永熙和青阳,是豺狼,在一旁窥伺,随时准备上来,分一杯羹。”


    “分析得很透彻。”我点了点头,“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对付恶犬,不能跟它对咬。要找一根最粗的棍子,等它扑上来的时候,一棍子,把它打怕,打残。让它以后一看到你,就夹着尾巴。”


    “对付狐狸,不能跟它比狡猾。要在它最得意的地方,设一个最简单的陷阱,让它自己掉进去,摔个嘴啃泥。”


    “至于那两头豺狼,”贾诩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等我们把恶犬和狐狸都收拾了,他们,自然就老实了。”


    “好一个打狗、捕狐、慑狼!”我抚掌大笑,“具体的,你可有计划了?”


    “计划,已经有了一个雏形。”贾诩从袖中,拿出一卷竹简,“请主公过目。”


    我接过来,展开一看。


    竹简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字。


    从使团入城的迎接仪式,到下榻驿站的安排,再到盛会期间的文会、武会、商会、工匠比试……


    每一个环节,贾诩都设计了相应的“节目”。


    每一个“节目”,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针对不同对手的陷阱。


    比如,在迎接仪式上,他建议,让戚继光,率领十万京畿大营,在城外列阵。不为别的,就为“欢迎”鸿煊使团。


    让他们亲眼看一看,两年前,打败草原联军的,是一支何等雄壮的军队。


    再比如,在文会上,对付昭明的太子。贾诩的建议是,不派朝中的大儒出场。而是让景昌大学的学生,去跟他辩论。


    辩论的主题,不是诗词歌赋,而是,“论民生与国本”、“论新学与旧学之优劣”。


    用全新的,降维打击的知识,去碾压他们那套陈腐的之乎者也。


    还有武会,贾诩更是阴损。


    他不建议让赵云、李存孝这样的顶级猛将出场。


    他的原话是:“杀鸡,焉用牛刀?”


    他建议,从军中,挑选一些作战经验丰富,但名声不显的校尉、都头出战。


    而且,比试的项目,也不是传统的单打独斗。


    而是,负重越野、团队协作、小规模的沙盘推演。


    比的,是真正的,军人的实战能力!


    我看得是连连点头,心中暗爽。


    这贾诩,真是太坏了。


    我喜欢!


    “就按你说的办!”我把竹简一合,拍板道,“各个环节,由相应的人去负责。记住,我们是东道主,要热情,要好客。”


    “一定要让我们的客人们,感受到,我泰昌人民,那火一样的热情!”


    我特意在“热情”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在座的,都是人精,哪能听不出来我的意思。


    一个个都露出了,心领神会的,不怀好意的笑容。


    一场针对四国使团的“鸿门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布置好了。


    赵景曜,燕文昊……


    欢迎来到,泰昌。


    希望你们,会喜欢,我为你们准备的,这份大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