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9章 军魂重塑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四!”


    沙哑的嘶吼声,从校场上数千名士兵的喉咙里挤出来,带着疲惫与不甘。他们的动作参差不齐,许多人双腿都在打颤,汗水混着泥土,在古铜色的皮肤上冲刷出道道沟壑。


    朱平安站在点将台上,身旁是面无表情的戚继光。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支军队,是他未来的剑,但现在,这把剑锈迹斑斑,甚至有些卷刃。


    “戚将军,你这练兵之法,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一个粗豪的声音从台下传来。


    一名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的都尉排众而出,他对着点将台抱了抱拳,声音却是不卑不亢:“殿下,戚将军。我等是镇南军的老弟兄,在南疆跟蛮子拼过刀,见过血。弟兄们不怕死,也不怕苦。可这般每日走正步、练蛙跳,究竟有何用处?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难道敌人会等着我们排好队,走过去砍吗?”


    此话一出,不少士兵都投来了认同的目光。他们是战士,不是仪仗兵。这种枯燥的训练,磨掉了他们的耐心,也刺伤了他们的骄傲。


    这名都尉名叫李朔,是原镇南将军李朔的远房侄子,在军中颇有威望。他的发难,代表了军中一股不小的势力。


    戚继光眼神动都没动一下,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李虎!”


    “李虎。”戚继光点头,“你觉得,战场靠的是匹夫之勇,而不是军纪阵法?”


    “末将不敢!”李虎梗着脖子,“但末将以为,百战余生的经验,胜过纸上谈兵的花架子!”


    “很好。”戚继光没有动怒,反而走下点将台,来到李虎面前。“你从你的人里,挑十个你认为最能打的。我,也随便挑十个。”


    李虎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傲气:“将军此话当真?”


    “军中无戏言。”


    李虎当即在自己旧部中点了十名老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卒。而戚继光,只是随意地在那些新兵队列里指了十个人。这十人,都是些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入伍前连刀都没摸过,唯一的优点,就是这一个多月来,训练最是刻苦,队列走得最是标准。


    两队人马,在校场中央遥遥相对。李虎那边,人人持刀,神情桀骜,站位散乱,全凭个人习惯。而戚继光挑出的十名新兵,则迅速结成了一个简单的两排横队,前五后五,面无表情,手中的木棍斜斜向下,形成一片小小的“枪林”。


    “开始。”


    随着戚继光一声令下,李虎和他手下的老兵怒吼一声,如一群下山猛虎,乱哄哄地冲了上去。他们经验丰富,专挑对方的空当和弱点,个人武勇尽显无疑。


    然而,对面的十名新兵却根本不与他们单打独斗。


    “进!”随着领头伍长一声低喝。


    前排五人齐齐向前踏出一步,手中的木棍同时向前猛刺。动作简单,却整齐划一,毫无破绽。


    一名老兵仗着身法灵活,想从侧面绕后,可他刚一动,后排的一名新兵立刻跨出一步,一记精准的横扫,正好打在他的脚踝上。那老兵惨叫一声,当即滚倒在地。


    李虎的刀快,他一刀劈开正前方刺来的木棍,正要顺势突入,左右两根木棍却已如毒蛇出洞,直指他的肋下。他不得不回刀格挡,狼狈地后退一步。


    整个战局呈现出一面倒的诡异景象。


    李虎和他手下的“猛虎”,像是一群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空有一身力气,却处处受制。他们每一次冲锋,都会被那整齐划一的木棍阵毫不留情地顶回来。他们想找人单挑,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永远是两到三根木棍。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李虎的十名老兵,已经“躺”下了八个。剩下的李虎和另一人,被十根木棍团团围住,木棍的尖端,离他们的咽喉不过一寸之遥。


    李虎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握着刀的手在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羞愤和震撼。他引以为傲的战场经验,在这堵看似脆弱的“墙”面前,被撞得粉碎。


    整个校场,死一般的寂静。所有士兵都看傻了,他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纪律,什么叫阵法。


    “主公,不得了了!不得了了!”


    一个不合时宜的,带着哭腔的叫喊声打破了寂静。沈万三挺着个大肚子,手里抱着个算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抬着账本的伙计。


    他跑到朱平安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主公啊!您快管管吧!这三万多张嘴,一天吃掉的粮食,都够景昌县百姓吃三天的了!我算过了,每个士兵从睁眼到睡觉,光是吃饭,一天就要花掉咱们十五文钱!这练的不是兵,是烧咱们的银子啊!”


    他这一嗓子,让在场所有士兵的脸都有些发烫。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每天吃的白面馒头和那碗里的肉,原来是如此的昂贵。


    朱平安笑了笑,没有理会沈万三的耍宝,而是走下点将台,来到李虎面前。


    “现在,你还觉得这是花架子吗?”


    李虎“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将头埋得很低,声音嘶哑:“末将……有眼无珠,请殿下、请戚将军责罚!”


    “罚你,没有意义。”朱平安将他扶了起来,目光扫过全场,“本王要你们所有人都记住。个人的勇武,在真正的战场上,一钱不值。十个李虎这样的勇士,在一百个训练有素的士兵面前,就是十具尸体。”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你们吃的每一粒米,穿的每一件衣,都不是凭空来的。是本王拿三十文一斤的雪花盐,从百姓嘴里省出来的!是拿三百文一斤的天价,从外地商人手里换回来的!”


    “本王不养废物,更不养只懂逞凶斗狠的莽夫!”


    朱平安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从今日起,戚将军的话,就是本王的王令!谁敢阳奉阴违,谁敢质疑偷懒,军法处置!”


    “但是,”他话锋一转,“本王也向你们承诺。只要你们能练成一支真正的精锐,本王也绝不吝惜赏赐!军功,可以换田地,可以换爵位!你们的家人,可以优先分到土地,你们的子女,可以免费进入景昌书院读书!”


    “你们在战场上流血,本王就让你们的家人,在后方过上最好的日子!你们吃的每一顿饭,花的每一文钱,本王要你们在战场上,十倍、百倍地从敌人身上给本王赚回来!”


    一番话,掷地有声。


    士兵们的呼吸,渐渐变得粗重。如果说,之前戚继光的训练让他们感到屈辱和痛苦,那么此刻,朱平安的话,则为他们指明了一条通往荣耀和富贵的康庄大道。


    李虎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再次双膝跪地,这一次,是五体投地。


    “末将李虎,愿为殿下效死!”


    “愿为殿下效死!”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三万名士兵的胸膛中爆发出来。这一次,他们的声音不再沙哑,不再疲惫,而是充满了力量和渴望。


    朱平安与戚继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满意。


    一把生锈的剑,正在烈火与重锤之下,被重新锻造成型。剑锋之上,开始闪烁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