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8章 舆论为刀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诩向前一步,书房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那张总是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脸上,此刻却浮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兴奋,仿佛一头嗅到了血腥味的独狼。


    “主公以献礼为名,回京亮剑,此为奇策。但终究是‘主动’而为,容易授人以柄,说您是急于回京,觊觎大位。”


    贾诩的话很慢,却字字诛心,将朱平安刚刚建立的计划根基又撬动了几分。


    “所以,我们不能自己回去。”贾诩顿了顿,环视众人,享受着他们脸上困惑的表情,“得有人,哭着喊着,‘请’我们回去。”


    “请?”荀彧皱起眉,“如今京中局势不明,谁会冒着触怒陛下的风险,上书请王爷回京?”


    “当然是那些把‘忠君爱国’四个字刻在脑门上,当成护身符的‘朝堂砥柱’。”贾诩的嘴角咧开一个弧度,他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点了点,“吏部尚书卫衡才,太傅杨维。”


    这两个名字一出,萧何与荀彧的表情都变了。


    卫衡才,掌管天下官吏升迁,是文官集团的标杆。杨维,三朝元老,帝王之师,桃李满天下,是士林中的泰山北斗。这两人,是朝堂之上最坚定的保皇派,是皇帝最信任的老臣。让他们上书,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不可能!”荀彧断然否定。


    “在正常情况下,确实不可能。”贾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但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就会被全天下的读书人戳着脊梁骨骂呢?”


    他走到桌案前,拿起一张刚刚试制成功的“景云纸”,在指尖轻轻摩挲。


    “主公,我们最大的武器,不是刀剑,而是这个。”


    “玲珑阁的商路,能将消息传遍九州。而这廉价的景云纸,则能将我们的声音,塞进每一个寒门士子的脑袋里。”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贾诩的声音充满了蛊惑性,“发动一场舆论的风暴。让沈万三的商队,在每一座城市的茶楼酒肆里,传唱《瑞王景云平匪记》。


    让蔡伦的造纸坊,将《瑞王安边录》、《景云新政考》印成册子,以近乎白送的价格,铺满每一个书院,每一个学子的案头!”


    “我们要告诉全天下的人:泰昌六皇子朱平安,在封地景云,清匪患、安边境、造神纸、兴农业!将您塑造成一个文治武功、心怀社稷、爱民如子的完美皇子典范!”


    “书房里一片寂静。萧何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他想的不是计策的毒辣,而是这背后所需要的庞大资源调动能力和对人心精准的计算,这已经超出了权谋,近乎于‘道’了。而荀彧,他从这计策中看到了一股可怕的力量,一股足以扭曲‘王道’,绑架‘大义’的民意洪流。”


    贾诩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满意地继续说道:“当全天下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受了景云纸恩惠的寒门士子,都发自内心地认为瑞王贤明,是社稷之福时……您说,作为百官表率的太傅和吏部尚书,如果不想被士林的唾沫淹死,不想被后世史官记上一笔‘嫉贤妒能,阻塞言路’,他们该怎么做?”


    “他们只能上书,含着泪,‘恳请’陛下,召瑞王回京,将其树为皇子之楷模,以安天下之心!”


    这番话,让荀彧的嘴唇都在哆嗦。这计策太毒了!这是把刀架在卫衡才和杨维的脖子上,逼着他们为朱平安说话!


    “不止于此。”一直沉默的狄仁杰忽然开口。


    他补充道:“宣传之时,要着重突出景云纸对寒门士子的恩惠。书籍昂贵,竹简笨重,长久以来,知识被世家大族所垄断。而王爷的景云纸,打破了这种垄断,是给了天下寒门一条通天之路。”


    “我们要让天下士子明白,瑞王,是他们的恩主。支持瑞王,就是支持他们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不是在道德绑架,而是在利益捆绑。全天下的寒门,都会成为王爷最坚实的支持者。”


    双管齐下!


    一边“道德绑架”朝中重臣,一边“利益捆绑”天下士子。


    萧何与荀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震撼。这已经不是计谋了,这是在造“势”!造一股足以改变朝堂格局的煌煌大势!


    朱平安的胸中涌起一股豪情。


    这才是他想要的人才!贾诩的毒,狄仁杰的正,两者结合,便是一套无解的连环杀招!


    “系统,再次启动【功能推演】!”


    【功能推演已启动,正在导入新方案:舆论造势,被动回京。】


    【数据模型重构中……舆论影响力权重提升……目标人物心理模型修正……】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朱平安甚至能感觉到系统在进行着海量的数据分析。


    终于,一个全新的结果呈现在他脑海中。


    【推演结果:方案成功率70%。风险等级:大幅降低。系统建议:此为阳谋,核心在于速度与规模,需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压倒性舆论优势,不给对手反应时间。】


    70%!


    从两个必死的0%,到如今的70%,这简直是逆天改命!


    “就这么办!”朱平安猛地一拍桌子,做出决断。


    “沈万三!”


    “小人在!”


    “钱,人,渠道,我不计成本地给你!我要在一周之内,让‘瑞王’这两个字,响彻泰昌的每一座州府!”


    “蔡伦!”


    “臣在!”


    “你的印书局,连夜开工!我要让《瑞王景云纪事》比官府的邸报铺得更快,更广!”


    “遵命!”


    整个王府的核心层,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一场针对泰昌朝堂的“舆论闪电战”,正式打响。


    一阵急促却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书房门口。门被轻轻推开,并未上锁。


    陆柄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刚要下去传令,却又被一份加急情报给堵了回来。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惊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凝重。


    他快步走到朱平安面前,递上一卷细细的纸条。


    “主公,鸿煊王朝急报。”


    朱平安展开纸条,上面没有繁复的文字,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五个字。


    “赵景曜,动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