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章 刀以出鞘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鸿煊使者季睿在驿馆中,终于等来了他想要的结果。


    景云王府派来的人,态度谦卑,言辞恭顺。


    “我家王爷说了,使者大人的条件,我们……我们都应下。”


    来人躬着身子,连头都不敢抬。


    “只是,三百万两白银,数目实在巨大,景云府库一时间难以凑齐。还请使者大人宽限些时日,并先回国向贵国监国殿下复命,以示我方诚意。”


    季睿端坐在主位上,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用杯盖撇去浮沫。


    他甚至没有看那个前来传话的人一眼。


    成了。


    那位年轻的瑞王,终究还是被压垮了。


    什么少年英才,什么景云之主,在绝对的国力面前,不过是个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知道了。”


    季睿放下茶杯,从鼻孔里哼出一声。


    “你回去告诉朱平安,让他快一点。我家殿下的耐心,是有限的。”


    “是,是,小人一定带到。”


    信使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季睿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景云城的天空,满是志得意满。


    他已经能想象到,自己带着这份辉煌的“战果”回到都城时,将会受到何等的礼遇和封赏。


    “收拾东西!”


    他对着门外大喊。


    “我们回家!”


    归途的车队,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季睿斜靠在宽敞的马车软垫上,闭目养神,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抑制不住的笑意。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回到都城后,该如何向那位监国殿下描绘朱平安是如何在他面前卑躬屈膝,又是如何苦苦哀求的。


    车队行出景云地界百余里,进入了一片荒凉的丘陵地带。


    官道在此处变得狭窄,两侧是半人高的荒草,风一吹,便如同波浪般起伏。


    “吁——”


    车队头马的骑手突然勒住了缰绳,整个车队随之停下。


    “怎么回事?”


    季睿不耐烦地掀开车帘。


    前方不远处的路中央,站着十几个人。


    他们穿着破烂的衣衫,手持五花八门的兵器,脸上蒙着布条,一副标准马匪的打扮。


    季睿的护卫队长上前喝骂:“哪里来的不开眼的毛贼!知道这是谁的车队吗?还不快滚!”


    那伙“马匪”没有任何回应。


    为首那人只是轻轻抬了抬手。


    下一刻,异变陡生!


    他们动了。


    没有喊杀,没有威吓,只有死一般的寂静和快到极致的动作。


    十几道身影如同离弦之箭,从不同的方向扑向车队。


    他们手中的兵器,在灰暗的天光下划出致命的寒光。


    季睿的护卫们都是精锐,可是在这群“马匪”面前,却如同待宰的羔羊。


    一名护卫刚拔出刀,咽喉便被一柄短剑刺穿。


    另一名护卫举盾格挡,却被对方以一个诡异的角度绕过,一柄淬毒的匕首从肋下捅入,瞬间毙命。


    这是一场屠杀。


    高效,精准,冷酷。


    季睿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转为惊骇,再转为彻骨的恐惧。


    这不是马匪!


    天底下绝没有这样的马匪!


    他想尖叫,想求饶,但车帘被一把扯开,一张同样蒙着面的脸出现在他面前。


    “噗!”


    一柄短刀,干脆利落地没入他的心脏。


    季睿最后的意识,是看到那名杀手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雕刻着蝎子图样的家族徽记,扔在了他的尸体上。


    那是……被三殿下满门抄斩的前御史大夫方家的徽记……


    ……


    鸿煊王朝,都城。


    监国三皇子赵景曜,正在听取心腹的报告。


    “殿下,季睿大人……死了。”


    赵景曜正在擦拭佩剑的手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


    “据报,是在归途上,遭遇了方家余孽的伏击,全军覆没。现场留下了方家的信物,看来是冲着您来的。”


    赵景曜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怒意和烦躁。


    “一群阴沟里的老鼠,竟敢坏我大事!”


    他虽然恼怒,但并未太过在意。在他看来,季睿已经完成了任务,朱平安已经屈服,这不过是些许瑕疵。


    后院起了点火,灭掉就是了。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官神色慌张,几乎是滚着冲进了大殿。


    “殿下!殿下!不好了!黑风山……黑风山急报!”


    赵景曜心中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说!”


    “黑风山……全军覆没!”传令官的声音带着哭腔,“张校尉当场战死,匪首黑山雕被生擒!泰昌瑞王的大军,一夜之间,就……就攻破了山寨!”


    “什么?!”


    赵景…曜猛地站起,撞翻了身前的剑架。


    这怎么可能!


    黑风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算泰昌大军强攻,也不可能这么快!


    传令官颤抖着,从怀里捧出一封带血的急报。


    “殿下……更……更糟糕的是……”


    “张校尉怀中,您……您写给他的那封亲笔信,落……落在了朱平安的手里!”


    轰!


    赵景曜只觉得脑中一声巨响,眼前金星乱冒。


    他瞬间明白了。


    什么方家余孽!


    什么示弱求和!


    全都是假的!


    从头到尾,自己都被那个年仅十八岁的瑞王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派出的使者,他安插的棋子,他自以为得意的计谋,全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


    “噗——”


    一股腥甜涌上喉头,赵景曜再也抑制不住,一口鲜血喷洒而出,染红了身前的地图。


    ……


    泰昌王朝,京城,御书房。


    皇帝朱乾曜的面前,同样摆着两份奏报。


    一份是朱平安发来的捷报,言辞公式化,详细叙述了剿灭黑风山匪患的经过,缴获如何,战功如何。


    另一份,是镇南将军李朔的亲笔密信。


    朱乾曜的手指,在那封来自李朔的信上,缓缓划过。


    信上的字,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后怕,以及对赵景曜阴谋的滔天怒火。


    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瑞王朱平安的敬畏。


    信中,李朔用近乎颤抖的笔触,描述了赵云是如何神兵天降,一夜破寨;描述了朱平安是如何未卜先知,洞悉了鸿煊的全部阴谋。


    最后,李朔表明,他与麾下三万镇南军,愿为瑞王殿下效死。


    朱乾曜的面无表情。


    他设计的棋局,被他那个远在南方的儿子,轻描淡写地破掉了。


    他用来限制儿子的棋子,现在成了儿子手中最锋利的刀。


    他想拖垮儿子的财政,儿子却反手缴获了匪寨十几年的积蓄,府库比之前更加充盈。


    他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一个自以为是的棋手,却发现自己从一开始,连同整个棋盘,都在对方的算计之内。


    这种无力感,让他感到一种陌生的恐惧。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墙边。


    墙上,挂着一排用名贵紫檀木制成的名牌,上面用金粉写着他每一个儿子的名字。


    朱承泽,朱承煊,朱承玉……


    他的手,越过那些熟悉的名字,最终,停在了第六块木牌之上。


    朱平安。


    他用两根手指,将那块木牌,轻轻地摘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