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圣旨恩赏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明黄色的丝绸在书房的灯火下,反射着冰冷的光。那上面用金线绣出的盘龙,仿佛活了过来,正用无声的威严,俯瞰着景云王府的一切。


    朱平安将圣旨平铺在案上,手指缓缓拂过丝绸的表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前面的内容,全是赞誉之词。平定粮灾,献上神种,揭发二皇子私兵,桩桩件件,都予以了极高的肯定。赏赐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列出了一长串的清单,足以让任何一个藩王感恩戴德。


    然而,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因为圣旨的最后,才是真正的杀招。


    “……兹闻瑞王治下有方,景云新法,卓有成效,朕心甚慰。特遣户部左侍郎贺志明,率朝廷考察团,赴景云学习经验,以期推广全国,造福万民。钦此。”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萧何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上前一步,指着圣旨的末尾。


    “主公,这不是恩赏,这是夺权!”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股寒意。


    “名为学习,实则有三大目的。其一,摸清我们的家底。粮有多少,兵有多少,钱有多少,新政推行到了哪一步,他们要一览无余。”


    “其二,窃取核心。高产种子的培育方法、运河的水利图纸、新式记账法、官吏考核的细则……他们要把我们赖以发展的根本,全部抄走。”


    “其三,也是最歹毒的一点,安插人手。考察团一来,便有了‘指导’的名义。他们的人,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我们各个部门,最后鸠占鹊巢,将主公彻底架空!”


    每一句话,都像一柄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这个贺志明,我也略有耳闻。”狄仁杰的面色同样凝重,“此人是首辅张秉正倒台后,被火速提拔上来的。没有深厚的世家背景,全靠着对陛下的忠心和自身的干练。这种人,是一把最好用的刀,他只会听命于陛下,油盐不进,极难对付。”


    贾诩站在角落的阴影里,没有说话,只是那双细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危险的光。


    荀彧轻叹一声,道出了众人心中最大的困境。


    “陛下这一招,是阳谋。我们接旨,等于引狼入室,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转眼就会为人作嫁。我们若抗旨,哪怕只是稍有推诿,立刻就会被扣上‘心怀不轨,抗拒天恩’的帽子。届时,朝廷大军,便师出有名。”


    进退两难,死局。


    整个景云王府的核心层,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棘手困境。


    朱平安却异常的平静。他没有慌乱,甚至没有愤怒,只是将意识沉入了脑海深处。


    那熟悉的系统界面,随着他心念一动,浮现出来。


    系统2.0的核心功能——【功能推演】。


    “启动推演。目标:应对朝廷考察团。”


    【叮!推演任务建立,正在分析当前局势……数据载入完毕……方案生成中……】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此刻却成了最让人安心的依仗。


    很快,三条清晰的路径,呈现在他的意识之中。


    【方案一:虚与委蛇,阳奉阴违。】


    【成功率:65%】


    【风险评估:短期内可保核心机密不失,但对方会持续纠缠,不断试探。极易在细节上留下把柄,后患无穷。】


    【方案二:强硬顶回,寸步不让。】


    【成功率:10%】


    【风险评估:大概率被定性为公然谋逆。皇帝将获得完美借口,调动全国兵力进行征讨。景云根基未稳,败亡风险极高。】


    【方案三:主动出击,反客为主。】


    【成功率:82%】


    【风险评估:需消耗大量政治资源与心力,操作极为复杂,对执行者的能力要求极高。一旦失败,将无任何回旋余地。】


    朱平安的视线,毫不犹豫地落在了第三个方案上。


    他要的,不是苟延残喘,而是彻底的胜利。


    【方案三优化建议: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转变为‘汇报’。将‘考察’,转变为‘展示’。将‘安插’,转变为‘求才’。】


    原来如此。


    朱平安的意识回归现实,他抬起头,环视着自己这些满面愁容的肱骨之臣。


    他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将问题抛了出去。


    “诸位,依你们看,此事该如何破局?”


    贾诩从阴影中走出,发出了一声冷笑。


    “主公,既然是狼,那就打断它的腿。考察团,可以来。但能不能走出景云,得看他们的造化。一场恰到好处的‘瘟疫’,或者一场‘匪徒’的袭击,都能让他们有来无回。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毒士之策,狠辣依旧。


    萧何立刻反驳:“不可!文和此计太过凶险。在我们的地盘上,朝廷钦差出了事,无论伪装得多么天衣无缝,这盆脏水都会泼到我们头上。这比抗旨的罪名更大!”


    “那难道就任由他们将我们掏空吗?”贾诩反问。


    “自然不能。”荀彧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温润而坚定,仿佛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主公,陛下此举,看似是雷霆万钧的压力,但换个角度想,又何尝不是一次天赐的良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荀彧走到大堂中央,对着朱平安一揖。


    “主公行的是王道,而非霸道。王道,讲究的是名正言顺,得道多助。陛下既然给了我们一个‘向全国展示’的舞台,我们为何不接过来,唱一出更大的戏?”


    荀彧的思路,与系统推演的结果,不谋而合。


    “文若,请详述。”


    “是,主公。”荀彧的思路变得无比清晰,“我们可以把这次考察,办成一场史无前例的‘景云新政成果宣传大会’!”


    “他们不是要学习吗?我们就把所有能公开的功绩,做成最详尽的图表,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学!”


    “他们不是要考察吗?我们就组织全城的百姓、士绅,让他们亲口对考察团说,新政有多好,瑞王殿下有多圣明!”


    “他们不是要安插人手吗?”荀彧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笑意。


    “我们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恳求’贺志明这位‘治世能臣’,留在景云,担任我们的‘总顾问’,帮助我们把景云建设得更好!把这颗钉子,变成我们的功绩碑!”


    “届时,民意如潮,功绩如山。他贺志明,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他带来的那些人,是留,还是不留?”


    “他若答应,就等于被我们软禁,成了我们的傀儡。他若不答应,就是辜负了圣恩,辜负了景云百万民众的‘期盼’!无论他怎么选,主动权,都回到了我们手上!”


    一番话,说得众人茅塞顿开,眼前的死局,豁然开朗。


    萧何抚掌大赞:“妙!妙啊!如此一来,我们就从被审查的对象,变成了制定规则的东道主!”


    狄仁杰也补充道:“届时,再将神种作物的好处,以及我们愿意献给朝廷,缓解北方旱情的‘忠心’,一并宣扬出去。天下人只会称颂主公心怀万民,而朝廷再想打压,便要背上一个‘嫉贤妒能’的骂名!”


    贾诩也缓缓点头,这一次,他没有再提出更阴狠的计策,因为荀彧的阳谋,比他的毒计更高明,也更诛心。


    计划已定。


    朱平安从主位上站起,走到众人面前。


    “传令下去,全城准备。把我们最好的东西,都给我亮出来。”


    他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遥远的京城方向,脸上浮现出一抹冰冷的笑意。


    “父皇,您想看,儿臣就演一场好戏给您看。”


    “只是这戏台和剧本,得由我来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