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的空气,因荀彧那番“以退为进”的王道之计而变得开阔。朱平安正欲开口,赞同此策,门扉却被一股无声的劲风推开。
陆柄的身影如同一抹融入暗夜的墨,悄然滑入,单膝跪地,动作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
他双手呈上一只尚带着体温的蜡丸。
“主公,锦衣卫密报,来自鸿煊王朝的绝密情报。”
鸿煊王朝?
在场众人皆是一怔。景云的棋局一直都围绕着泰昌内部,这遥远的西边强邻,为何会在此刻传来急报?
朱平安接过蜡丸,指尖发力,蜡壳应声而碎。他展开那张薄如蝉翼的纸条,上面的字迹细小却力道千钧。
只一扫,他整个人的气息便沉了下去。
纸上只有寥寥数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血衣楼,已接天价悬赏,目标,鸿煊三皇子赵景曜。天蝎组织,已提供其外出祭祀之详尽路线与时间。”
书房内,原本因讨论新政而升起的暖意,瞬间被这股来自异国的血腥味冲散。
刺杀一位大王朝的皇子,这已经不是阴谋,而是战争的导火索。
“主公,此事非同小可。”萧何率先开口,他处理内政稳如泰山,但对这种涉及他国储君的诡谲之事,本能地感到警惕,“鸿煊与我泰昌虽有摩擦,但大体相安无事。若其皇子出事,必将引发剧烈动荡,我等需早做防备。”
荀彧也蹙起眉头:“萧大人所言极是。而且,血衣楼与天蝎,一个杀手组织,一个情报贩子,竟联手做下这等大事,其背后雇主,恐怕就是鸿煊内部之人。此乃他国内乱之兆,我等更应谨守边境,静观其变,万不可卷入其中。”
他的话代表了最稳妥的王道之论,不涉险,不妄动,先固根本。
“静观其变?”
一个幽幽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玩味与兴奋。
贾诩从角落的阴影中缓缓走出,他那双总是半眯着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狼见到猎物般的光芒。
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墙边的巨大沙盘前。沙盘上,元至大陆的五大王朝与诸多小国犬牙交错。
“诸位,你们只看到了危险,却没有看到这危险背后,藏着多大的机遇。”
贾诩的手指,轻轻点在鸿煊王朝的都城位置。
“刺杀,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鸿煊三皇子赵景曜,素有贤名,是鸿煊皇帝最属意的继承人。他一死,谁最高兴?”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滑动,移到了另一位皇子的势力范围上。
“大皇子,赵景阳。野心勃勃,却屡被压制。这笔买卖,十有八九是他做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贾诩话锋一转,声音里透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酷,“重要的是,赵景曜一死,鸿煊必乱!储君之位悬空,赵景阳要上位,支持三皇子的势力岂会甘心?一场席卷鸿煊朝堂的内斗,已是箭在弦上!”
他抬起头,环视众人,最后落在朱平安身上。
“主公,别人乱,就是我们的机会。这水,我们不但要看它浑,还要亲手再往里面丢几块石头,让它浑得更彻底一些!”
荀彧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文和,此举与虎谋皮,太过凶险。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让我景云成为众矢之的。”
“凶险,才有趣。”贾诩抚着短须,笑了起来,“主公,臣有一计。我们非但不能避,还要主动凑上去。”
朱平安没有打断他,示意他继续。
“鸿煊皇帝寿辰将至。主公可立刻派出一支使团,以‘祝寿’为名,携带厚礼,即刻出发前往鸿煊。”
“祝寿?”萧何不解。
“对,祝寿。”贾诩的笑容愈发阴冷,“但这个使团,必须严格控制行程。我们要确保,他们在抵达鸿超都城之时,恰好是刺杀案发生之后,鸿煊最混乱的时候。”
“届时,我方使团,以‘友邦’的身份,对三皇子的遭遇表示‘沉痛哀悼’,对鸿煊的内乱表示‘深切关怀’。表面上,我们是去稳定局势的和平使者。”
“暗地里,”贾诩的声音压得更低,“使团要利用‘玲珑阁’的情报网,接触所有在这次内乱中有可能崛起的势力。我们不站队,不承诺,只在他们之间传递模棱两可的消息,放大他们的猜疑,加剧他们的对立。我们要做的,就是那个在牌桌下,悄悄给所有玩家都递牌的人!”
听完这番话,连一向沉稳的萧何都感到背脊发凉。
这计策,毒辣,阴险,却又直指人心最脆弱的缝隙。
朱平安看着沙盘,久久不语。
荀彧的王道,是强盛自身的阳谋。贾诩的毒计,是削弱对手的阴谋。
小孩子才做选择。
“就按文和说的办。”朱平安一锤定音,“使臣的人选,文若你来挑,要能言善辩,心思缜密,更要绝对忠诚。”
“臣,遵命。”荀彧躬身领命,他虽不赞同此法,但主公既已决断,他便会全力执行。
一张无形的大网,从景云王府的书房中,悄然撒向了千里之外的鸿煊王朝。
数日后,消息如期而至。
鸿煊三皇子赵景曜,在返回都城的途中,车队遇袭。金牌杀手从天而降,三皇子本人身中剧毒,被亲卫拼死救走,生死不知。随行三百护卫,无一生还。
消息传回鸿煊都城,举国震动。鸿煊皇帝听闻噩耗,当场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整个鸿煊朝堂,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与恐慌之中。
大皇子赵景阳在朝堂之上,捶胸顿足,涕泪横流,一番“悲痛欲绝”的表演后,主动请缨,接管了禁军,誓要为三弟查明真凶,报仇雪恨。
仅仅三天后,赵景阳便在血衣楼的暗中“配合”下,从一个活口身上“查”到了线索。
他以雷霆之势,将矛头直指与三皇子政见不合的兵部尚书,罗织罪名,将其全家下狱。
此举,彻底点燃了火药桶。
兵部尚书的门生故旧,军中支持他的将领,与大皇子一派的势力,开始了激烈的对抗。从朝堂上的互相攻讦,到城外的兵马调动,鸿煊王朝的内乱,正式拉开了序幕。
就在鸿煊都城乱成一锅粥时。
泰昌使团,已经抵达了鸿煊的边境重镇——落霞关。
使臣言立站在马车上,看着关口前混乱的景象,到处是盘查的士兵和惊慌的商旅。
他身边的副使忧心忡忡。
“言大人,这鸿煊乱成这样,我们此时入境,会不会有危险?”
言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压低了声音,对副手说了一句让其毛骨悚然的话。
“贾诩大人真是神机妙算。”
“现在,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