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9章 请父皇圣裁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地牢。


    钱德发像一滩烂泥般瘫在草堆上,先前那点硬气早已被磨得一干二净。他面前,狄仁杰正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块令牌,正是从他书房搜出的二皇子府私印。


    “钱掌柜,事已至此,顽抗下去,不过是多受些皮肉之苦。”狄仁杰的声音很平静,听在钱德发耳中却如魔音灌脑,“你以为你不说,本官就查不到了吗?你背后的主子,为了让你搞垮景云,想必不止是给了你钱吧?”


    钱德发浑身一颤,眼神躲闪。


    狄仁杰将令牌轻轻放在桌上,又取出一沓信件,正是钱德发与二皇子心腹往来的密信。“这些,是你通敌的罪证。按泰昌律,抄家灭族,都够了。”


    话锋一转,“但本官看你,也只是个被人推到台前的棋子。给你个机会,把你知道的,关于你那位‘殿下’后续的安排,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说得好,或许还能为你远在江南的妻儿,留条活路。”


    最后那句话,如同一柄重锤,彻底击碎了钱德发的心理防线。他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和恐惧,嘴唇哆嗦着,终于崩溃了:“我说……我都说!殿下……殿下他……他怕经济上不成,还留了后手!”


    “什么后手?”


    “一支……一支私兵!大概三千人,由他的心腹校尉统领,伪装成马匪,算算时日,这两天……这两天就该到景云城外了!他们的任务是,一旦粮价把景云拖垮,就趁乱攻城,制造更大的混乱,把……把一切都烧光抢光!”


    狄仁杰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他没想到,二皇子朱承煊竟敢疯狂到如此地步。这已不是皇子争斗,这是意图屠城!


    “很好。”狄仁杰缓缓起身,对身后的李元芳道,“元芳,记下来,让他画押。然后,把口供立刻送呈主公。”


    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


    朱平安看着狄仁杰呈上的口供,面沉如水。萧何、荀彧等人也是一脸凝重,私调军队,伪装马匪,意图攻城,这罪名,足以让任何一位皇子万劫不复。


    “主公,此事必须立刻上报朝廷,请陛下降旨定夺!”萧何首先开口,神情严肃。


    “不妥。”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贾诩正端着茶杯,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他轻轻吹开浮沫,慢悠悠地说道:“现在上报,陛下最多是申斥二皇子一番,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证据?我们只有一份口供,那三千私兵还没露面,二皇子大可以矢口否认,说是钱德发为求活命,胡乱攀咬。”


    “那依文和之见?”朱平安问道。


    贾诩放下茶杯,眼中闪烁着毒蛇般兴奋的光芒:“来得好啊。他既然送上门来,我们为何不收下这份大礼?正好人赃并获,再打包一下,一起送回京城,给二皇子殿下,一份更大的‘惊喜’。”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


    贾诩抚着短须,继续道:“我们不仅要拿到口供,还要拿到活口,拿到他们身上代表二皇子身份的令牌、信件!要让这份罪证,变成一座谁也推不倒的铁山!”


    戚继光闻言,向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末将请战!无需加强城防,以免打草惊蛇。末将愿率三千新军,在城外设伏,将这伙‘马匪’一网打尽!”


    “好!”朱平安一掌拍在桌上,眼中寒芒闪烁,“就依文和与元敬之计!此事,做得要干净利落!”


    就在戚继光领命,悄然将主力部队带出景云城,于官道旁的密林中布下天罗地网之时,数匹快马正从景云方向离开。


    神物现世,亩产数千斤!


    景云粮价崩盘,投机者血本无归!


    这两个消息,如同一场十二级的地震,以雪崩之势,狠狠撞进了泰昌王朝的都城。


    一时间,京城震动。那些跟风二皇子,将大笔银钱投入江南粮市,企图大发横财的世家权贵们,瞬间哀鸿遍野。无数府邸中,传出瓷器碎裂的脆响和气急败坏的咒骂声。他们的巨额投资,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二皇子府。


    “废物!一群废物!”


    朱承煊双目赤红,面目狰狞,再无半分平日里温文尔雅的皇子风范。他一把抓起书案上那尊他最心爱的,价值连城的白玉麒麟,狠狠地砸在地上。


    “啪!”


    玉器粉碎,如同他此刻的心。


    为了这次针对景云的经济绞杀,更是说动了他母族,投入资金。本以为是十拿九稳的必杀之局,却被那两个不起眼的“土疙瘩”砸得粉身碎骨。


    血本无归!


    这四个字,像四柄淬毒的尖刀,反复捅进他的心脏。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他多年经营的声望,是他争夺储君之位的最大赌注!


    现在,全输光了。


    就在二皇子府邸一片愁云惨雾之时,四皇子朱承岳的府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殿下英明,及时抽身了大部分资金,虽有小损,但根基未动。”幕僚躬身道。


    朱承岳端着茶杯,神情淡漠,仿佛损失的不是真金白银。他轻轻撇去茶叶,冷声道:“立刻传话出去,就说本王也是被老二蒙蔽,听信了他的谗言,才稍有涉足。如今幡然醒悟,深感愧对父皇教诲。”


    “是。”


    “另外,派人去我们控制的那些粮行,把手里剩下的粮食,不管什么价,全部抛售出去。能收回多少是多少。”


    “殿下,这岂不是把二皇子殿下……”幕僚有些迟疑。


    朱承岳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他自己蠢,一头撞死在南墙上,难道还要我陪他一起死吗?兄弟?在这皇城里,哪有什么兄弟。”


    这致命的一记背刺,彻底断绝了二皇子最后的希望。


    戚继光和他麾下的三千新军,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所有的士兵都用布条缠住了马蹄和兵器,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午后,远方的地平线上,终于扬起一片烟尘。


    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正大摇大摆地向这边驰来。他们衣甲不整,旗帜杂乱,口中呼喝笑骂,看上去与寻常马匪无异。为首的校尉,更是得意洋洋,在他看来,景云城此刻必然是人心惶惶的空壳子,正等着他去“接收”泼天富贵。


    当他们毫无防备地一头扎进峡谷时,死亡的钟声,敲响了。


    “放!”


    戚继光一声令下。


    峡谷两侧,早已准备好的滚石檑木,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


    “轰隆隆——”


    惨叫声、战马的悲鸣声、石块撞击血肉的闷响声,瞬间响彻山谷。这支所谓的“私兵”,在戚家军精心布置的陷阱面前,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便被砸得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战斗,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不到一个时辰,战斗便已结束。三千私兵,除了被刻意留下的一百多活口,其余尽数伏法。


    在那名被生擒的校尉身上,士兵们搜出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二皇子府的令牌。


    另一样,是一封盖着朱承煊私印的亲笔信,信中明确指示他,在攻破景云后,当如何行事。


    罪证确凿,铁证如山!


    数日后,一匹快马再次冲出景昌县,直奔京城。


    马上骑士的背囊里,装着一份堪称完美的“捷报”。


    捷报中,有土豆和红薯的样品,有徐光启亲笔书写的万言书,详细阐述了两种神物的亩产数据和推广价值。


    有那名被俘校尉的亲笔画押供词。


    有那枚金光闪闪的二皇子府令牌。


    还有那封字迹清晰,满是杀伐之语的亲笔信。


    所有的一切,都被朱平安精心打包,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往京城,只在奏折的最后,写上了一句谦卑而又诛心的话


    “儿臣愚钝,不知此事当如何处置,万望父皇明察,为儿臣做主,圣裁一切。”


    御书房。


    皇帝朱乾曜看着桌上那份来自景云的奏折,以及摆在奏折旁边的一堆“证物”,久久不语。


    他没有如预想中那般龙颜大怒,甚至连一丝怒气都没有。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神深邃,让人看不出喜怒。


    许久,他拿起那枚属于老二的令牌,在手中摩挲着,又拿起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他笑了。


    那笑容,没有半分温度,反而带着一丝玩味和冷意,看得一旁侍立的老太监赵福全,后背阵阵发凉。


    “去,”朱乾曜将奏折和所有证物重新装回木盒,对赵福全淡淡地吩咐道,“把这份奏折,原封不动地,给老二送过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