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的话语轻飘飘,却像一块巨石砸在顾言桢心头。
顾言桢先是一愣,随即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胡须都在颤抖。
他指着朱平安,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你……你血口喷人!”
“六皇子!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诬陷当朝大员!老夫一生清廉,何曾有过此等谋逆之物!”
他自诩清流,刚正不阿,从未想过“私藏龙袍”这种弥天大罪会和自己扯上关系。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平安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根本不与顾言桢争辩,只是轻轻侧了侧头,对身后的典韦使了个眼色。
典韦那蒲扇般的大手早就按捺不住了。
他狞笑一声,大步上前,根本无视顾言桢那些家丁护院的阻拦。
“滚开!”
一声暴喝,声如闷雷。
典韦像拎小鸡一样,单手就将还在叫骂的顾言桢提溜到了一边,任他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放肆!你们要造反吗!”顾言桢惊怒交加。
就在此时,街角处,陆柄带着一队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悄无声息地出现。
他们面无表情,行动划一,身上散发出的阴冷气息让周围的空气都下降了几分。
陆柄手中拿着一份卷轴,高高举起。
“奉旨查案!闲杂人等,退避三舍!”
他口中的“旨”,自然是贾诩连夜伪造的“代天巡查”令,足以以假乱真。
锦衣卫如狼似虎,直接冲入了顾府。
一时间,顾府内鸡飞狗跳,器物破碎声和仆人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朱平安就站在府门外,好整以暇地欣赏着这一切,仿佛在看一出与自己无关的好戏。
时间并未过去太久。
不到半个时辰,一名锦衣卫校尉快步走出,手中高高捧着一个托盘,上面用黄布覆盖着。
他走到朱平安面前,单膝跪地。
陆柄上前,一把掀开黄布。
一抹刺目的明黄色,骤然暴露在清晨的阳光下。
那是一件织工精美、以金线绣着五爪金龙的袍服!
龙袍!
真的是龙袍!
被典韦扔在地上、刚刚缓过一口气的顾言桢,看到那件龙袍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双眼圆睁,嘴巴大张,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怎么可能?
这东西是哪里来的?
他知道,自己被栽赃了。
而且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死局!
“不……不是我的……”他喃喃自语,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最后眼前一黑,瘫倒在地,彻底失去了意识。
朱平安看都未看他一眼。
“把顾大人和这份‘证据’,一同‘送’去大理寺。”
他特意加重了“送”字的发音。
“另外,”他又补充道,“派人‘好心’地去通知一声四皇子殿下,就说此案涉及谋逆,证据确凿,请他务必严加审理,切莫辜负了父皇的信任。”
陆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明地笑意。
“遵命。”
这一下,皮球被狠狠地踢给了四皇子一党。
他们审,就是自己人查自己人,怎么判都是错。他们不审,就是包庇同党。
这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此事如同一场十二级的飓风,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席卷了整个京城官场。
满朝哗然!
弹劾朱平安无法无天、行事乖张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向皇宫。
然而,那些昨日还慷慨陈词、义愤填膺,叫嚣着要“依国法,正宫规”的官员们,今天却一个个噤若寒蝉。
他们人人自危,生怕朱平安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疯子”,下一个就带着锦衣卫堵在自己家门口,然后从床底下搜出一支前朝的玉玺来。
整个京城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就在京城被搅得天翻地覆之时,狄仁杰与李元芳,却悄然来到了案发的御花园。
这里已被禁军封锁,但凭着朱平安的手令,他们畅通无阻。
狄仁杰没有理会那些残留的血迹,也没有去询问那些早已被盘问过无数遍的宫人。
他蹲在地上,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寸土地。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泥土,感受着它们的湿度与松软度。
李元芳负手立于一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知道,狄公查案,不喜人打扰。
许久,狄仁杰站起身,指着一处地面。
“元芳,你看这里。”
李元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里的泥土,有几道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极其轻微的拖拽痕迹。
若非狄仁杰指出,根本无人能够发现。
“这是……”李元芳也蹲了下去。
“这是尸体被移动过的痕迹。”狄仁杰的语气十分肯定,“那名宫女,并非死在娘娘怀中之后才倒地,而是在撞上去之前,就已经被一股力量向前拖拽了数寸。”
李元芳一点就透:“有人在暗中配合,确保她能精准地撞到匕首上!”
“正是如此。”
顺着那细微的痕迹,李元芳施展绝顶轻功,身形如一缕青烟,在亭台楼阁间穿梭。
最终,痕迹消失在一处偏僻的冷宫前。
冷宫内蛛网遍布,积灰深厚,早已人去楼空。
狄仁杰缓步走入,四下查探。
最终,他的脚步停留在一个废弃的香炉前。
他伸手入内,捻起一小撮灰烬,放在鼻尖轻嗅。
随即,他在灰烬的底层,摸到了一小块未被完全烧尽的布料。
布料只有指甲盖大小,边缘已被烧焦,但中间的部分,却透着一种华贵而独特的质感。
“这是……”狄仁杰将布料放在手心,仔细端详。
这块布料的材质极为特殊,丝线光泽柔和,触感如云,绝非凡品。
“云锦。”狄仁杰吐出两个字。
李元芳凑上前:“宫中只有二品以上的妃嫔,才有资格使用此物。”
嫌疑人的范围,一下子被大大缩小了。
当晚,李元芳通过陆柄安插在宫中的内线,很快得到了消息。
“狄公,查到了。”
“这种云锦,近期宫中只发放过一批,领用之人,是皇后娘娘身边最得宠的贴身宫女,彩月。”
所有的线索,都如同一条条溪流,最终汇聚,指向了那座巍峨的、代表着后宫至高权力的坤宁宫。
指向了那个母仪天下的女人——皇后。
然而,就在李元芳准备进一步调查那名叫彩月的宫女时,一个冰冷的消息传了回来。
他快步走进狄仁杰的房间,脸色凝重。
“狄公,不必查了。”
“就在昨日,皇后宫中传出消息。”
李元芳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宫女彩月,在打扫庭院时,‘不慎’失足,落井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