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赈灾钦差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六皇子府,书房之内。


    一幅巨大的京城及周边舆图铺满了整张书案,萧何与荀彧二人分立两侧,神情专注。他们的手指在舆图上几个鲜红的标记处点过,那是王家赖以为生的几处核心产业。


    “殿下,万事俱备。”萧何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德源昌’票号的几笔大额银票,已由我们的人在外地兑付,导致其京城总号头寸紧张。只需再散布一个其即将倒闭的消息,便可引发真正的挤兑狂潮。届时,王家资金链一断,便是釜底抽薪。”


    荀彧接着补充道:“漕运那边,‘混江龙’已被我们用他最爱的美酒和美人喂饱,他已答应,明日便会扣下王家最重要的一批丝绸。而‘锦绣布行’新聘的大掌柜,是我们的人。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他便会将库中所有以次充好的证据,‘不慎’泄露给京兆府。”


    环环相扣,天罗地网。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王家,这个盘踞京城多年的庞然大物,其崩塌仿佛就在眼前。朱平安看着舆图上已然形成的合围之势,胸中涌起一股掌控一切的快意。他正欲开口下达最后的命令,一个“杀”字已到嘴边。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炸雷毫无征兆地在头顶响起,震得窗棂嗡嗡作响。


    原本明亮的天空,不知何时已被墨汁般的乌云彻底吞噬。天色瞬间暗如黄昏,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窗纸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密集声响。


    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天幕,将房中众人惊愕的脸照得一片煞白。


    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只剩下哗哗的雨声,仿佛天河决了口,要将整个京城淹没。


    这雨,来得太急,太猛,太邪乎了。


    朱平安望着窗外那道密不透风的雨帘,心中那股即将大功告成的快意,被一种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不安感冲得一干二净。他眉头紧锁,这种心悸的感觉,比当初被刺客围杀时还要强烈。


    “文和,”他转头,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凝重,“你来看看。”


    贾诩走到窗边,眯着眼看了看天色,又侧耳听了听风声,他那总是带着一丝玩味笑意的脸上,此刻竟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殿下,天象反常,绝非吉兆。”他一字一顿,声音低沉,“京城尚且如此,若这暴雨中心是在上游……黄河沿岸,危矣!”


    贾诩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在了众人心头。


    暴雨连下三日三夜,不见丝毫停歇。京城内涝,街巷成河,而那张针对王家的天罗地网,也只能在这滔天雨势下暂时搁置。


    第四日清晨,雨势稍歇,早朝。


    金銮殿内气氛压抑,群臣皆因连日暴雨而忧心忡忡。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凄厉的呼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一名浑身湿透、满身泥泞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入殿内,他手中高举着被油布包裹的文书,嗓音已然嘶哑,带着哭腔:“陛下!黄河……黄河决堤了!中下游连淹三州七县,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啊——!”


    此言一出,整个金銮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炸雷,嗡的一声,彻底炸开了锅。


    “什么?”


    “三州七县?天哪!”


    户部尚书孙康年当场就跪下了,老泪纵横地哭诉国库空虚,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工部尚书苏建业则面如死灰,不住地叩头请罪,说自己督造堤坝不力,罪该万死。


    殿上一片混乱,哭声、惊呼声、议论声混作一团。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林如海,突然排众而出,躬身奏道:“陛下,当此危难之际,安抚民心,主持赈灾,刻不容缓。臣以为,六皇子殿下仁德爱民,智勇双全,前有破获悬案之功,后有御下清明之德,实乃亲赴灾区、主持赈…灾事宜的不二人选!”


    他话音刚落,几个御史立刻附和:“丞相所言极是!”


    另一个与王家交好的侯爵也跟着出列:“臣附议!此等危难时刻,正需皇子亲往,方能彰显天家恩德,稳定灾区大局!”


    一时间,附议之声此起彼伏。


    站在队列中的贾诩与荀彧对视一眼,二人眼中皆是寒光一闪。


    好一招阳谋!


    赈灾,从来都是个烫手的山芋。差事办好了,是你应该做的;可一旦办砸了,那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如今灾区是什么光景?洪水滔天,灾民遍地,地方官吏怕是早已乱作一团,贪腐横行,甚至可能已经爆发了瘟疫。


    让一个毫无地方执政经验的皇子去收拾这个烂摊子,九死一生都是轻的。


    王家这是算准了无法在京城扳倒朱平安,便干脆借这天灾,将他远远地推入火坑,让他自生自灭!


    龙椅之上,皇帝朱乾曜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岂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算计?但他更明白,林如海的话并非全无道理。此刻,确实需要一个身份足够贵重、又能办事的皇子,去那片人间地狱坐镇。他的目光在几个儿子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朱平安的身上。


    那目光,深邃、冰冷,充满了帝王的审视与权衡。


    许久,他沉声道:“准奏!封六皇子朱平安为‘钦差赈灾大使’,总领三州赈灾事宜,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户部、工部、兵部全力配合,即日启程!”


    “儿臣,领旨。”朱平安跪下,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在他领旨的瞬间,眼前只有自己能看到的系统面板,突然闪烁起刺目的红光。那因打击王家丑闻而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信仰值,此刻竟如开了闸的洪水般,开始缓缓回落。


    【警告:灾情扩散,民怨沸腾,天怒人怨。若不能及时控制灾情,安抚民心,信仰值将持续损失。】


    退朝之后,六皇子府邸。


    气氛凝重,刚刚还万事俱备,转眼间却已是死局临头。


    “殿下,此行看似死局,实则危中藏机。”贾诩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京城的这点民心,与三州数百万灾民相比,不过是萤火与皓月。若能扭转乾坤,您将收获前所未有的民心与声望,那是任何皇子都无法企及的!”


    朱平安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初晴的天空,那场持续了三日三夜的暴雨,仿佛就是为了将他引向这片龙潭虎穴。


    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们想让本王死在灾区,葬身鱼腹。”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心腹,眼神坚定如磐。


    “本王偏要让他们看看,龙出龙潭,将是何等光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