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太子急请缨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平安等待的那个“契机”,以一种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挟着烽火与狼烟,猛然撞开了泰昌王朝的宫门。


    “八百里加急——!西南急报——!”


    凄厉的嘶喊声如同利刃,划破了京城清晨的宁静。一名骑士浑身浴血,坐下马匹口吐白沫,四蹄翻飞,冲过层层宫门,最终在门外轰然栽倒,骑士本人也滚落在地,不省人事。他怀中紧揣的染血军报,被守门禁卫飞速呈入宫中。


    片刻之后,整个皇宫都因这份来自西南边陲的军报而震动。往日里还算平静的宫闱,此刻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池塘,涟漪迅速扩散。


    西南土司,纠集部族数万,悍然发难,连破泰昌边境数个县城,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边军仓促抵挡,奈何敌众我寡,已是伤亡惨重,急求朝廷速发援军!


    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即将开始的早朝之上炸开了锅。


    金銮殿内,龙椅上的皇帝朱乾曜面色铁青,手中紧攥着那份由内侍颤抖着呈上的染血奏报。环视阶下百官,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西南蛮夷,欺我太甚!”他将奏报重重拍在御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是东边闹就是西边反!朕的江山,何时才能真正太平!”


    群臣噤若寒蝉,一个个垂首躬身,殿内一时间落针可闻。几个平日里惯会粉饰太平的官员,此刻更是恨不得将头埋进地缝里。


    东宫之内,太子朱承泽得到消息时,正对着铜镜整理衣冠。听完内侍的禀报,他原本因李默案而显得有些阴郁的脸上,骤然闪过一道异样的光彩。他缓缓踱了几步,停在窗前,望着宫外那片阴沉的天空,心中却仿佛有烈日升起。机会,这绝对是他洗刷耻辱,重拾父皇信任与朝野声望的绝佳机会!


    上次北疆之败,虽让他颜面尽失,沦为京城笑柄,但也让他“积累”了些许旁人没有的“惨痛经验”。他深知,若再错失良机,这太子之位,恐怕真要坐不稳了。


    早朝再开,议题自然直指西南战事。


    太子朱承泽一改往日的消沉,主动出列,身形挺拔,声音洪亮,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父皇!儿臣听闻西南边事,忧心如焚!土司小丑,竟敢犯我天朝虎威,实乃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他先是一番慷慨陈词,痛斥土司之罪,言辞激昂,仿佛自己已是运筹帷幄的统帅。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恳切。


    “儿臣不才,愿为父皇分忧,为国效力!恳请父皇准许儿臣总揽此次平叛军务,儿臣必将殚精竭虑,不负圣恩,荡平西南,扬我国威!”


    他刻意避开了“统兵”二字,转而用“总揽军务”。上次他亲临前线,结果一败涂地,这次他学乖了,打算从后勤调度、大局掌控入手,至少不会再犯指挥失当的错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二皇子朱承煊站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几乎难以察觉的讥讽。他瞥了一眼太子,心中暗道:这位太子哥哥还真是执着,记吃不记打。他倒想看看,父皇这次还会不会再给他这个“表现”的机会。


    四皇子朱承岳则依旧沉默,身姿如松,只是平静地观察着父皇与太子的表情,以及周遭朝臣们的反应。他如同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猎豹,在没有十足把握前,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獠牙,也从不浪费任何一丝力气。


    朱平安站在武将队列之后,眉头微蹙,脸上适时地流露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与“愤慨”。


    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西南战事一起,粮草军饷便是头等大事。国库的状况,他比谁都清楚。他与萧何准备的那份《泰昌王朝财政状况分析》,此刻若能抛出,岂非正当其时?这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只是,太子若因此得势,于他而言,绝非好事。必须想个万全之策。


    皇帝朱乾曜凝视着太子,神情复杂。对于这个长子,他有过期望,也有过失望。上次北疆惨败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想起来就让他心口发堵。但此刻太子态度诚恳,言辞恳切,倒也让他有些犹豫。毕竟,太子若能将功补过,对他而言也是好事。


    “太子有此心,朕心……甚慰。”朱乾曜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但任谁都能听出那份犹豫和不信任。“只是,军国大事,非同儿戏。你……”


    话未说完,太子党羽中立刻有人站了出来,太傅杨维。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知耻而后勇,忠勇可嘉,实乃我泰昌之福啊!臣以为,当给太子殿下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是啊,陛下,太子殿下毕竟有过督战经验,虽上次失利,但此次定能更加谨慎,不负圣望!”


    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大多是东宫一脉的官员,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仿佛太子已经是救世主下凡。


    朱平安垂下眼帘。看来,这京城的水,又要因这西南的烽火,再起波澜了。他甚至能感觉到身边几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交换的眼神,那眼神里充满了对太子“能力”的深深怀疑和毫不掩饰的鄙夷。


    皇帝朱乾曜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在太子和那些附议的臣子脸上一一扫过,陷入了沉思。


    太子朱承泽微微躬身,等待着父皇的决断,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与紧张在闪动。


    朝堂上的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战事与太子请缨,变得异常微妙而紧张。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有人希望太子东山再起,好继续跟着鸡犬升天;有人乐见其成,巴不得太子再去送一波,彻底完蛋;也有人暗中戒备,盘算着如何从中渔利。


    而那份足以震动整个泰昌的财政报告,等待着一个将它引爆的火星。


    这火星,似乎已经随着边关的狼烟,飘然而至,并且越来越旺!


    朱平安袖中的手,微微攥紧了那份沉甸甸的报告,他知道,自己精心准备的“王炸”,即将华丽登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