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圣心独断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太子朱承泽的车驾,是在一个阴沉的午后,悄无声息地从偏门驶入京城的。


    没有了出征时的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迎接他的,只有沿途百官们投来的、夹杂着鄙夷、怜悯、幸灾乐祸与莫测深意的复杂眼神。


    还有宫门之后,皇帝朱乾曜那张比殿外铅云还要冰冷几分的铁青面孔。


    太和殿内,气氛压抑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太子朱承泽褪去了所有象征储君身份的华丽冠冕与服饰,跪伏在冰冷坚硬的金砖之上。


    他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此刻深深地垂下,仿佛要埋进地里。


    殿中两侧,文武百官肃立,鸦雀无声。


    率先发难的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张正。


    “陛下!太子朱承泽身为国之储君,奉旨北征,却指挥失当,致我大军损兵折将,更与蛮族签订城下之盟,丧权辱国,辱没祖宗基业!”


    张正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字字句句都带着森然的寒气,直指跪在地上的太子。


    “此等行径,愧对陛下信任,愧对万民期盼,臣请陛下严惩太子,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话音刚落,数名御史紧随其后,纷纷出列,慷慨陈词,历数太子在边境的种种失策与不堪。


    每一句弹劾,都像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朱承泽早已惨白的脸上。


    他浑身颤抖,却百口莫辩,唯有将头埋得更低,额头死死抵住冰凉的地面,发出细微的呜咽。


    相比之下,二皇子朱承煊的境遇则要好上不少。


    他虽然也面带风霜,衣甲上带着几处不起眼的破损,但精神尚算抖擞。


    几位与二皇子府素来交好的官员,此刻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


    “陛下,二皇子殿下在危难之际,临危不乱,率领麾下将士奋勇突围,为我大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其功亦不可没啊!”


    “是啊陛下,若非二皇子殿下当机立断,恐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这些称赞之词,听在朱承煊耳中,让他略微挺直了些腰杆,脸上也挤出几分悲壮与坚毅。


    然而,龙椅之上的朱乾曜,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那眼神深邃如海,看不出喜怒,却让朱承煊心中莫名一紧,刚刚升起的一丝得意瞬间烟消云散。


    皇帝心中自然清楚,这所谓的“奋勇突围”,不过是临阵脱逃的美化之词。


    朱乾曜的目光,缓缓转向了队列中一直沉默不语的六皇子朱平安。


    那一瞬间,皇帝眼中冰封的寒意,似乎消融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赞赏。


    “平安。”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之内。


    “你此次以三百乡勇,奇袭蛮族后方,打乱敌酋阵脚,为太子解围创造了良机,有勇有谋,朕心甚慰。”


    “朕先前倒是小觑了你,你,堪当大任!”


    这番话,无疑是一道惊雷,在百官心中炸响。


    皇帝对六皇子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


    朱平安闻言,立刻出列,恭敬跪倒。


    “父皇谬赞,儿臣愧不敢当。”


    “儿臣所为,皆赖父皇天威,将士用命,侥幸得成,实不敢居功。”


    他的姿态依旧谦卑,语气依旧诚恳,仿佛那惊天动地的功绩,真的与他关系不大。


    皇帝看着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随后,便是论功行赏的时刻。


    “太子朱承泽,指挥不力,有失国体,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三月,望你好自为之。”


    皇帝的声音冷硬,不带丝毫感情。


    朱承泽闻言,身子一软,几乎瘫倒在地,口中只剩下:“儿臣……谢父皇恩典。”


    “二皇子朱承煊,赏黄金百两,锦缎十匹,以资嘉奖。”


    这赏赐,不轻不重,更像是一种安抚,或者说,是一种不予深究的表态。


    朱承煊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能叩首谢恩。


    最后,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朱平安身上。


    “六皇子朱平安,智勇双全,功勋卓著,加封为辅国将军,食邑增加五百户。”


    辅国将军虽是虚衔,但食邑的增加却是实打实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皇帝接下来的话。


    “特许你将麾下‘京畿捕盗乡勇营’扩编至一千人,粮饷由户部拨付三成,其余七成,由你自行筹措。”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一千人的私属武装,而且粮饷大部分需要自行解决,这无疑是给了朱平安极大的自主权!


    “原乡勇营都伯戚继光,调度有方,指挥得当,擢升为京畿卫戍左营都尉。”


    这道任命更是巧妙。


    明面上是高升,将戚继光调入了正规军序列。


    实则是将他更名正言顺地放在了朱平安身边,让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统领并训练这一千新军。


    皇帝的每一个决定,都像是在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上,落下了一枚枚关键的棋子。


    敲打了失德的太子,安抚了有小算盘的二皇子,同时,也毫不掩饰地扶植起朱平安这股新兴的力量。


    其制衡诸子,维持朝局稳定的帝王心术,展露无遗。


    太子朱承泽在被人搀扶起来时,怨毒的目光如同毒蛇一般,死死地剐了朱平安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嫉恨与杀意。


    二皇子朱承煊则面色阴晴不定,他感觉自己所有的风头,都被这个一向不起眼的六弟给抢光了,心中的不甘与恼怒,几乎要溢出胸膛。


    一直如同隐形人般的四皇子朱承岳,此刻也微微抬起了眼帘,那双深邃的眸子中,第一次对朱平安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审视与高度关注。


    这个老六,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随意忽视的懦弱皇子了。


    他,已经成了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棋手。


    朱平安对这一切仿佛毫无察觉,他只是恭敬地再次叩首谢恩。


    “儿臣,领旨谢恩,必不负父皇厚望。”


    退朝之后,朱平安没有片刻耽搁。


    扩军的圣旨已下,他必须立刻开始筹备。


    一千人的队伍,从招募、筛选、到装备、训练,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与财力。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系统升级后【指定类型召唤】的强大功能。


    或许,很快就能派上用场了。


    新一轮的挑战,已然开始。


    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