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不会跟你瞎说。”
宗国公很明白娇娇为什么经常对着承枫翻眼了,这会他也想翻。
因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很想翻白眼。
他是那么不稳重的老头吗?
“哎呦,外祖父都是我的错,说错话了,您快坐下好好跟我说说。”
皇上现在的样子要让外人看见,那不得惊掉下巴,好歹也是一国储君,什么时候这样低三下四过?
虽然他一直很尊重宗国公,所有人也都知道,但像这样子的还真没人见过。
“你看你这孩子,你是个皇帝,怎可如此!
让人瞧见了,还不得骂我这死老头子。”
宗国公见不得皇上现在的样子,不过还是顺势坐下了。
“朕看谁敢?!”
皇上就陪着宗国公挨着他一起坐下。
宗国公就把方家秋冬水稻收成仔细给说了情况,也是他刚好全程参与了,说的也够仔细。
“快宣方家人进宫!”
皇上激动的不行。
亩产一千二百斤啊!
一千二百斤是什么概念!
要是东华国所有的水田都能种上这亩产一千二百斤的水稻,那他东华国再与边关起战事时,何愁粮草不够?
何愁百姓粮食不够吃?
皇上都想好了,只要方家人开的条件不过分,他都愿意高价收购粮种!
“皇上现在宣有点晚了,还是明日上午宣吧。
我要回去了。”
宗国公见时辰不早,他快点赶回去,还能赶上方家的晚饭,还能跟方禄然小酌一杯。
最主要的是宫里的饭实在是不好吃。
祁公公这时候把新煮好的米饭给端来了。
祁公公一路端着米饭过来,被米饭的香味给香的不停的咽口水,要不是呈给皇上的,他真忍不住想要吃一口尝尝是什么味儿。
他跟着皇上那么多年了,又不是没吃过好的,但这米饭的香味,就是有一种让人想要吃的魔力。
“快快呈上来!”
皇上闻到米饭香味就坐到桌前。
祁公公把米饭端出来。
御膳房还给配了两碟子小菜,皇上根本没动菜,就把一小碗米饭吃完了。
“确实不比贡米差,赏!”
皇上一高兴又要赏。
“你要真想赏就赏点实际的,别赏那些没用的,方家现在也不缺钱,他们自己会赚,缺的是名和权。
你养的那些大司农,能种出亩产达到六百斤的都能被夸上天了。
在方家人面前啥也不是。”
皇上一想可不是,这是个好机会,刚好有两个人他早就家想换人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现在这不就来了!
方家人不光是晋王妃旺他,现在看来都很旺他呀!
“行,等明日方家人来了,朕定好好嘉奖方家人!”
宗国公见皇上明白自己的意思,心满意足的赶紧出了宫。
皇上要知道宗国公心里想法,得哭笑不得了。
他就差明说给方家一个大司农做的话了,他能听不懂吗。
不过方家人也确实有本事!
第二日一早就有小公公来宣,请方家人入宫。
皇上不是让方家所有人都进宫,而是参与秋冬水稻的重要人物。
一家人昨天晚上就听方含娇说过,今日肯定会被皇上宣入宫。
他们一家人昨晚上就商量好,由哪几个人进宫。
首先一家之主方老爷子方禄然肯定要进宫的。
按照他的话说,也是面过圣的人了,这辈子死而无憾了。
方有义和方清明是肯定要入宫的,实际上是方清明,才是那个真正的种田高手。
例如水田里面养螃蟹养稻花鱼,在套养鸭子都是他想出来的,当然不是先例,但是他能实施并且做的很好。
有什么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最后决定把方有仁方有道都带上一起面圣,他们俩种水稻到收割也是全程参与的,只是不知道灵泉水的事。
两兄弟也公认能种好秋冬水稻的功劳是方清明的,跟去就是也想看看皇宫是个什么样的,皇上是多威严的。
方含娇也跟着一起去了,她好一段时间没有看过温贵妃了,顺便去看看她肚子里的皇子如何了。
宗国公当然要跟着方含娇一起。
再说了老亲家都进宫了,他也跟着一起去给亲家们壮个胆。
方禄然祖孙三辈人都很紧张,换上最好的新衣裳,打理的一丝不苟。
“皇上很和蔼的也不严厉,你们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他肯定是夸奖你们的,不用担心紧张。”
宗国公马车上一直在给方家人做建设,方家人答应的好好的,但进宫后都差点同手同脚。
方含娇见状只好先陪着祖父爹他们一起面圣。
“草民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禄然等人昨晚就请安都练了好几遍,喊的很是整齐。
“平身!”
皇上见到方含娇也来了,“赐座!”
晋王妃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呢,可不能累着了。
方含娇和宗国公都赐座了,身为方含娇的祖父和父亲等人也不能就站着,都被赐座了。
皇上笑着问了方禄然两句,也是皇上想表现的和蔼可亲一些才进入正题。
先是问了水稻的种植收成等问题,还是得知真正种植秋冬水稻的其实是方清明,很是惊讶了一番。
方清明看了那本仙祖留下的农字书后,真的种植什么都觉得很有心得,对于皇上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能超纲答出来。
“哈哈哈真是年轻有为啊!”
皇上又看向方禄然和方有义等人,“方老爷子还真是会教育子孙,个个都那么优秀!”
方禄然被夸的满脸激动还要嘴上谦虚。
方含娇见他们说来说去的一直没说到正题上,她还着急去看温贵妃呢。
“皇上,方家愿意把粮种奉上,但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现在我们也不说,皇上命人直接把那百亩所产都拉来国库粮仓。
也可自行试种了再决定要不要跟方家合作。
我三哥天生是个种地的,但是手把手教别人也学不全他的本事。
这点我爹和其他哥哥叔伯都亲身经历了。”
方含娇说完,在场的方家人都齐齐点头。
就是宗国公也点头。
“那些水稻从插秧栽种到收割我都在,确实,经过方清明手的种更好,他手把手教都没人有他的本事。”
要不然其他人都不带非要带上他呢。
那本‘农’字书家里其他人也都看了,就方清明一人所得成就最高。
大司农非他莫属!
皇上也明白了,但更惊讶的得是方家人的意思是把那百亩收成都白送给他?
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
方家人齐齐点头。
“大司农都种不出来这样的高产。”
宗国公提醒一句方家人白送百亩收成良种的要求,给个大司农的官,他怕方家人都不好意思说吃大亏,替他们先说了。
皇上想问问外祖父到底谁才是他的外孙?
这胳膊肘往外拐的太厉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