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睡觉。”
沈青枝迫不及待点头,呵呵笑着答应。
不敢与他胡闹。
男人战斗力很强,闹下去,她明天一定起不来床。
“几点?”
“约的六点出发,段红志和我一起去。沈园人都去省城开开眼。”
陆战北摸摸她脸颊,“让你不高兴了。”
说的很肯定。
“没有,眼光不一样而已。”
沈青枝把事情讲了一下,“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我买东西的时候都收敛了。”
陆战北:“……”
在国外住的时间太长,国内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
沈家的情况才代表华国大多数人家。
媳妇的衣食住行,实在不接地气。
“不气,他们没见识,你给他们开眼。”
“我才不管。”
沈青枝抬手推开他,“个人有个人的活法。这样人家更自在。”
陆战北无奈摇摇头,心里笑她嘴硬心软。
沈园。
沈家人收拾到很晚。
二闺女发话了,让他们两口子也跟着去。
去省城不能给孩子丢人。
两人特意洗了澡,从头到脚互相搓洗干净。
夜里睡得不安稳。
天没亮家里人都起来。
花花起来做了热面条,一家子吃了垫吧垫吧。
房好女拿出压箱底的好衣服。
一件五成新的蓝布系扣短袖,只有衣摆打着两个手指大的补丁。
沈万良上身灰色汗衫,下身黑色长裤,唯有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手工布鞋。
房好女一遍遍检查老六东西带没带全。
沈万良靠在炕沿,一眼又一眼的看着外面逐渐变白的天。
两声汽车笛声响起。
沈青枝走进家门,“准备的怎么样?”
“二妹,都收拾好了。”沈青松拍拍行李。
录取通知书上写了需要带的东西,房好女生怕不够,能多带尽量多带。
沈青枝看着一堆东西没发表意见,“搬上车走吧。”
“放这里。”段红志见人出来,打开后备箱。
“我助理段红志同志。”沈青枝介绍。
沈万良:“嗯,段助理。”
他板着脸,不露声色。
助理是干甚的?
段红志态度极为和善,“老爷子好,您看坐哪辆车,我和沈总今天送各位。”
沈万良两口子带着沈青苗上了沈青枝的车。
沈大哥和大姐坐在段红志的车上。
沈青树瞧着车上还有空位,“带上我也坐的开吧?”
段红志看向沈青枝,意思很明显。
带谁不带谁,他做不了主。
“二姐。”沈青树委屈巴巴的喊了声。
沈青枝捏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上车。”
沈青树拉着二哥钻进车里。
去京市不带他们,去省城还不带。
他才不管,车上有地方他就上。
沈青树瞥了眼沈青柏。
二哥傻,自己不拉他一把,他还傻站着呢。
小汽车他了解,来回路上用的油就那么多。
多带两个又没关系。
沈青树年纪最小,再成熟稳重,骨子里还带着残留的少年气。
“段哥,助理做什么的?”
“写报告、记档案、安排会议,再就是帮领导跑杂事,像接电话、订车票、协调个事儿,啥都得搭把手。”
“给我二姐做助理事多吗?”
“不多,我们从京市过来三个人,主要帮沈总处理公司事务。”
乖乖!
车上的人咋舌!
沈青树偷偷瞧了段红志两眼。
段助理瞧着不像普通人,大热天穿着电视上的人才穿的西装。
比城里的干部还像干部。
这样的人竟然给我二姐干活。
二姐好厉害!
沈青枝形象和沈家大相径庭。
段红志不清楚他们具体关系如何,难以判断。
索性不说沈青枝的事情,转口问:“上大学的是沈总的妹妹,现在上大学以后一定前途无量。”
沈青松:“以后的事谁说得准。”
“国家包分配,好歹是个干部。女孩子踏踏实实上班,再找个好婆家。这一辈子顺顺利利。”
段红志的话正中沈青叶心中所想。
老六上了大学,以后不用家里操心了。
家里对沈青苗的规划和段助理一样。
沈大哥、大姐对段红志有了志同道合的感觉。
路上相处融洽,时间感觉过得很快。
眨眼之间到了学校。
今天是报到的日子,师范门口人来人往,沈青枝将车停在远处,几人步行来到门口。
省城师范的校门刷着绿色的漆,门楣上的字被晒的褪了色。
学校里多是红砖墙的老楼,路两旁种着粗壮的梧桐树。
梧桐树伸展出的枝叶将道路上空遮盖的严严实实。
离得近的家长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来报到。
更多的像沈家一样,远道而来。
身上挂满行李。
沈青苗最终没有选择沈青枝留下的连衣裙。
她穿着家里准备的的确良衣服,下身配着蓝裤子。
两条麻花辫梳得整整齐齐。
向人群里一看,她的脸慢慢白。
来学校的每个人不论学生还是家长穿的都不错。
沈家自认为最好的东西,放在这里勉强算一般。
不远处有穿着花裙子的女生正和家长说话,她头上戴着闪亮的发卡。
另一边的男生背着皮书包,手腕上戴着手表,表盘在阳光下闪了闪。
还有自己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省城的自行车和江汉县不一样,怪模怪样,发出很大的动静。
沈家人的注意力全部被怪模怪样的自行车吸引过去。
段红志瞧了眼,移开目光。
“那是摩托车。和汽车一样喝油的。”
沈青松仔细打量几眼,原来那就是摩托车,他听说过。
沈青树艳羡的看着摩托这眨眼功夫跑出去很远,好奇的问:“摩托车真好不用自己蹬车,多少钱可以买一辆?”
“大几千吧!”段红志随口道。
沈家送两趟桃子才攒下几百块钱,几千块钱的摩托车简直不敢想象。
家里要有多少钱,才敢花几千买一辆摩托车?
这样一比,自行车挺好。
沈青枝:“HK250,这车现在被炒的价格虚高。”
“沈总说得对,我听说有的地方已经被炒到两万多。”
“李总的花了多少钱?”沈青枝听李虎显摆过他新买的坐骑。
“还算合适,不到一万。”那个时间,段红志三人还在京市,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