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曼谷。
军统的秘密据点里,弥漫着如同冰窖般的寒意。
郑耀先看着手中重金买回来的绝密情报,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露出之前从未有过的凝重。
“四个师团?”
“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他声音很低、很沉,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
“这个情报准确吗?”
前来汇报的特工,同样是个在刀尖上行走了多年的老手。
可此刻,额头上也布满了细密的冷汗。
“六哥!”他的声音都在发抖,
“这条线是我用一个月才搭上的,前前后后花了五千美金,我不敢说百分之百,可至少准确性在九成以上!”
郑耀先听罢,没有说话。
反而站了起来,在狭小闷热的房间里来回踱步。
他知道,这份情报意味着什么。
如果为真,那无论是山城方面还是盟军方面,所做出的战略判断全都是错的!
那也就意味着,即将入缅的十几万远征军,将要面对的鬼子数量翻倍,难度更是大上几倍。
想明白这点,六哥准备将这份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情报立刻发回山城!
不过,六哥不愧是戴老板手下,是军统最老成持重的王牌。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
六哥猛的停下脚步,眼睛里重新恢复独有的冷静!
“不行。”
他缓缓摇了摇头。
“九成还不够。”
“这件事干系太大,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必须要得到百分之百的确认!”
说着,六哥看着对面一脸紧张的特工,下达了命令!
“钱,你不用担心!”
“我需要你立刻动用所有能用的渠道!哪怕是把我们在这次所有的经费都花光。”
“今天晚上之前,也必须得到最准确最具体的情报!”
“我要知道鬼子这四个师团的番号,具体兵力配置,甚至他们指挥官参谋本部都有谁!”
“是!”
这名特工知道兹事体大,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
祁振邦在用出堪称“王炸”的掀桌子战术后,软硬兼施逼迫那些高傲的鹰国佬彻底妥协,答应了远征军可以随时入缅。
他和杜明谢绝对方那虚情假意的晚宴邀请。
连夜乘坐运输机返回了山城。
一下飞机,二人直奔黄山官邸。
杜明更是信心满满,准备向校长汇报此次的“辉煌成果”。
然而,俩人一走进书房,顿时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校长脸色极其深沉。
眼睛里带着愤怒和彷徨。
杜明还以为是校长因为前线鸡毛蒜皮的事在发愁。
他还沉浸在刚刚狠狠阴了一把鹰国佬的兴奋之中。。
他想都没想,兴高采烈地汇报起此行成果。
“报告校长!幸不辱命!”
“鹰国佬那边已经被振邦搞定。他们已经答应远征军可以随时入缅作战!”
杜明说完。
校长竟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更没有想象中的龙颜大悦。
这极其反常的一幕,让杜明和祁振邦都愣住了。
杜明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
沉声问道:“校长,是前线出了什么大问题吗?那个战区出了问题?”
校长摇了摇头。
“出问题的不是我们这里。”
“是缅甸。”
他看着祁振邦和杜明,一字一顿说出了足以让所有喜悦,瞬间化为乌有的惊天噩耗。
“刚刚雨农来汇报。”
“鬼子这次入缅的军队不是两个师团。”
“是……”
“四个!”
“什么?!”
这话一出!
饶是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杜明,瞬间脸色大变!
“四个师团?!这……这怎么可能?!”
他急切地问道:“校长!这个消息属实吗?!”
“为什么鹰国佬跟我们说只有两个师团,最多加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
“这怎么突然凭空多出来一倍?!”
校长长长叹了口气。
“消息应该是真的。”
“雨农一个月前,派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亲自去泰国搜集情报,一个月时间得到的情报。”
“那人叫郑耀先,能力很强,还是值得信任的。”
听到“郑耀先”三个字,祁振邦本还带着几分怀疑的心,瞬间沉到谷底。
六哥是他训练出来的人,能力多强毋庸置疑,而且绝不可能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这也意味着整个缅甸的战局,和之前所有分析都发生根本性、颠覆性的改变!
局势比想象的要恶化十倍。
这时,校长突然一脸期待的看向祁振邦。
想从这个他最欣赏,最看重的学生嘴里听到“好消息”。
“振邦。”
“如果我们还是按着原计划入缅。”
“你觉得胜算有几成?”
祁振邦没有立刻回答。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大脑飞速运转,缅甸战区的地形图凭空出现,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疯狂运转推演!
过了好半天。
他才睁开了双眸。
长叹道。
“校长。”
“如果远征军兵力不变。”
“在所有最理想化的前提下。”
“胜算最多……”
“三成。”
“什么?!”
校长和杜明同时发出不敢置信的惊呼!
杜明更是急切问道。
“振邦,真的只有三成吗?!”
“远征军加上鹰国佬的军队,总兵力还是稍稍占据上风的!”
“而且我们还有地理优势。缅甸山高林密机械化部队根本就施展不开!”
其实,他没问之前,自己也进行过推演,可胜率是五五开,和祁振邦的结论差的很大。
祁振邦再次摇了摇头。
“我说的三成,还是把鹰国佬跟我们同心协力,死战不退。空中支援准时到位,这些所有最理想化的条件全都算进去之后,得出的结论。”
“实际上,刨除上述条件,我们最多胜算也就两成半。”
书房里一片死寂。
校长脸上露出绝望的神色。
滇缅公路!
那国家最后一条国际补给线!
一旦被掐断!
整个国家就真的要陷入孤立无援得绝境了。
祁振邦突然问道:“校长,现在还能不能再抽调一到两个军的兵力增援过去?那样胜算将高一些。”
没等校长说话。
杜明苦笑着摇了摇头。
“振邦,这一点你就别想了。”
“现在国内各个战线都吃紧。就算能抽调出部队,可光是集结开拔,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
“等他们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校长听着一句句如同最后审判般的话语。
内心生出英雄末路般的无尽悲凉。
“莫非……”
“天要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