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1章 鬼子大本营陷入混乱

作者:居公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问题不在“忠诚”。


    司令部被端走,就意味着密码本、暗号表、兵站地图、列车调度表极有可能全部落入李云龙之手。


    这在军事上,比“打死冈村”还要可怕。


    因为这等于把华贝整个后勤、情报体系拱手送给了敌人。


    参谋次长声音发抖:“阁下,若这件事传到国内报界,民心会像大地震一样崩塌。”


    要知道在他们这里。


    整个对战争的支撑点是什么?


    不是什么天煌。


    而是群众。


    只要天煌说出皇军无敌,只要说出这个神话。


    哪怕经济再困难,哪怕粮食再紧张,民众也会咬着牙坚持的。


    可如今最高司令官被活捉,这传出去岂不是神话瞬间破碎了吗?


    哐当!


    一名元老猛拍桌子,声音冷得像刀:“这不仅是军事失败,这是帝国威信的坍塌!”


    .......


    会议最后。


    这些狗东西们讨论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那就是尽最大努力去掩盖冈村被活捉的消息。


    首先就是统一口径。


    对外宣布,冈村阁下因为积劳成疾,需要回国静养。


    为了让戏做的更像一点,他们还用医疗报告,军医签名,甚至还专门找来了御用医生背书。


    总之让生病这个消息看起来更加真实。


    同时还把冈村的名字从日常公报里悄悄撤掉,改用“代理司令”署名命令。


    该说不说。


    鬼子属实是很擅长这一套,在淞沪一战中有不少鬼子将领被打死,但鬼子那边却报道称什么因病去世,把鬼子群众忽悠地一愣一愣的。


    第二步他们还找来了替身。


    大本营这边紧急找了一位与冈村体型相似的军官,在报纸和简短影像里冒充“冈村”。


    镜头一律远景模糊,讲话由文官代读。


    这样可以让国内民众误以为冈村仍在岗位,只是“身体不适”。


    第三步就是转移视线。


    宣传部马上发布另一条“重大捷报”,夸大其他战区的胜利。


    比如关东军在满洲的演习,或者南方战场的扩张。


    利用“胜利的噪音”掩盖“失去冈村”的沉重。


    第四步就是外交封锁。


    下令各大使馆严格管控外媒,尤其是外部的记者不允许报道冈村被俘的谣言。


    一旦有报道出现,那就是给这些记者们贴上敌对的标签。


    第五步就是内部审查。


    华贝方面的各师团长被严令:不得对下属透露冈村的真实下落。


    违者以“泄露军机”罪处置。


    在部队内部流传的版本是:“冈村大将暂时返日休养,由帝国亲授代理司令”。


    这样的掩盖并非天方夜谭。


    真实历史上,日军对重大损失往往选择“虚报”或者“压制”。


    比如南京保卫战后,日军死伤惨重,但对内宣称“皇军大捷”。


    再比如太平洋战场上大量海军主力被击沉,国内却依旧宣传“帝国无敌”。


    冈村的被俘,是帝国绝不能承认的“奇耻大辱”。


    所以他们必须用一整套谎言体系,把这件事压下去。


    .......


    而李云龙这边,看着情报处送来的报告哈哈大笑。


    “好小子!!这群狗东西真的着急了!!哈哈哈!!!”


    冈村被活捉,他们还没有怎么着呢,鬼子大本营那边都已经慌成这样了?!


    而旁边的赵刚张大彪等人却是一脸怀疑人生。


    “老李呀....你确定这个冈村是真的?!”


    李云龙愣了三秒,转过身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怎么?按照你这话的意思,他还是假的不成?”


    作为后世的李云龙,冈村的脸他能不记得吗?


    张大彪活捉回来的这个冈村,就是实打实的华贝派遣军话事人老鬼子。


    这一点假不了。


    鬼子大本营那边那么费劲地去制造舆论,无非就是想要掩盖这些事情,避免削弱群众们的信心。


    不过这些对他而言,真的没有什么。


    鬼子你就使劲作吧,等我李云龙打到你家门口看你慌不慌。


    几分钟后。


    李云龙端着茶碗坐在简易指挥桌后,抬眼一扫:“行了,都别跟木头桩子似的。现在说说,咱们的战线打到哪一步了。”


    这句话一出口,屋子里顿时一紧。


    李云龙的语气很平静,可在座的每个人都清楚,他这是要盘点战果、定下大方向。


    李云龙从来不是光喊口号的人,他要的是真刀真枪的数据。


    赵刚第一个开口:“老李,华贝局势已经大不一样。天津一仗之后,鬼子大面积龟缩。现在咱们和国府军合力,战线基本推进到了保定—北平一线。”


    历史上玐路只能在山沟里打游击,鬼子牢牢守住大城市。


    可现在,天津已被李云龙拿下,保定外围也在咬。


    赵刚很清楚,这种局面已经把整个战争节奏翻了个个。


    张大彪忍不住插嘴:“军长,我那旅在北平外围,已经连拔了三个据点!鬼子没了冈村,根本没个像样的指挥,全都缩在城里不敢出来。”


    他抓住的重点是“没了冈村”。


    对于张大彪这样的一线指挥员来说。


    冈村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铁板。


    现在铁板没有了。


    鬼子是一下子就乱了。


    部队能一口气啃掉三个据点,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梁玉山则更稳重:“报告军长,我们已经接管了天津港的外围,沿海的据点鬼子撤得七零八落。现在只要往唐山方向一顶,整个华贝东部海岸线就算被我们拿下了。”


    梁玉山的思路比张大彪更长远。


    他不是盯着眼前的据点,而是看整条海岸线。


    为什么?因为海岸线意味着补给。


    历史上鬼子依靠天津塘沽港源源不断输入物资,才敢在华贝横行。


    现在天津落在李云龙手里,唐山再咬掉,等于掐死鬼子的咽喉。


    梁玉山这句话,说的是进展,更是战略意义。


    随后接到通知的下属指挥官都赶了过来开会。


    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几个团长你一句我一句,把鬼子据点被拔、铁路线被截、补给线被切的情况全都报了一遍。


    李云龙眯起眼,敲了敲桌子:“也就是说,整个华贝……差不多快被咱们啃下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