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9章 战斗一个月

作者:居公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战场上,喊杀声、炮声、轰炸声混成一片。


    这是前所未有的场面:几十万大军在平原上对撞,尸体和炮火堆成一道道血墙,天空被黑烟笼罩,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百姓们远远望着那片火海,心头震荡,眼里涌出泪水:


    “这就是决战啊……”


    “李军长……他真的是在为咱们赌命!”


    “要是这仗赢了,华贝就翻身了!!”


    .......


    天津前线。


    炮声连天,黑烟遮天蔽日。


    鬼子战线像被撕开的破布一样,到处都是血洞。八路军、国府军、兄弟纵队的冲锋像潮水一般一波波压上来。


    冈村宁次站在指挥台上,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参谋一个接一个冲进来,满脸惊恐。


    “阁下!右翼阵地被突破了!”


    “阁下!第二十一师团伤亡过半,请求后撤!”


    “阁下!空军机群损失惨重,机场被炸!”


    “八嘎!!”冈村一拳砸在桌上,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死也要给我顶住!!”


    “全线死守!谁敢后退一步,军法处置!!”


    ........


    命令下达,鬼子部队拼命向前顶,炮兵阵地疯狂开火,炮口一口气烧得通红,连炮手的双手都被烫出血。


    可是八路军和国府军的攻势像潮水一样扑上来,根本挡不住。


    张大彪旅硬是撕开一条血路,突击队员们戴着防毒面具,举着冲锋枪,边扫射边投掷手榴弹。


    “杀呀!!杀呀!!杀呀!!”


    一声声喊杀震天动地,整个鬼子前沿阵地被冲得人仰马翻。


    另一边,国府军几个师团不再是昔日的散沙,在看到八路拼命冲杀的场面后,也拼了命。


    长蛇阵往前推进,刺刀、火炮、机枪齐上,硬是把鬼子压得节节后退。


    ......


    战场中心,双方陷入到了惨烈的肉搏。


    防毒面具下,士兵大口喘气,刺刀捅进鬼子胸口,鲜血溅得满脸都是。


    鬼子也红着眼,疯了一样扑上来,用刺刀、工兵铲跟八路对拼。


    整个壕沟变成了血池,尸体叠成堆,喊杀声撕裂天空。


    .........


    空中。


    国府军战机再次出击。


    几十架战机低空掠过,炸弹一颗颗丢下,鬼子炮兵阵地瞬间火光冲天。


    爆炸冲击波直接把炮车掀翻,鬼子炮手的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残肢掉落在火光中。


    “好!漂亮!”


    指挥部里,赵刚握紧拳头,眼睛里全是血丝,“老李,空军把鬼子炮阵全撕开了!”


    李云龙只是冷冷一笑:“继续压,别给冈村喘息的机会。”


    ......


    一个月后。


    鬼子阵地彻底乱了。


    右翼崩溃,左翼被切断,中路勉强支撑,可前方堆积的全是尸体,尸臭与毒气混在一起,整个空气都像死神的气息。


    鬼子兵士们眼神空洞,很多人已经吓得腿软,可身后宪兵架着机枪,直接对着他们背后扫射:“谁敢退!死!!”


    于是他们只能继续往前扑,可一出壕沟,就被八路的机枪扫成一片片倒下。


    ......


    冈村在司令部里疯狂来回踱步,眼神里全是血丝。


    “为什么?!为什么打不赢?!”


    “帝国陆军的精锐,为什么顶不住这群土八路?!他们到底是怎么支持这么大的军队呢?!”


    参谋噤若寒蝉,不敢回答。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敌军的战斗力不减反增。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不敢回答?


    因为答案他们心里清楚,可绝对不能说出口。


    他们怕。怕说出来惹怒冈村,怕说出来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


    八路、新四军,甚至国府军的后勤,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靠老百姓几斗粮”的散兵游勇模式,而是成了真正的“民众战争”支撑。


    ...


    一个月了。


    他们全线倾巢出动,毒气、细菌、空军、炮兵、步兵,所有家伙事全都上了。


    按理说,对方撑不了几天,最多十天半个月就该崩溃。


    可结果呢?


    打到现在整整一个月,对方战斗力不减反增!


    前线的鬼子指挥官愤怒又惊恐地发电报。


    “支那部队不但没崩溃,反而越打越多!”


    “他们伤亡惨重,可新兵源源不断补上来!”


    “补给线居然畅通无阻!炮弹、子弹、粮食从未见短缺!”


    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说直白一点。


    这就是敌人后勤的恐怖。


    在帝国的军事教条里,几十万部队打仗,最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后勤撑不住。


    比如一支三十万的大军,按照正规后勤算法。


    一名士兵每天至少需要一斤半到两斤口粮。


    加上武器弹药、衣物、药品、干草、燃料,三十万折算下来每天至少要500吨物资。


    打一个月,那就是1.5万吨。


    而且这是“最低配”,只够维持基本作战,不包括额外消耗。


    换句话说,能撑住一个月的大兵团战争,已经是世界级强国才能干的事。


    可现在,李云龙的部队加上兄弟部和国府军,几十万合在一起,竟然硬生生撑住了!


    更要命的是,不止撑住,还在不断补充,越打越多!


    不过这些参谋所看到的只是表面。


    他们只惊恐于对方后勤强。


    殊不知强到那个地方,为什么这么强。


    首先就是华贝不同于其他地方,中原,这里人相对较多。


    只要李云龙站在前线,老百姓就会主动送人参军。


    很多散兵游勇、伪军甚至国府残兵都投奔李云龙,带着枪就能参战。


    然后就是后勤供给广。


    以前八路靠老百姓支援,一打大仗粮食立刻见底。可现在不同了。


    天津战役胜利,李云龙直接拿下港口,物资渠道大开。


    再加上全国范围的支援,华侨汇款、商人捐钱、富豪卖田献粮,全往李云龙那里去。


    最后就是本土依托强。


    以前所谓的囚笼政策。


    本来是靠据点和交通网压缩八路。可一旦全面决战,反倒暴露弱点。


    据点不能动,交通线全被袭扰。八路、新四军疯狂袭击运输线,让鬼子的后勤雪上加霜。


    反观李云龙,他们是就地取材,老百姓的支援随时都能送到。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