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1章 再次招兵

作者:居公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里面是一叠叠的纸质证件,做工逼真,红章齐全。


    唐云霄抽出一张,借着微弱的月光扫了一眼。


    纸张旧旧的,章印模糊,名字写得潦草,和城里百姓常见的证件无二。


    “可以,准备的挺好!”


    说完唐云霄转身看向兄弟们。


    “各位都记清楚,进城后就是老实巴交的苦力,小贩,都给我放机灵点,鬼子要是问的话,就说是送柴火,卖菜打短工,证件全部拿出来就行,不要多话。”


    众人点头:“明白!”


    唐云霄再看北平方向,城门在夜风中紧闭。


    他心里明白等到四点开门就是他们混进城里的好机会。


    ........


    大洋彼岸,太平洋的风暴正在酝酿。


    此时的鬼子帝国正把大部分的战略重心盯在南方。


    南洋油田、东南亚橡胶、太平洋岛链,这些才是他们打算和美英硬碰硬的资本。


    鬼子大本营早就决定,迟早要和美英正儿八经干一波。


    但问题是,北边的华北、华中战场却迟迟收不住尾。


    按照他们原先的算盘,华北早该安稳,八路、新四军应该被压在山沟沟里,动弹不得。这样,帝国陆军就能腾出更多兵力,配合海军南下。


    可偏偏李云龙杀出来了。


    天津一战把华北战场彻底搅成了一锅粥。


    鬼子陆军损兵折将,连海军舰炮都被拖下场去救火。


    冈村宁次手里天天在写电报,要求增兵。


    大本营天天在骂,嫌华北拖后腿。


    正因为如此。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摆在了天煌面前。


    帝国原本要集中力量南下的战略,被华北的李云龙活生生地拖住了一大块兵力。


    派去华北运输不急坦克大炮,本该用来南洋扩张。


    华贝伤亡越大,南下准备就越慢。


    说直白一点就是。


    李云龙这只蝴蝶所带来的效应是巨大的。


    对于大本营高层来说,这就等于有人在背后拖住了他们的衣角,不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打太平洋。


    但在美英观察家眼里。


    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华贝打得越热闹,鬼子南下的压力就越迟缓。


    李云龙并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太平洋战场背后的隐形推手。


    .........


    而李云龙这边。


    把特种独立大队派遣出去后。


    整个军部也没有闲着。


    如同赵刚当时所担忧的那样,李云龙开始招兵买马。


    现在军部财政的钱完全是花都花不完。


    不少海外华侨富商,土豪乡绅纷纷找到李云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换做是以前,李云龙不会收。


    但现在不一样了。


    总部和岩安方面都下达最高指示了,让他放开胆子去做。


    所以这些人主动送钱,他为什么不收?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属实是找不到合适的巴结对象。


    之前他们巴结国府军,押注国府军。


    可现在谁还往那边押注呀,全都开始押玐路了。


    可是玐路纪律严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平日里连老乡一个地瓜都不收。


    何谈这些真金白银了呢。


    所以说送给李云龙无疑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等以后李云龙飞黄腾达,他们岂不是押宝就押对了吗?


    “老李!!不得了呀!!不得了!!招兵处密密麻麻全是人啊!!”


    “甚至还有被鬼子打散的国府军都找到咱们了!”


    “还有主动投降的伪军!他们不仅要加入咱们,而且还带来了很多鬼子的布防资料。”


    李云龙乐得合不拢嘴:“可以!!可以!!越多越好!!记住了!军饷必须得其他部队高出三倍!”


    “还有伪军国府军土匪什么的,一定给我做好背景调查,一发现不对劲,什么放,全给我枪毙了!”


    “好的老李!这事我们做得细致着呢!”


    一眨眼,两周过去。


    招兵场面没有丝毫冷却,反而越来越火爆。天津各地、冀中平原、乃至山西逃出来的人,闻讯全都往这边赶。


    有人背着半袋粮食跑上百里路,只为在军部登记一名。


    有人带着老婆孩子过来,说只要能跟着李军长打鬼子,什么都愿意干。


    统计下来,这两周光是招兵,就增加了足足两万人!


    李云龙军部原本连后勤算上不过六万三千,几场恶战下来剩五万出头。


    如今一口气突破七万大关!


    看着训练场上乌泱泱的新兵,李云龙脸上的笑意却收敛了。


    这么多人涌过来,热情是一方面,真正能打硬仗的,还得经过筛选、训练、考验。


    但不管怎样,这一幕,已经说明了一点。


    他李云龙三个字,本身就是嘴硬的招兵榜了!


    .....


    另一边。


    唐云霄带队潜伏北平,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星期。


    白天他们就是小贩、苦力、车夫,晚上则是情报员、狙击手、暗探。


    一批人混进了茶馆、客栈,专听闲话。


    一批人伪装成短工,混进了伪军仓库、警备区。


    还有小队专门守在城墙暗处,日夜数数鬼子出入的车次。


    这一套下来,北平城内外的军事情况,几乎被他们摸了个透。


    司令部的方向是在北平的东城,这里不仅有冈村的指挥部,还有鬼子军官的宿舍。


    西城就是鬼子的重炮兵阵地,各种野炮山炮多门。


    城内还有宪兵队、伪军警备队约5000人,负责街面巡逻和治安。


    城防工事四个城门全部驻有鬼子机枪阵地。


    城墙修筑有碉堡、铁丝网,夜间探照灯不断扫射。


    不过唐云霄仔细观察,很多碉堡里的士兵早已心不在焉,哨兵打盹的情况常有。


    北平外围铁路线上,鬼子修建了大量据点每隔五公里就有碉堡、炮楼,守军通常一个小队到一个中队不等。


    唐云霄的人数过、枪口数,确认从北平到保定的铁路线,至少有三十多个鬼子据点,把城池围成了一个“铁笼子”。


    这些据点一旦遭袭,会立刻通过电话线向城里报警。


    鬼子在北平设有“兵站部”,位于东交民巷,主要负责粮食、弹药运输。


    每天上午,都有车队从南城出发,押送物资到各据点。


    唐云霄的人蹲守了几天,摸清了押运规律基本是每日固定时间出发,兵力分布固定。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