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龙军部。
赵刚正在跟李云龙汇报外界捐款众筹情况。
这次众筹前所未有....规模宏大,资金众多....
就连岩安那边的首长们都很是震惊。
赵刚还说要不资金众筹这些事让交给岩安方面。
但那边回话:“那个....赵政委...你是组织的好同志...这件事...交给你们了....组织相信你们能够做好的....”
说到底还是钱太多了。
多到超出众人的认知。
就连美方那边的周刊还有报纸都震惊李云龙说要造军舰,举国上下众筹捐款的事情。
正在这时。
好几个电报兵举着电报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
“报告军长!!山城那边发来电报,邀请您过去一趟,说山城方面也支持您制造军舰,并拿出一批黄金资金需要您亲自签收。”
话音刚落,赵刚立刻变了脸色,蹭地站了起来。
“老李!这事儿不对劲!你可得小心啊!”
李云龙抬眼,神色冷淡:“咋了?山城来电有啥稀奇的?”
实际上他心里门清。
但他不能说出来,一切需要身边周围人一点一点去猜,一点一点去看懂这个时局。
常言道,功高盖于主,那就是危险到来的前兆。
懂都懂。
拥有后世以及对现在时局的了解,就是他的金手指。
但他不能一个人这样,不能一个人哐哐突飞猛进。
他需要等着这些人一起进步。
赵刚急得直摇扇子:“你懂啥!这时候他们突然邀请你去山城?这可是个套啊!你想啊,他们之前对你造军舰的事儿都是默许的,现在全国风头全被你抢了,连富商大亨都一股脑投向咱们,山城那帮人能不眼红吗?!”
张大彪也上前皱起了眉:“军长,我看这八成是想把你软禁起来,要不然他们凭什么主动表态支持?这可不像他们的尿性啊!”
“哎呦!可以呀大彪!现在觉悟和眼光进步了哈!”李云龙一听这话就乐了,很是诧异地看向张大彪。
如果张大彪这个榆木疙瘩的觉悟和思维模式能够看到这一步。
那别说总部和岩安方面了。
他们显然已经预料到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了。
发生什么?
赶走鬼子,打到鬼子老巢去,真的不是空想。
......
赵刚拍了一下大腿,很是担忧地说:“老李,这件事我得说明白了,现在咱们可不是以前那点兵马了,全国的目光都在你身上,山城的人动你一根号码,舆论全得炸锅,他们明知道这点,偏偏还要叫你过去,这里面要是没点弯弯绕绕的,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当凳子坐。”
这番话说出来后。
屋内一片凝重。
就连屋内的战士,手都已经按在了枪托上。
那种下意识的动作说明他们心里也很是清楚。
军长这一趟要是真的去山城,很有可能就是一场生死局。
李云龙点了一根烟,眯着眼吐出一口浓烟。
“这帮孙子肚子的主意,我能不清楚嘛,真当我李云龙是三岁小孩呢?”
一听这话,赵刚就知道李云龙这意思,那肯定是要去了。
“老李,你要是真的去,咱们兄弟可就跟着你一块冒险了哈!这不是小打小闹,你要是真的被扣了,那造军舰的事情立马可就黄了哈!到时候军心全部得散!”
李云龙冷笑一声,眼神锋利:“你们慌啥?他们敢扣我?现在这全国的旗号都打在我李云龙的身上,他们扣我,那就是把自己送进火坑!这口黑锅他们山城背得起吗?!”
赵刚愣了愣,还是不放心,压低声音问:“可要是他们真豁出去呢?委座一拍桌子,来个狠的……”
李云龙直接打断,话声冷厉:“豁个屁!他要是真有这个种子,上一次会面就扣我了,还能拖到今天?!”
众人一听,心里都有点舒坦。
是啊。
山城要是真的敢扣押李军长的话。
上一次会面的时候就能下手。
现在风向都变了。
李军长可是榜样,是很多百姓们的心头希望。
谁要是动李军长,谁就是全国的公敌。
可赵刚依旧皱着眉头,叹了口气。
“老李啊,咱们兄弟跟了你这么久,你要是真的铁了心去,那就得做最好最坏的打算。”
李云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直跳。
“放心!老子去山城,不是去求他们支持,而是让他们知道,就算他们不支持,我也能把军舰造出来,他们要是敢给老子耍花样,那我李云龙也不是吃素的。”
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看着李云龙,眼里逐渐亮起了光。
........
很快。
和上次一样,李云龙要去山城的消息一落地,他就把军部大大小小的事务全都丢给了赵刚。
赵刚这次却没慌。
他是经历过上一次山城会面的,李云龙一走,军部上下差点乱成一锅粥。
好在他扛住了,把兵工厂、前线指挥、后勤粮秣都稳了下来。
如今再来一回,赵刚心里清楚:这不是单纯的出差,这是一次生死局。
于是他没等李云龙开口,便自己拿起笔,把一摞子命令全都签批好,交给各科室执行。
“造船工程继续干,半步也不能停。”
“兵工厂加班加点,把库存打满。”
“......”
李云龙看着赵刚一脸冷硬的样子,点了点头,低声笑道:“行啊老赵,真的是不用我操心了!”
赵刚却没有笑,反而看着李云龙认真道:“老李,你可得记好了,在哪里不管遇见什么,一定要和我们保持联系,咱们军部的这些事情都指着你呢!”
屋子里一片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李云龙身上。
李云龙沉默片刻,把帽子往头上一扣,整了整军装。
“都别那么担心,我就不信我这一趟去山城,能让他们翻天不成?”
说完这句话便抬脚往外面走了。
.......
很快。
一支小规模车队缓缓驶出了天津。
前头是两辆装甲卡车,车头插着李云龙部的旗帜,后面紧跟着李云龙的专车。
车窗紧闭,李云龙双手抱胸,闭目养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