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奎彻底的被他整蒙了,“那潘叔,你说该怎么办?”
不等潘亮开口,马玉莲在旁边喊了起来,“赔钱,必须赔钱,赔我一万块钱损失费。”
一万块钱,李大奎一下子傻眼了。
“你要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咱们可以换个办法,你可以用东西来顶账。”
东西顶账。
李大奎一脸苦瓜,“潘叔,我这穷光蛋,能有啥东西值一万块钱!”
潘亮假装沉思了一会,“这么滴吧,以后你往外批发的菜给你婶子多留点,价钱上再给优惠点,你看怎么样?”
这李大奎登时如释重负,感觉压在自己心头的千斤重担瞬间被抛弃了。
就这点小要求,自己完全可以搞得定啊。
要是用这个就能顶了这一万块钱,那岂不是自己赚了大便宜。
看着李大奎点头如捣蒜,潘亮和马玉莲对视一眼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第二天马玉莲和往常一样来取菜,当着宋天平的面先各自带了二十斤离开了。
今天该宋天平出去推销,很快他便带着东西出发了。
等到宋天平走后,马玉莲又笑眯眯地回来了。
“李大奎兄弟今天能给我多少?”
李大奎脸色极不自然,“你,你随便拿吧,别别都拿光了,给我留下点就行。”
马玉莲呵呵一笑,青豆苗和蘑菇各自取了二十来斤,满意地离开了。
每斤少给了李大奎五分钱。这五分钱可是李大奎的抽成,这五十斤可就是两三块钱。
李大奎的心也有点疼。
农贸市场上。
王剑看到马玉莲今天摆出了这么多的青豆苗和蘑菇,心里也是吃惊不小。
难道他又找到了新的进货渠道?
不,不可能,王剑立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青豆苗可能会有,但是蘑菇,自己都找不到货源。
只能暗暗祈祷,马玉莲能按套来了。
可惜王剑祈祷没有用,马玉莲卖菜根本不按套。
一看时候不早,菜剩得多,她直接降价倾销。
不得不说,这一招百试百灵很快就销售一空,气得王剑直跺脚,却没办法。
三天五天之后,王建有点撑不住了。
他不得不再次来找陈思港。
可是巧得很,陈思港不在,接待他的正是李大奎。
王建把情况跟李大奎说了一遍,李大奎拍着胸膛发誓。“你放心,我一定转告陈思港哥,让陈思港哥好好的处理这件事。”
王剑前脚走,后脚李大奎就泛起了嘀咕。
他当然知道为啥马玉莲卖得便宜,因为自己给的就便宜五分钱,她再少赚上五分钱,就能便宜一毛钱。这个价钱。
思前想后,李大奎决定硬着头皮去找马玉莲解决此事。
他来到农贸市场,马玉莲正好要收摊。
李大奎走前几步,低声说道:“婶子,你这是要回家呀?”
一看是他,马玉莲一脸的笑意,“啊,大侄子你来了,我这菜卖得差不多了,得回家吃午饭了。”
李大奎喃喃的小声道,“婶子,以后菜的价格你能不能扛一扛,总这样,我没法在陈思港哥面前说话。”
马玉莲眼中明显带着一丝的得意。他往李大奎跟前靠了靠。“大侄子现在可是提倡市场经济,卖多少钱是我的自由。”
说着又压低了嗓音,“你要是敢把这事告诉陈思港,我就把咱俩的事儿捅到县里去,让你哥哥丢了工作。”
李大奎一下被他拿住了七寸,脸涨得通红,只好离开。
……
南山村里。
刘磊带来了个好消息,“陈思港,第一笔先给你三万,你花完了大棚建起来了,我们会有专门的人员来审核,通过后会再给你放第二批。”
听到这个放贷款的方式,陈思港有点吃惊。
本来自己还想钱到手先干点别的,倒腾一下。
毕竟这么多大棚,刘二壮不可能三五天就给自己弄完了。
可是没想到银行早就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一下就堵住了这个漏洞。
可是,话说回来,有就比没有强。
……
此时县组织大院里,吕庆华也在给沈浩汇报着贷款的工作。
“沈县长关于陈思港酱菜厂的事情总行的批文已经下来了。总共给他批了八万。”
“剩下的两万就要他自己想办法了。”
这个消息让沈浩感到振奋。
虽然只是多了一万块钱,但是对陈思港来说,这一万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剩下的两万,他相信陈思港会有办法弄到手的。
沈浩笑眯眯地看着吕庆华,“吕行长还是你办法多呀,我代表县组织,代表陈思港感谢你。”
吕庆华显得有些局促,“沈县长这都是你们的方案做得好啊,总行的领导说这个方案可行性非常强,一定要全力支持。所以才有了这多出来的一万块钱。”
“好,很好,”沈浩连连点头,“我现在就给崔俞滔打电话,让他把材料准备好。”
……
第二天一大早,陈思港就被崔俞滔喊到了镇组织。
听说酱菜厂的贷款也要下来,陈思港忽然觉得头大。
果然崔俞滔带给他的不全是好消息。
镇组织和农业银行只能给他解决八万块钱,其余的要他自己想办法。
好在,有这八万打底。自己闪展腾挪,应该也能搞个差不多。
可是下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陈思港的面前。
南山村里自己要找地,建大棚。
酱菜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酱菜厂选址有崔俞滔来帮忙,但是村里恐怕还得请村长刘远旻出面了。
让刘远旻感到意外的事,村民们听说是要把地包给陈思港,纷纷抬高了价格。
大家都以为陈思港种青豆苗和蘑菇是赚了大钱的。
听到这个消息,陈思港哭笑不得。
自己可以有限度地多出钱,但是不能无限度地让步。
想了一晚上,陈思港决定给村民们施加点压力。
第二天一早陈思港赶到镇上,把李大奎给叫了回来。
在李大奎的陪同下,陈思港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东山村的地走了一大半。
东山村和南山村紧挨着。
他这番举动,自然逃不过村民的注意。
很快南山村的村民就沉不住气了。
第一个来找村长的便是紧挨着陈思港这片地的刘德贵。